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鉤葉藤

大鉤葉藤(學名Plectocomia assamica)為棕櫚科鉤葉藤屬下的一個種。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勐臘和印度阿薩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鉤葉藤
  • 學名:Plectocomia assamica Griff.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初生目 Principes
  • :棕櫚科 Palmae 
  • 亞科:鱗果亞科 Lepidocaryoideae
  • :省藤族 CALAMEAE
  • 亞族:鉤葉藤亞族 PLECTOCOMIINAE
  • :鉤葉藤屬 Plectocomia
  • :大鉤葉藤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印度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莖粗壯,帶鞘莖粗可達9厘米,也許是本屬幾種中最粗壯的一種。葉大型,羽片部分長達3.7米,頂端纖鞭長1.5米以上,羽片稍稀疏地互生於葉軸上,披針形漸尖,中部羽片較長,長約55-60厘米,寬5-5.5厘米或更寬,先端不具絲狀尖,具明顯3條肋脈,兩邊緣的肋脈比中脈稍粗,其餘二級脈較細,羽片上面綠色,背面具稍白色細鱗秕,兩面及邊緣無刺;葉軸下部及葉柄的背面及邊緣具疏離的粗壯的3-5個簇生的刺,每簇刺的基部為雞冠狀突起,葉軸上部的背面的刺則變成近半輪生的爪;葉柄粗短,基部寬達5厘米,背面凸圓,上面具凹槽。雄花序未見。雌花序長達1.2米,有7-8個穗狀的分枝花序,花序梗粗壯,直徑約1.5厘米,為管狀的一級佛焰苞包套著,頂端稍擴大,斜截,一側延伸為三角狀的尖,其中、上部背面疏被短刺,佛焰苞表面具縱向條紋脈,分枝花序從佛焰苞裡面伸出,長85厘米,穗軸波狀彎曲,被銹色絨毛,二級佛焰苞楔狀長圓形,長超過寬2倍以上,長5-5.5 (-7)厘米,寬2.3 (-3)厘米,外面被銹色絨毛,頂部為寬而短的三角形,急尖或稍鈍,最寬部分約在頂端下面1.5厘米處,而後向基部稍變狹成一個凹入的環抱穗軸的基部,每個佛焰苞裡面有一個長約1.5厘米的小穗軸,具棱,花著生於小穗軸上的長約3-4毫米三棱狀的短花梗上,小穗軸及花梗被銹色鱗秕,每朵花基部的花梗上有小苞片,花萼具條紋脈,具3個寬三角形鑽狀的齒,花冠長於花萼至少2.5倍,花瓣披針形,具條紋脈;子房鱗片頂尖皺波狀條裂,被粗糙綿毛。果實(未見,據文獻描述)球形,直徑2.3-2.5厘米,稍具圓錐狀的喙(宿存柱頭),銹紅褐色,鱗片頂尖纖毛狀深裂,密被外彎的捲毛狀的長柔毛或綿毛。種子球形,直徑約1.8厘米。花期12月。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生長環境

大鉤葉藤生長於海拔820米的熱帶森林中。

分布範圍

大鉤葉藤僅見於雲南南部勐臘,印度阿薩姆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