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氣功開胸放香功

大雁氣功開胸放香功

是在華佗“五禽戲”中鳥禽動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模仿大雁本能動作的一種功法。它屬於氣功,源於四川。本功共有。其中六節是重複動作外,餘五十八節動作均為大雁功基本動作。而開胸放香功則是道家崑崙派大雁氣功的高級祖傳功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雁氣功開胸放香功
  • 簡稱:大雁功
  • 來源:崑崙派
  • 節數:六十四節
簡介,口訣,

簡介

開胸放香功是道家崑崙派大雁氣功的高級祖傳功法。當前我國氣功已逐漸深入發展,廣大練功者的功力層次也比十年前有很大提高,在這一形勢下,我決定把放香功這一高級秘功奉獻給社會,以促進練功者進一步提高功力,加深功能層次。大雁開胸放香功以“道法自然”為本,以動功和靜功相結合,自然煉丹、築丹,可煉出五種丹香(包括牡丹香、檀香、茉莉香、玉蘭香、丁香)。目前傳授的是放香功的第一步,可煉上述五種丹香中的任意一種丹香,打好煉丹、放香的基礎。練此功須和靜功“佛禪靜坐收氣功”(詳後)相結合,能起到集中打開十二條經絡中的六條經絡,即開通前胸、後胸、左右胸等胸脈以及命門和下丹田,同時可調節89條絡脈和76個小關節。打通前述胸脈和經絡,可使真氣在體內加速激發和循環,快速淨化凝聚築丹。真氣淨化築丹後,體內便可產生丹香。丹香循環於體內,起通經開穴和最佳化臟腑功能的作用,並可從胸脈自然散放於體外。丹香是道家氣功中最上乘之真氣,這種真氣能治療多種慢性疾病。所以有病者也可以練,能收到練丹和去病健身的雙重效果。但是患有嚴重內臟病、軟骨病及毒症的人,禁止習練此功。另外,根本未練過氣功的或未練過大雁氣功的人,也可以習練此功。當然,都要有大雁氣功 “前六十四式”為基礎,可先練“前六十四式”的第二步功築基若干天。對剛學“前六十四式”的人來說,功法掌握後,便可習練放香功。“開胸放香功”練功之後,緊接著要練“佛禪靜坐收氣功”。其作用是將體內練出的丹香,收斂於下丹田,以不斷納香和築養內丹。總之,習練這二個功法,不出任何偏差。“開胸放香功”各節動作的功用,均以功法口訣加以說明,其詳細功理和運化機制,見“佛禪靜坐收氣功”所述。

口訣

香味撲鼻雲里穿,得到香氣中藥丹, 為全五臟好,香氣滿天再煉丹。煉丹再煉丹,練氣再練氣。 九九歸一練身體。
1.入靜放鬆眼平視預備,面北站立,兩腳平行與肩同寬,眼平視,舌舔上齶,放鬆入靜,兩手虎口稍圓,食指與中指分開,無名指與小指併攏,並與中指分開,兩臂自然下垂,兩手位於環跳兩側,掌心朝前,指尖朝下,調心,調身、自然呼吸。
2.八卦升級到天項手形不變,左刪斜上前一步,身形稍左轉,、兩手同時上抬,左臂略屈肘抬至與肩平,手掌虎口外撐,眼視左手食、中指開縫處;右手提至右下丹田,:掌心斜朝下,接著出右腳為第二步,如是左、右、左、右等共八步,走一固八卦。最後右腳在前。
3.崑崙開合在心胸上體右轉,身體下蹲,兩膝屈,重心移至左腿。手形不變隨身轉動,左手下落從體側外旋向後翻掌,手心朝上,合谷置於命門處;右手翻成掌掌心朝上向右隨身外旋置於右帶脈前,指尖朝右方。隨後左手經頭頂變成半劍指畫大弧回落於右手上方,劍指對右勞宮穴。
4.雙手入地採藥來上身轉正,左手隨之變空掌上移按捂氣庫穴,同時,右手變半劍指手心向里下扎於右腳前。右手動時,左手貼胸移至左胸氣庫穴。
5.乾坤後轉羅肌開身形不變,右手變掌沿地面外旋到身後翻掌掌心向上合谷置於右腎俞。再經過羅肌與左手同時左右分展抱氣回貫兩膝蓋,此時兩膝仍屈。隨後,兩手心朝下沿地面同時外旋至身後,變手心朝上合谷對腎俞,接著兩掌經帶脈向前甩出,手形與起式同。
6.八步登雲到天空身體直立,手形與第二動作相同,先出左腳為第一步走八卦,最後右腳在前。
7.左右開弓來煉丹左腳(跟)上一步,與右腳平行,同時右手上提與左手平行,掌心向前,手臂自然伸直,接著兩手翻掌,掌心朝里,手指相對,收到胸部兩側,下落在兩帶脈處。稍停片刻,兩手向左右拉開、展平,接著上左腳,身體下屈,左手隨身動向後旋至合谷對命門;右手隨身下屈時在兩腳中間摟氣。隨後身體直立,右手摟至右帶脈處,左手摟氣動作與右手相同。
8.三掌抱氣到心胸腳形不變,右手成空心掌向身右側向前劃弧摟氣至右羅肌穴,左手成空心掌向左、向上,向右劃弧摟氣至左羅肌穴;兩手稍分從下捧地氣到左、右羅肌,身體直立,三次摟氣均貼於身。
9.拜得香氣四方來收回左腳,與右腳平行,同時兩手下落從兩側向前上提,在胸前合掌,手指向上,沿任脈下落至膻中穴分開,成空心掌貼於左右羅肌。稍停片刻上左腳,兩手同時向兩邊拉開,接著屈身向前,雙手隨身動向下在兩足中間捧氣至左右羅肌穴,同時身體直立,如此捧氣三次。第三次以後,收回左腳與右腳平行,同時,兩手在身前下落往上捧氣貫至下丹田,然後分子身體兩側。以右腳跟為軸向右轉,帶上左腳,雙腳平行與肩同寬。按上述動作身體轉向右,再轉向後,再轉向左,最後歸正,拜四方完畢。
10.動手心、活手背、香氣來、經絡開 身體轉正後,兩手後旋由里向外上下翻轉32次,手心朝上,此功主要以手腕帶動。然後,從兩側捧氣過頭頂貫至下丹田再落到環跳穴處,手心對環跳。
11.老君爐旁走八方接上式,兩手上提至胸前,左手在里,合谷對右胸,右手在外,合谷對左手後溪穴,略高於左手,呈陰陽魚狀。隨後,起左腳為第一步向左走一圈八卦,共八步,回到原位,右腳在前。
12.摟氣到勞宮,勞宮到心胸跟上左腳,兩腳平行,下蹲到半馬步狀,同時,兩手在兩足中前方快速捧氣回貫到左右羅肌穴,反覆捧摟八次。
13.心胸來放香,要得十二經絡通兩腿仍成半蹲狀,上身直立,先右手後旋從帶脈處向前甩出為一次,再左手後旋從帶脈處向前甩出為二次,先右後左一共八次,掌心均朝上。
14.胸前纏手歸元氣接上式,左手甩完最後一次時,與右手平行,兩手與帶脈同高,身體直立,兩手同時下落於下丹田前,再上提至胸前,然後向左右拉開伸直,再向前回合於胸前,右手在左手之下,從下向上纏繞左掌,並置於左掌之上,同時回到膻中,從兩側捧氣貫至下丹田,稍停片刻。
15.抬膀晃三晃,天地接上氣兩手從下丹田向上劃弧至胸口,右手臂在里,左手臂在外,掌心朝下,呈陰陽魚狀。右合谷對膻中,左合谷對右手後溪穴,然後兩臂隨身起落上下晃動三次。接著上身略前傾,屈膝,兩手外旋於環跳後,掌心朝上,兩胯先右後左擺動四次。晃胯後,身形不變,右手向前提至右前方,手指斜朝上,左手變掌心向後置左環跳外側。
16.日月打通混元氣接上式,身體直立時,隨之右轉,成右弓步,右手同時變半劍指,隨身指向右上方;稍停上左腳成左弓步,同時右手呈“八字”手形落回於右環跳,左手成半劍指,.隨左腳同時上至左上方;稍停,左腳撤回一步,身形轉正,雙腳平行,雙手手心向下,虎口相對,移至下丹田高度。
17.大雁滿天飛、滿天飛、飛到銀河去奪丹,手形不變,屈肘,雙手上提至肩平的高度,同時出左腳開始走一圈八卦步,每走一步,雙臂呈大雁飛姿勢。第八步雙腳平行,身體歸正。然後以同樣手形動作,前進三步。前進時皆以右腳在前,左腳帶上,最後平行。
然後以腳跟為軸向左後轉體,再以同樣手形前進三步,此次則兩腳交替前進。最後右腳在前,再向左後轉體,上右腳與左腳平行,做採藥動作,兩腿呈蹲狀。上身直,手心向下,與膝同高,再變成爪形上提至胸高度,以膝關節調身形起落,共作五次。第五次後,身體略前傾,雙手貼於胸前,然後合掌,隨之身形直立,
18.香氣撲滿天,香氣在人間先煉一種氣,弟子忠心練。接上式,兩手掌伸至下齶部向左右展開,手與頭部同高,撐腕手心向上,指尖朝兩側,身形以腰為軸,先左後右晃動五次。隨後,兩手弧形環抱回收至胸部貼住,稍停片刻,接著兩手同時變成“八字”手形,向前上方推出,手心朝外,虎口相對。略停,然後再翻手心朝里,拇指向上回收按到胸口兩側,按捂時,五指伸開,身體隨之半蹲如“安睡”狀,腳跟著地。略停之後,兩手在胃部疊掌左手在里,右手在外,貼任脈向上搓,直至過喉、面部,經百會搓至風池時,身體起立,兩掌在風池分開下行,再貼任脈兩側下搓至下丹田,並旋至環跳外,回掌拍打環跳穴,並掌心向前用手腕向前甩下,捧氣經頭貫至丹田。
19.抬劍貫陰陽腳形不變,身體呈半蹲狀,但重心移至左腿,同時,右手成半劍指上提至右額前方,手心向外,左手隨之也旋至合谷對命門處,手心向上;稍停,右手在體側繞一圈經帶脈成掌形,手心向上,向右前甩出。
20.翻掌納坤精接上式,以右足跟為軸,向右轉體,帶上左腳與右腳平行成馬步狀,兩手變成手心向下,按至地面,再翻掌捧氣到胸部,右手再變半劍指下扎地面,手心向右側,同時左手成掌,捐尖朝下,過帶脈向後推。
21.探地搖擺風身形不變,兩手同時收於下丹田前,手心向上,左上右下內外關交叉;然後身體起立,向左轉體,出右腳起步,向前行三步,每進一步,兩手在胸前相交一次,最後,右腳在前,右手在上,再分兩手,右手後旋經帶脈向前甩出,同時左手旋至命門處。然後,右腳後撤一步轉體,右手隨之後旋仍經帶脈處甩出,左手不動,出左腳向斜方向走三步,兩手交叉和前同,第三步左腳在前,兩手分開,左手旋至合谷對命門,右手後旋經帶脈向前甩出。
22.抱氣入心胸接上式,撤左腳後轉體180度,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同時兩手在兩腳中間捧氣到頭部下貫至田。
25.五道混元氣歸宗上左腳與右腳平行,同時兩手從體兩側捧氣經頭部,收氣於下丹田,接著成空心掌拍打左右環跳一次,之後,兩手自然垂於體兩側。附註:“開胸放香”動功要與“入定靜坐收氣”靜功(佛禪靜坐放香功)結合習練,為了編輯上方便,茲將“入定靜坐收氣”靜功列入本書第三部分——靜功功法之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