病原特徵
形態特徵
大麥葉鏽病是由大麥柄鏽菌(學名:Puccinia hordei Otth)引起的,該菌屬於擔子菌亞門真菌。夏孢子堆比其他麥類鏽菌都小,大小為0.3(-0.5)毫米×0.1(-0.2)毫米。夏孢子單胞,球形至近橢圓形,淡黃色,大小20(-30)微米×17(-22)微米,表面有細刺,有散生芽孔7-10個。冬孢子單胞為主,也有雙胞的,形狀各式各樣,常不對稱,矩圓形,短棍棒形到圓形,胞壁褐色,大小24(-73)(多為40-60)微米×14(-29)(多為19-23)微米,表面光滑,頂端稍厚,有短柄。
生理特徵
夏袍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11-17℃;在19℃時,萌發率大大減少;在23℃時,則極少萌發。
為害症狀
大麥葉鏽病在葉、葉鞘、莖及穗上都有發生,但以葉片為主,葉鞘次之。被害部表面散生圓形、黃褐色細小的粉皰狀夏孢子堆。當大麥將成熟時,在葉背和葉鞘產生黑色、小形的冬孢子堆。冬孢子堆圓形至長方形,埋伏於表皮下,不破裂。
侵染循環
大麥葉鏽病原菌屬於長循環轉主寄主的鏽菌。夏孢子和冬孢子產生在大麥上,中國以外報導性孢子和銹孢子產生在轉主寄主百合科如短穗虎眼萬年青上。在中國病菌主要以夏孢子階段在南方冬大麥上越冬,春、夏季產生大量夏孢子,隨季風逐漸向北方的春大麥上傳播危害,在其中的一些高寒地區越夏後,秋季再傳播到南方冬大麥區侵染秋苗。
流行規律
決定大麥葉鏽病能否流行的主要因素是越冬菌量的多少、春季氣溫的高低和春雨的多少。如大面積種植感病品種、越冬菌源多、春季溫度偏高、雨量雨日較多,大麥葉鏽病就可能流行。在黃淮海平原麥區,播種愈早,秋苗發病癒重。氣溫10-15℃,時晴時雨或有露水存在,冬播或春播大麥易發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將選好的飽滿種子作防病處理,將種子洗淨曬乾後用53-54℃溫湯浸種5分鐘可消滅種子表面所帶病菌和蟲卵。
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選用,但應注意品種合理搭配及輪換,避免長期單一種植,可提高抗病性。
施足堆肥或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搞好氮磷鉀合理搭配,增強植株抗病力。
合理灌溉,雨後注意開溝排水,後期發病重的需適當灌水,控制田間濕度。
適期播種,適當晚播,不要過早,可減輕秋苗期條鏽病發生。
剷除自生麥苗和雜草,可減輕病害滋生蔓延。
化學防治
藥劑防治可選用藥劑有三唑酮、烯唑醇、敵力脫等。在種植髮病品種的地區,或在病害流行年份,藥劑防治是減輕病害的重要輔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秋苗菌源和春季流行。藥劑防治主要在播種和葉面噴藥。常用的化學藥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如下,可依據使用時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藥劑。
用種子重量0.04%的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拌種;發病初期噴20%三唑酮乳油1000-2000倍液,施藥應均勻、周到,隔10-20天噴1次,連續1-2次。注意事項:不能與強鹼性藥劑混用。可與酸性和微鹼性藥劑混用,以擴大防治效果;拌種可能使種子延遲1-2天出苗,但不影響出苗率及後期生長;使用濃度不能隨意增大,以免發生藥害。出現藥害後常表現植株生長緩慢、葉片變小、顏色深綠或生長停滯等,遇到藥害要停止用藥,並加強肥水管理;對魚類毒性低等,對蜜蜂和鳥類無害。
用種子重量0.1%的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拌種;發病初期噴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施藥應均勻、周到。注意事項:烯唑醇(特普唑)不可與鹼性農藥混用;對藻狀菌綱病菌引起的病害無效。
大田發生時噴施25%敵力脫乳油2000倍液,施藥應均勻、周到,只需用藥1次。注意事項:噴施該藥時避免藥劑接觸皮膚或沾污眼睛,不要吸入藥劑氣體和霧滴;廢藥不可污染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