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鱗鰭蝦虎魚

大鱗鰭蝦虎魚(Gobiopterus macrolepis Cheng,1965)是蝦虎魚科鰭蝦虎魚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鱗鰭蝦虎魚
  • 拉丁學名:Gobiopterus macrolepis Cheng,1965
  • 亞科:蝦虎魚亞科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鱸形目Perciformes
  • 亞目:鱸亞目Percoidei
  • :蝦虎魚科
  • :蝦虎魚屬
  • 分布:僅分布於中國珠江三角洲的某些池塘。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3尾;體長18.5~20mm。采自廣東:廣州,珠江三角洲的南海縣九江鎮山根池塘。
背鰭V,I-8 ;臀鰭I-10~11;胸鰭14;腹鰭I-5;尾鰭14。縱列鱗17~19;橫列鱗5~6;背鰭前鱗0。鰓耙2+10。
體長為體高4.0~4.6倍,為頭長3.2~4.1倍。頭長為吻長3.5~4.6倍,為眼徑3.4~4.4倍,為眼間隔2.5~3.2倍。尾柄長為尾柄高2.0倍。
體延長,後部側扁;背緣稍隆起,腹緣較平直;尾柄細長。頭中大,稍側扁,頭寬大於體寬。吻較長,圓鈍,吻長約等於或稍大於眼徑。眼大,背側位,在頭的前半部。眼間隔寬,大於眼徑,圓凸。鼻孔每側2個,互相靠近:前鼻孔不呈短管狀,末端稍膨大;後鼻孔圓形,位於眼前方。口大,前上位,幾乎垂直。下頜略突出,稍長於上頜。上頜骨後端向後伸達眼前緣下方。上、下頜齒雌、雄異型:雌魚上、下頜齒均為2行,細小而多,無犬齒;雄魚齒均為1行,上頜有犬齒11對,縫合部1對最長;下頜前半部有大犬齒5對,縫合部的1對最長,齒端彎向口腔內側,後半部有尖銳齒9對。犁骨、齶骨、舌上均無齒。唇厚,上唇較為發達。舌甚寬,游離,前端分叉。鰓孔大,側位,向前伸達頭部腹面。前鰓蓋骨及鰓蓋骨邊緣光滑。峽部頗寬,鰓蓋膜與峽部分離。具假鰓。鰓耙細弱而短。
體被中大櫛鱗,頭部、項部及體的前部裸露無鱗。無側線。
背鰭2個,相距較遠;第一背鰭短小,起點在胸鰭基部後上方,鰭棘軟弱,有5鰭棘,第一、第二鰭棘最長,其餘鰭棘向後漸短,平放時,不伸達第二背鰭起點;第二背鰭稍高,基部短,第一、第二鰭條較長,其餘鰭條向後漸短,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同形,其起點在第二背鰭起點的下方,後部鰭條較長,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胸鰭寬圓,其長大於眼後頭長,肌肉柄發達。腹鰭短小,後端尖形,不伸達胸鰭後端垂直線上,起點位於胸鰭基的下方,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吸盤,與腹部游離,不癒合。尾鰭後端圓形,略短於頭長。肛門與第二背鰭起點相對。雌魚生殖乳突短鈍,略呈圓形;雄魚的細長。
頭、體半透明,無色。液浸標本的頭、體為乳白色。各鰭均無斑紋。

生活習性

大鱗鰭蝦虎魚為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棲息於淡水河、溪及魚塘內。成熟個體很小。較罕見。無食用價值。體長20~30mm。數量極少,屬稀有種類,為瀕危物種(endangered),已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分布於廣東珠江三角洲,為中國特有種(endemic to Chin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