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遺產廊道構建

大運河遺產廊道構建

本書旨在從理論和方法上解決大運河這樣一類自然與文化資產類型多樣、數量眾多的跨區域型遺產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問題。強調通過大運河遺產廊道的構建對沿運河區域豐富多樣的自然與文化資產進行整體化保護,實現大運河區域遺產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文化身份認同、教育遊憩機會增加、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等多重目標。以期為當前中國正在開展的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編制和申請世界遺產行動提供理論與方法的借鑑,並為今後古蜀道、茶馬古道等中國五千年文化蘊涵豐富的跨區域型遺產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供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大運河遺產廊道構建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頁數:230頁
  • 開本:16
  •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 作者:奚雪松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21189777, 712118977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實現整體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大運河遺產廊道構建概念、途徑與構想》適合城鄉規劃學、景觀設計學、建築歷史與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的學者、在校師生和從業人員;大運河歷史文化的研究人員。

圖書目錄

第一章導論
1.1研究背景
1.1.1國際遺產保護運動的發展趨勢
1.1.2國內遺產保護行動的不斷推進
1.1.3國內跨區域型遺產保護的理論與方法亟待深入
1.2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義
1.3研究解決的關鍵問題和技術路線
第二章遺產廊道概念及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途徑
2.1 遺產廊道概念
2.1.1 遺產廊道的判別與評價
2.1.2 遺產廊道的保護與管理
2.2 遺產廊道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途徑——以美國伊利運河為例
2.2.1 美國伊利運河國家遺產廊道概況
2.2.2 伊利運河遺產廊道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途徑
2.3 其他相關概念
2.3.1 遺產運河
2.3.2 遺產線路/文化線路
2.3.3 綠道
2.4 小結
第三章大運河遺產廊道構建的理論與方法
3.1 大運河概況
3.2 大運河歷史演變
3.2.1 元代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以前(13世紀中葉以前)
3.2.2 元代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至清鹹豐五年漕運廢止
3.2.3 清鹹豐五年漕運廢止至新中國成立以前(1855—1949年)
3.2.4 新中國成立後至今(1949年至今)
3.3 大運河遺產廊道構建的理論基礎
3.3.1 當代背景
3.3.2 價值認知
3.3.3 構成要素
3.4 大運河遺產廊道構建的理論框架
3.4.1 概念內涵
3.4.2 理論框架
3.4.3 構成判別
3.4.4 構成評估
3.4.5 保護與管理
3.5 小結
第四章大運河遺產廊道構建構想——以山東省濟寧段為例
4.1 大運河山東省濟寧段概況
4.1.1 地理位置
4.1.2 行政區劃
4.1.3 地形
4.1.4 氣候
4.1.5 河流湖泊
4.1.6 研究範圍界定
4.2 大運河山東省濟寧段的歷史演變過程
4.2.1 元代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以前(13世紀中葉以前)
4.2.2 元代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至清鹹豐五年漕運廢止
4.2.3 清鹹豐五年漕運廢止至新中國成立以前(1855—1949年)
4.2.4 新中國成立後至今(1949年至今)
4.3 大運河山東省濟寧段遺產廊道的構成判別
4.3.1 平台建立
4.3.2 田野調查
4.3.3 信息檢驗
4.3.4 資源登錄
4.3.5 類型劃分
4.4 大運河山東省濟寧段遺產廊道的構成評估
4.4.1 文化遺產評估
4.4.2 生態環境評估
4.5 大運河山東省濟寧段遺產廊道的保護與管理
4.5.1 大運河山東省濟寧段遺產廊道遺產保護區的劃定
4.5.2 大運河山東省濟寧段遺產廊道生態環境保護區的劃定
4.5.3 大運河山東省濟寧段遺產廊道生態環境保護區總圖
4.5.4 大運河山東省濟寧段遺產廊道保護與管理策略
4.5.5 大運河山東省濟寧段遺產廊道解說與展示
4.6 大運河山東省濟寧段遺產廊道的影響評估與決策
4.6.1 濟寧地區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4.6.2 大運河濟寧段遺產區域整體化保護效果影響評估
4.7 小結
第五章結語
5.1 結論
5.2 討論
附錄A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