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鄣山古稱三王山,玉山,障峰。《山海經》、《祥符經》皆雲,即三天子鄣山。《寰宇記》云:“古吳越於此分界,故名。秦立鄣郡取此。” 大鄣山山脈為天目山山脈之中段,由四列山脈組成,東北——西南走向,長76公里。北行兩列,東列為黎明尖——浪廣嶺,東接臨安縣大竺尖(太子尖);西列為聞鐘嶺——山雲嶺——嶠嶺,東接寧國、臨安兩縣交界之龍池山。南行兩列,東列為清涼峰——湖田山——龍鬚山——鳳凰山,界於績、歙兩縣;西列為丈尺山——石金山——富林山。清乾隆《績溪縣誌》:“績溪之山莫尊於大鄣”,稱為“諸山祖”,其中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30多座。主峰清涼峰,海拔1787.4米,處於歙縣、浙江省臨安縣之交界處,頂峰座落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鄣山山脈
- 古稱:三王山
- 出處:《山海經》
- 屬於:山脈
大鄣山山脈為天目山山脈之中段,由四列山脈組成,東北——西南走向,長76公里。北行兩列,東列為黎明尖——浪廣嶺,東接臨安縣大竺尖(太子尖);西列為聞鐘嶺——山雲嶺——嶠嶺,東接寧國、臨安兩縣交界之龍池山。南行兩列,東列為清涼峰——湖田山——龍鬚山——鳳凰山,界於績、歙兩縣;西列為丈尺山——石金山——富林山。清乾隆《績溪縣誌》:“績溪之山莫尊於大鄣”,稱為“諸山祖”,其中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30多座。主峰清涼峰,海拔1787.4米,處於歙縣、浙江省臨安縣之交界處,頂峰座落境內。
清涼峰 原名鄣峰,1954年改今名。以石門、斷崖、雲海、虬松四勝著稱。奇花異木、珍禽異獸繁多,生物資源豐富,1986年3月安徽省政府批准建立績溪縣清涼峰自然保護區。北坡野豬()海拔1499米,是山間濕地草甸。分上、下兩(),上()廣平200餘畝,()上之崗海拔1645米,南側懸崖陡壁直落千米。北出清涼溪,有十八龍潭,溪岸奇峰比列。東北迤5公里為大崗(一名東岙頭)海拔1618米,以山脊為界,東接臨安縣龍塘山;又3公里至棧嶺腳(海拔1007米)以水溪為界,東為臨安縣。北麓永來村、銀龍塢村,西麓橫岩下村。南坡屬歙,其西南山脊為績、歙縣界,上有天子墓山(海拔1319米)、雙峰山(海拔1291、1292米)和湖田山。
湖田山 海拔1248米,頂坦平,寬廣,宛若涸湖之田,故名。北有東西兩峰(海拔1255、1262米)在境內。西北連石柱坑、蜈蚣形、泉坑、桃樹嶺(縣界碑50年代被毀),其山脊落小昌溪(大鄣河)河谷,河西屬歙。北至大障山口有陡崖名百丈岩,崖高400餘米,寬300餘米,屹立於大障河左岸,氣勢雄偉,隔河與屏風岩對峙成大障鎖鑰。岩腳有葫蘆潭。
黎明尖 大鄣峽谷之峰,海拔1324米。峰頂端秀。西部一帶村莊,可觀其曙色,故名。西麓伏嶺,南麓嶺腳村。
逍遙岩 在伏嶺東4公里,海拔1043米,南側懸崖直落溪谷,古在其上劈岩築江南第一關。由岩口至關隘,依山傍水,築有石階1400多級,如同天梯,是古通杭州之捷徑,東迤8公里為爛污田凹(古稱蕨嶺、雪堂嶺),接清涼峰。北隔赤石坑為社母娘娘尖。
社母娘娘尖 海拔1305米,西北迤為績溪嶺凹、聞鐘嶺(海拔439米)及成功山,北隔桐坑源峽谷為竹嶺(海拔1065米)。
成功山 海拔820米。西南迤8公里有降嶺、伏嶺、棕薦嶺等低山。西北迤有汪花嶺(海拔640米)、石柱嶺(海拔560米,上有高9米石柱)、交坑岩,接石金山山脈。
飯甑尖 在胡家村東、竹嶺之北,海拔1387米。尖頂有巍岩,狀如飯甑,故名。半山多巉岩峭壁,北隔山雲嶺與筆架尖峙對,嶺東通荊州。
筆架尖 海拔1385米,頂分五鍔,狀如筆架,故名。西側今築公路,通荊州。西北有蓮花峰(海拔1083米,崇岩疊秀似瓣如蕾),東北為荊磡嶺(海拔823米)。
大龍尖 海拔1270米。西北有門前岩,一名當門尖,海拔1109米,石骨嶙峋,拔地而起,西北麓磡頭。東北有凹塢嶺(海拔1150米)、長崗嶺(海拔943米),連九龍戲珠於荊州上胡家之北。
九龍戲珠 海拔1277米,頂平曠,中突起一圓丘若珠,周數條山脊若龍來會,故名。西北麓為仙人庵幽谷,谷口有酒壺石(石高13米),口外2公里有鷹嘴岩(岩形似鷹嘴,高12米)。東北迤2公里為松煙塘嶺,嶺通和陽、荊州;又2公里為黃茅尖。
黃茅尖 界皖浙兩省,海拔1303米。西北迤4公里出筆架石(海拔620米)。北接太子山(海拔840米)連嶠嶺。
嶠嶺 又名大嶺。山脊南北長4公里,主峰高尖海拔788米,南側山口有嶺徑,長10餘公里,東通臨安縣仁里村。西麓大嶺腳村。自太子山至嶠嶺,以其東麓溪谷與臨安縣分界。高尖北為苦石嶺,海拔839米,以其南北走向之山脊與臨安縣分界。苦石嶺山口今有公路東通臨安縣仁里村,西通寧國縣鴻門。
長坪尖 因山頂長而平坦,得名。海拔1227米,西南側為績嶺,嶺徑通逍遙、荊州,東通臨安。績嶺西南9公里為班肩嶺接黎明尖。南麓永來(嶺腳下)村。北麓荊州白雲水庫。南出逍遙河,東北迤3公里接浪廣嶺,又3公里為大石頭,又5公里為板橋嶺、灰石嶺及康山嶺。四嶺均通臨安縣。
大石頭 海拔1464米,山頂有馬蹄形陡崖,崖高97米,周邊700餘米,形如塔,又名大石塔,有“玉筍摩天”之稱。南連臨安縣大竺尖(太子尖)。西麓荊州上胡家。
雄獅子崗 康山嶺西起之峰,海拔1182米,南坡下部為陡崖,高125至50米,長千餘米,狀如獅,故名。西迤至荊州河谷為小九華。
七姑山 大障山西列之峰,海拔994米。山頂岩峰7座,形似仙女群舞,故名。東側山口水嶺,是南通歙縣齊武之要道。東北連甘桃嶺,因產獼猴桃而得名,海拔426米。
龍鬚山 東接七姑山,有大、小兩峰。大峰稱龍峰,海拔1049米,頂有龍池,水四時不竭。小峰稱白沙山,山上生長龍鬚草,半山有龍台岩、石門、石梯、飛瀑。北麓,明代有龍井書院,今存遺址。南迤有銅坑嶺(一稱東坑嶺),海拔670米;西迤為佛嶺,海拔521米,南下半茶,通歙縣。
千丈嶺 古名吳楚山,海拔850米。傳麓上有留侯廟、留侯墓,今無可考。
苦馬洞嶺 海拔662米。東連千頭山(海拔464米)接千丈嶺,東北連佛嶺;西南連忠周嶺(海拔590米)接鳳凰山。北麓汪村。
鳳凰山 海拔688米,傳古有鳳凰翔集其間,故名。西北坡怪石錯聳,大者高15米。清乾隆《績溪縣誌》:“傳張子房曾隱於此”,故又名隱張山。上有隱張洞,下有隱張坑(隱川)。南迤2.5公里為鬼頭尖。
鬼頭尖 海拔767米。西南山口為汪坑嶺(一名梅坑嶺),嶺徑南通歙縣。隔嶺與石壁牆對峙。北麓汪坑村。
石壁牆 海拔685米,山頂石壁如牆,高十餘米,長百餘米,故名。西北麓高車村。西南迤5公里為蓮金山。
蓮金山 頂峰海拔694米,踞績、歙縣界上。北下為慶雲岩,海拔493米,山谷中有石門、石屋。慶雲岩北下為獅山,隔登源河與象山夾峙成“登水關鎖”。西麓羅昆村、東麓吳家坑村。
石金山 在縣境中部,位於東村東3公里,海拔926米,明弘治《徽州府志》:“相傳甘露大士道場,常見光相”。東迤為白虎頂、石龍山(海拔777米)、百畝山、石笏山。百畝山海拔523米,下臨龍鬚峽。石笏山海拔520米,山谷中有石笏、石鏡。石金山北迤7公里為和尚灣(海拔510米)、丈尺山,又3公里為許家墳。
丈尺山 在石街頭之東,海拔695米。南連大石門村之涉嶺(海拔343米),西連笆籬山(海拔277米),東接夏樹嶺(海拔774米)、交坑岩,東南有牛皮石塔(海拔392米)。
大沖石 在烏石坑之巔,頂峰海拔792米。東麓兵坑,東北迤4公里為閔坑嶺,又1.5公里為木杓彎嶺。
交石岩 海拔797米,在兵坑降之巔,西析夏樹嶺接丈尺山。南有榨樹嶺(海拔451米)、白石尖(海拔615米)、門茶嶺(海拔430米,西麓大石門)、高山(海拔479米,南麓際下村)。東有石柱嶺、汪花嶺。北有音和岩尖、高塘嶺、將軍坑山、西直塢嶺、隔戈溪河谷接龍王崗尖(海拔887米)。
石痕山 在卓溪河西岸,海拔530米,上皆石崖。南迤4公里棕薦嶺。
水岩山 界華陽、楊溪、瀛洲三鄉鎮,海拔602米。西有郎山(郎()山)、翡翠岩。南有瀛山岩(海拔499米)、飛鳳山(海拔495米)、狗嶺(海拔578米)、石磨嶺(海拔474米)接大屏山。
大屏山 在城東揚之河東岸,山峰廣列如屏,海拔463米。半山有觀音廟,50年代初毀。西麓東山書院,建國初起圮。大屏山東起石照山,石照山南連石屋山、唐金山。
德峰 位於大屏山南側,海拔380米,山頂多怪石,秀拔端麗。其南側山口為石照嶺,嶺接梓潼山。
梓潼山 一名梓潼屏,原名樓台山,明萬曆十年建梓潼真君廟改今名。在城東揚之河東岸,海拔380米。明弘治《徽州府志》:“狀若樓台,上有白石聳立如人,又有梓潼廟,故名”。廟早圮,清初復建文昌祠、魁星樓於半山之白石坪,建國初圮。南側登嶺。
石屋山 海拔475米,頂有石穹窿如台如屋,故名。前山有泉水。山谷中有流雲洞,洞前巨石為天生橋,東麓川源村。
靈山 在梓潼山西南2公里,海拔397米。山頂平衍,古建有庵堂,庵西有石洞。庵旁,明建玄武廟,清雍正間建佛樓和地藏殿,均早圮。西麓靈山下村,西南迤2.5公里有喜()嶺(海拔324米)、玉兀山,又1公里為麻雀嶺(海拔232米),又2公里為登源洞嶺(海拔320米),又2.5公里為富林山。
富林山 古稱阜陵山,海拔420米,其山脊石牙磊磊,向南伸入河曲,長千餘米,形似象鼻俯飲溪流,名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