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儺戲

大關儺戲傳入歷史悠久,清康熙六年(1667)大關縣吉利鎮魚田村曹家寨道士曹文廣從四川學習儺戲返回家鄉,便招收門徒,立壇開教,使儺戲在大關縣境內日漸普及。道家師傅曹文廣在編劇和演出中,把地方民間小調、川劇音樂、民間武術和雜技等表演技巧融入其中,形成演、唱、說、跳、打為一體的地方特色劇種,受到當地百姓的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關儺戲
  • 俗稱:端公戲、師娘戲或跳端公
  • 表演角色:生、旦、淨、醜
  • 唱腔:九極十三腔
大關儺戲
儺戲,俗稱端公戲、師娘戲或跳端公。民間也有叫慶菩薩或慶壇的。端公壇門有武壇、陽壇和正壇,是民間巫術祠儀與戲曲表演相結合的古老的地方民間劇種。
大關儺戲表演的最大特點是,用生動形象的木雕面具,通過化妝來表現和區分人物,它僅用於妝扮二郎神、壽星、福星等角色,還用於妝扮八蠻將軍,苗老三、和尚等世俗人物。
大關的儺戲經過長期改進,不斷創新,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表演方式,表演角色分生、旦、淨、醜 四類,其唱腔有“九極十三腔”之說。曲牌有《西江月》、《哭梧桐》、《柳含煙》、《豆芽黃》、《洞中春》、《梅花詠》、《二黃腔》、《高腔》、《哭聲腔》和《走板》等。演員必須具備唱、做、念、打和手、眼、身、法、步的表演藝術及撲、翻、打、斗、踢的功夫,演出時既有武場伴奏,又有絲竹管弦的文場設定。20世紀80年代,大關儺戲只有少數地方偶爾演出,傳統的儺戲藝術已日漸消失。最近,大關縣文體局在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普查中,已將其收集整理納入申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