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野豌豆
- 拉丁學名:Vicia gigantea Bunge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目:薔薇目 Rosales
- 亞目:薔薇亞目 Rosineae
- 科:豆科 Leguminosae
- 亞科:蝶形花亞科 Papilionoideae
- 族:野豌豆族 Trib. Vicieae
- 屬:野豌豆屬 Vicia
- 種:大野豌豆Vicia gigante
- 是否中國特有:是
- 是否引種栽培:非人工引種栽培
- 海拔:1000-2800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長環境,栽培要點,飼用價值,毒性,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灌木狀,全株被白色柔毛。根莖粗壯,直徑可達2厘米,表皮深褐色,近木質化。莖有棱,多分支,被白柔毛。偶數羽狀複葉頂端卷鬚有2-3分支或單一,托葉2深裂,裂片披針形,長約0.6厘米;小葉3-6對,近互生,橢圓形或卵圓形,長1.5-3厘米,寬0.7-1.7厘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圓形,兩面被疏柔毛,葉脈7-8對,下面中脈凸出,被灰白色柔毛。總狀花序長於葉;具花6-16朵,稀疏著生於花序軸上部;花冠白色,粉紅色,紫色或雪青色;較小,長約0.6厘米,小花梗長0.15-0.2厘米;花萼鐘狀,長0.2-0.25厘米,萼齒狹披針形或錐形,外面被柔毛;旗瓣倒卵形,長約7毫米,先端微凹,翼瓣與旗瓣近等長,龍骨瓣最短;子房無毛,具長柄,胚珠2-3,柱頭上部四周被毛。莢果長圓形或菱形,長1-2厘米,寬4-5毫米,兩面急尖,表皮棕色。種子2-3,腎形,表皮紅褐色,長約0.4厘米。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地理分布
華北、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2900米林下、河灘、草叢及灌叢。生境: 灌叢中, 山坡草叢中, 山坡灌叢, 山坡林緣, 石坡, 疏林中, 溪邊, 陽坡草甸。
栽培要點
一、野豌豆種子為畫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流散性好。千粒重廣布野豌豆最小,為8.3克,絹毛野豌豆最大,為19.2克,比童均較大,適宜飛機播種用。種子由厚殼包被,皮殼率在20%左右,高的可達30%以上,質地堅硬,阻礙吸水,就是貯存兩年的種子,其硬實率也在80%以上,非經處理,不能播種。
二、擦搓和碾磨是破除野豌豆種子硬實行之有效的措施。按沙、種2:1重量比混合腳擦30分鐘,能破除近20%的硬實率,發芽率50%以上。用立式普通碾米機,沙輪直徑335毫米,間隙9毫米,碾磨5一6次,或沙輪直徑380毫米,間隙7毫米,碾磨1次,硬實可全部破除,發芽率可達90%。
三、野豌豆秋播,種子在土壤中經過凍融交替,每年能減少10%左右的硬實率,具有一定的破除效果。
四、用鹽酸、硝酸處理野豌豆種子,由於這兩種酸的腐蝕作用差,不能破除硬實率。用H:50.含量為95一98%的濃硫酸浸蝕10一15分鐘,硬實可全部被破除,發芽率達95%以上。
飼用價值
野豌豆種籽是鐵和銅的良好來源,含量分別達到340 mg/kg和46.7 mg/kg。胺基酸成分分析顯示它非常適合用作飼餵家禽。從家禽營養需求的角度來看,蛋氨酸是第一限制性胺基酸。刀豆氨酸和單寧含量分別是0.78、6.7 kg乾物質。通過加工處理可以提高粗蛋白含量和AMEn,除粗磨後在水中浸泡47 h,每12 h換水的方法外,其他處理方法都可以顯著降低刀豆氨酸和單寧的含量。
毒性
本種花期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