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省委差句當印

大遼省委差句當印

1984年7月,在文物普查中發現了“大遼省委差句當印”一顆。印文為朱文九疊篆書,三行九字,自右豎排向左讀。印為紅銅質地,重563克。此印出土於遼金泰州塔子城正東四十二里,綽爾河流域右岸的一個西坡耕土中。這裡還遺有遼金殘磚斷瓦,蓖文陶片及加工的紡輪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遼省委差句當印
  • 發現時間:1984年7月
史載,考證,

史載

查及《遼史》,在《遼史制三.印》中有如下記載:南北王以下內外百司印,並銅鑄,以黃丹為色,諸稅務以赤石為色。古印材質與顏色均為與所栽相同。再順其印文求其“大遼”二字遼時國號多變,在神冊元年至會同十年稱契丹,會同十年改國號為“大遼”統和元年復國號“大契丹”道宗鹹雍二年又改稱“大遼”。又祥查史料,據《東北通史》中記載;“元太祖七年”金衛紹慶崇慶元年(公元1212年),耶律留哥糾眾掠韓州,附於蒙古,蒙古以兵援之。太祖八年,留哥自立微微遼王,建元天統,九年金譴招討史蒲鮮萬奴討留,敗績,留哥逐拒鹹平。十年留哥引蒙古兵克金東京,未幾萬奴所復,是年十一月,留哥往朝蒙古,蒙古立為遼王。使還居廣寧,十一年留哥引蒙古兵,逐契丹餘黨入高麗。十三年,留哥引蒙古兵及萬奴兵入高麗,討契丹餘黨。

考證

由此可見公元1212年至1219年共八年時間,為遼代遺族企圖復興的時期,耶律留哥活動頻繁、權涉北疆。耶律留哥急自立為遼王,當必仿前朝設定行政機構。印文中“行省”即為當時之地方行政區名稱,句當、委差等為官職名稱,且“當官”見於金。又據古文朱文九疊篆書線條明快有力、頗為工整,足具金未鑄印之特點,由此可推斷此印應為耶律留哥之“大遼”即金未元初之時所留之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