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靛根

大靛根

大靛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木藍Indigofera tinctoria L.的根。分布於華東及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止痛之功效。常用於丹毒,癰腫瘡瘍,蛇蟲咬傷。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豆科
  • :木藍屬
  • :木藍
  • 分布區域:華東、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 中文學名:大靛根
  • 採收時間: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藥理作用,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苦味,性平。

歸經

入心經。

功效

清熱解毒,止痛。

主治

用於丹毒,癰腫瘡瘍,蛇蟲咬傷。

相關配伍

治丹毒:木藍乾根30g。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小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莖直立,小枝被銀白色丁字毛。葉互生;葉柄長1.3-2.5cm;托葉小,錐形;奇數羽狀複葉,長2.5-5cm,小葉對生,小葉9-13片,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5-3cm,寬0.5-1.5cm,先端鈍圓,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丁字毛,葉乾時常帶藍色。總狀花序長2.5-5cm,通常腋生,遠較葉為短,花疏生,有花約20朵;萼鐘形,斜形,被銀白色丁字毛,5齒裂;花冠蝶形,紅黃色,長約4mm,旗瓣寬卵形至長圓形,外面有毛,翼瓣卵圓形,微與龍骨瓣相連,龍骨瓣匙形,爪上有距;雄蕊10,二體;子房無柄,花柱短,內彎,柱頭頭狀。莢果線狀圓柱形,直或稍彎,長約2.5-3cm,種子間有縊縮,外形似串珠,有毛或無毛。有種子5-10顆。種子圓形,長約1.5mm。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生長環境

野生於山坡草叢中,南部各省時有栽培。分布於華東及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解蟲毒。”
2、《福建中草藥》:“治丹毒。”

藥理作用

抗癌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