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驚卒恐 病因名。見《景岳全書·小兒則》。小兒氣血未充,神氣脆弱,卒遇大驚恐嚇,每易損及心、膽之氣,恐則氣下或氣亂,使氣血失調,而出現面赤,大便青,多...
驚恐傷腎證,中醫病證名。是大驚卒恐,傷於心腎,氣機逆亂,氣血不達宗筋,不能作強而出現的證候。常見於陽痿。...
恐則氣下,成語,九氣為病的機理。謂大驚卒恐,則導致氣機下陷。出現腎氣受傷的一系列病證,如二便失禁,遺精滑泄等。...
《素問·舉病論》:“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類經》注:“大驚卒恐,則神志散失,血氣分離,陰陽破散,故氣亂矣。”本證由於情志...
【主治】小兒自汗盜汗;大驚卒恐。詞條標籤: 中藥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4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南往...
宗筋所聚無能,而成陽痿。或思慮過多,損傷心脾,氣血不足,宗筋失養;或大驚卒恐,傷於心腎,氣機逆亂,氣血不達宗筋,不能作強,則陽事不舉。...
《黃帝內經》又說:“大驚卒恐,則氣血分離,陰陽破散。”陰陽破散,即陰陽失調。而陰陽協調,中醫認為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陰平陽秘,精神乃活,陰陽離決...
“驚則氣亂”:大驚卒恐,則神志散失,血氣分離,陰陽破散,故驚則心氣散而無所倚,神氣越而無所歸,思慮惑而無所定,故出現眩暈、昏厥、麻木、震顫、痙攣等肝風...
中醫胎教學認為,孕婦的精神與情志活動對胎兒具有重要的影響,若有大驚卒恐等劇列情志的刺激,可導致胎兒精神上的殘疾.因此要求孕婦謹守禮儀,儘量減少各種不良的精神...
2)、大驚卒恐:突遭驚恐,觸動心火,上擾清靈,神明無由自主。正如皇甫中《明醫指掌·癲狂證》所說:“或因大驚,動其心火”。 3)、嗜茶好飲:貪杯好飲,里...
前列辨證,如三關部位歌、浮沉分表里歌、紅紫辨寒熱歌、淡滯定虛實歌、紋形病歌等;後述幼科各證及湯頭歌括,包括臍風、胎病、痙、客忤、中惡、大驚卒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