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縣大鵬山位於城關(桃城鎮)北郊,永春縣醫院邊為入口,是永春歷史名山,昔日名氣大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鵬山
- 地理位置:福建省永春縣城關(桃城鎮)北郊,永春縣醫院邊為入口
- 主峰:大尖
- 海拔:847米
《讀史方輿紀要》說,大鵬山“形如飛鵬乘翅,絕頂三峰,秀出雲表”,“縣之主山也”。確實,大鵬山聳立於桃城北方,使永春縣城有了堅實的倚靠;它又與桃溪水遙相呼應,使縣城正位於古人所謂“山南水北”的陽地吉地上,因而永春人欣欣向榮,生生不息。
大鵬山共有五個山頭,從高到低依次是:①最高峰“大尖”,海拔847米;②無名,約810米;③無名,約770米,①②③即“絕頂三峰”;④二尖,約740米;⑤小尖,約600米。在民間,向來有“永春兩條龍”的說法,說的是大鵬山的山脈走向與永春人文的關係。第一條“龍”或稱西龍,由大尖側向西南蜿蜒而下,經大羽山、康山(萬春寨)西脊往下於“英式格”復起折向東南為金峰山,金峰山東端化為梅花山,即今一中所在,金峰山南坡有崇賢中學,歷史悠久。第二條“龍”或稱東龍,由大尖側向東南,經小尖、吊燈寨、臥龍山至留安山(雙魚山)。這條“龍”稍遜於西龍,因而古人採取人工堆壘培植的方式加高大尖、小尖以增強氣勢。歷史上最隆重也是最後一次堆壘加高,是在清同治七年(1868),由民間人士黃文炳等人捐資千餘元,在知州翁學本支持下完成這“改造自然”的壯舉。翁學本還為此事留下《修築永春大鵬山龍脈碑記》,至今該碑尚存大鵬山麓,只是這些年保護不好,碑文已漸漫漶難識了。
永春縣城最初是在桃溪南岸魁星岩下的上場城,宋朝時遷至桃溪北岸大鵬山下。初遷時中心大概位於今仰賢一帶,所以《永春州志》引元代永春縣尹盧琦的話說縣治是“背大羽,面象山,下臨長溪”;《閩書》也說,永春“治主鵬山,由大羽峰下臨長溪,值子午,水流巽,陰陽家以為最勝”。後來縣城不斷東拓,中心東移至現址,於明朝時定型並修築縣城——也因此才有“修築龍脈”的舉動。
近年又有地師認為,大鵬山還有第三條“龍”或稱中龍,即由大尖往下經二尖,再循山脊往南而下,經雲龍山(北山)、環翠入縣城中心——這其實也就是大鵬山登山古道的走向,可惜古道已日漸為“遠芳”所侵,“萋萋”難辨難行了。
古人今人所謂龍脈云云,“姑妄言之姑聽之”吧,不必當真,但山脈確有其走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從哪兒來,向哪兒去”。站在大鵬尖上俯瞰,上述山勢真的是脈絡分明,清晰可辨;即使看“Google”的衛星照片或專業網站的等高線地圖,也依稀可見其大概形勢的。民間的說法,有時也與科學暗合,譬如大鵬山的“來龍”。大鵬山屬永春的“天馬—-玳瑁山脈”,上溯山脈來歷是大鵬山—尖馬崬—玳瑁山—天馬山—虎豹關—雪山……直至戴雲山,民間說的和現代地理學說的差不多。
現在關注大鵬山的人越來越少了,山上茅草茂盛,雉兔出沒,人們對它的印象也日漸模糊。 90版的《永春縣誌》就誤將“尖馬崬”記為“大鵬尖”,又誤將“大鵬一尖”記為“尖馬凍”,長此以往,也許它將被人們遺忘?
[引文出處:《讀史方輿紀要》,(清)顧祖禹撰,卷九十九;《閩書》,(明)何喬遠撰,卷三十二;《永春州志》(清乾隆二十二年版),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