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歌(大風(大風歌))

大風歌(大風歌)

大風(大風歌)一般指本詞條

《大風歌》是西漢皇帝劉邦創作的一首詩歌。此詩只有區區三句,前二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顯得躊躇滿志,第三句卻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抒發了作者內心表現出對國家尚不安定的濃郁的惆悵。全詩渾然一體、語言質樸、大氣磅礴,包含了雙重的思想感情,別具一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風歌
  • 創作年代:西漢初年
  • 作品體裁:漢樂府
  • 作者:劉邦
  • 作品別名:大風曲、大風詩
  • 作品出處:《史記·高祖本紀》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大風歌1
大風起兮2雲飛揚,
34海內5兮歸故鄉,
安得6猛士兮守7四方8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1.大風歌:又作“大風曲”、“大風詩”、“漢祖有歌”。
2.兮:語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語氣助詞“啊”。
3.威:威望,權威。
4.加:施加。
5.海內:四海之內,即“天下”。古人認為天下是一片大陸,四周大海環繞,海外則荒不可知。
6.安得:怎樣得到。安,哪裡,怎樣。
7.守:守護,保衛。
8.四方:指代國家。

白話譯文

大風勁吹啊浮雲飛揚,
我統一了天下啊衣錦還鄉,
怎樣才能得到勇士啊為國家鎮守四方!

創作背景

漢高祖十二年(前196年)十月,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漢;由於其英勇善戰,軍勢甚盛,劉邦不得不親自出征。後他擊敗了英布,在得勝還軍途中,劉邦順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鄉——沛縣(今屬江蘇省徐州),把昔日的朋友、尊長召來,共同歡飲十數日。一天酒酣,劉邦一面擊築、一面唱地即興創作了這首《大風歌》。
在這首詩創作的前幾年,新建的漢帝國相繼經歷了燕王臧荼、韓王信、陳豨的叛亂,如今英布造反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視眈眈,國內反叛實力伺機而動,整個國家搖搖欲墜。劉邦在這時返回到了故鄉,想起了前半生的坎坷換來了如今的榮華,而各方勢力又正欲把這個他親手打造的帝國推向深淵,想必劉邦在吟唱這首詩歌時必是懷著一股被悲涼掩蓋的豪氣。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大風歌》一詩抒發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也表達了他對國事憂慮的複雜心情。
此詩每句中皆帶有“兮”。劉邦故鄉沛縣原本雖為宋地,但已被楚國占有百年,文筆自然不免沾染了些許楚風。楚辭又由於其代表人物屈原的悲慘,而成為抒發憤懣的文體,且因楚地民風彪悍,楚辭便多了大氣磅礴。劉邦選取這種文體,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他對家國興亡的擔憂,又不失王者風範。
此詩全篇只有區區三句,卻包含了雙重的思想感情,且出現別具一格的轉折。其詩用大風、飛雲開篇,令人拍案叫絕。作者並沒有直接描寫他與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戰場上是如何殲剿重創叛亂的敵軍,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運用大風和飛揚狂卷的烏雲來暗喻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畫面。“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只一個“威”字就是那樣生動貼切地闡明了各諸侯臣服於大漢天子劉邦的腳下,一個“威”字也直抒了劉邦的威風凜凜、所向披靡,天下無人能與之匹敵的那種巨無霸的沖天豪邁氣概。但詩篇的著重點乃是後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最後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寫他的心情與思想,但這最後一句,劉邦沒有繼續沉浸在勝利後的巨大喜悅與光環之中,而且是筆峰一轉,寫出內心又將面臨的另一種巨大的壓力。這一句既是希冀,又是疑問。它顯露了劉邦的無奈不禁叩問天下,有誰能為他守住這片江山之感慨,昔日的功臣一個個謀反,獨留他這個老朽在此老淚縱橫。

名家點評

廣西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寅生《中國古典詩文精品讀本》:“全詩共三句,由過去而現在而將來,渾然一體。語言質樸,風格雄勁。前二句寫天下平定,後一句寫渴望求得猛士守御四方。整首詩凝聚著作者對帝業和故土的感情,表達了劉邦既能創業又能守業的豪邁氣慨。”

作者簡介

劉邦(前256—前195),即漢高祖,沛縣(今屬江蘇)人,字季,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漢文化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家、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華夏文明的延續,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代表作品有《大風歌》《鴻鵠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