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文化帶北京朝陽段流域歷史文脈》是202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運河文化帶北京朝陽段流域歷史文脈
- 作者:王筱芸 、潘瀟琦
- 出版時間:2023年12月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428 頁
- 字數:408000
- ISBN:9787522828831
- 開本:16 開(小)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大運河文化帶朝陽區段流域由通惠河、壩河、溫榆河和蕭太后河四條大運河主線河道和支線河道組成,位於北京東郊京通之間。本書根據大運河朝陽段流域的生態分布,以河流為單位共分為四編,分別追溯梳理大運河文化帶朝陽段流域歷史文脈,呈現其古今文脈源流和文化機理生態集成。 本書根據研究對象只大運河文化帶北京朝陽段的形態特徵,聚焦構成大運河文化帶朝陽區流域的四條河流歷史文脈。本書的創新點和貢獻在於,一是在全書結構設定上,以流經朝陽區的四條大運河幹流和支流分為四編,同時以每條河的河道和河道流域發展源流為線,以河道沿線著名閘壩和村落集鎮為點;二是採用線點面結合、歷時性與共時性敘述梳理一體的方式,緊扣歷時性的文脈興衰源流,和共時性積澱的歷史人文景觀、民俗文化形態特徵,梳理敘述河道漕運建置興衰源流,與河道流域人文景觀、民俗文化歷史文脈;三是將史書文獻徵引與深入河道流域現場調研相結合,歷史文脈接續整合與規劃發展戰略目標相結合。除了河道漕運建置源流史料外,還注重從方誌記載民俗傳說,特別是歷代文人詩詞對流域人文景觀、民俗文化的勝景書寫積澱,挖掘人文景觀文化風貌積澱的厚度和深度。本書將為大運河文化帶未來活化創新成為“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提供更深厚的歷史文脈活水源頭。
目錄
導言
第一編北京通惠河朝陽段河道和河道流域歷史文脈
第一章北京通惠河朝陽段河道歷史文脈
第一節遼金兩代開源濟漕,為元代開通通惠河奠定基礎
第二節元朝開通通惠河的歷史背景、意義和經過
第三節明代通惠河河道整治與閘壩河道漕運興衰歷史文脈
第四節清至民國通惠河整治與漕運盛衰終結
第五節朝陽門石道:明清與通惠河水陸互補的漕糧車運陸路
第六節新中國成立至今通惠河朝陽段河道流域整治與功能創新
第二章北京通惠河朝陽段河道流域歷史文脈
第一節通惠河慶豐閘流域漕運文化多元文脈與源流興衰
第二節通惠河平津閘流域漕運文化歷史文脈
第三節通惠河普濟閘流域古蹟遺存與歷史文脈
第二編北京壩河河道和河道流域歷史文脈
第三章壩河河道水系形成、功能變遷與漕運興衰
第一節金代漕河漕運功能的開發與廢止
第二節元代重開壩河引流築壩與漕運的興盛衰廢
第三節明清至民國壩河河道狀態、功能變化與古今變遷
第四節新中國成立以來壩河河道水系治理與功能變遷
第四章壩河河道流域歷史文脈
第一節元代壩河河道流域村落形成、漕運碼頭集鎮商貿文化、民風民俗歷史文脈
第二節明代壩河流域形成的馬政文化和馬神廟歷史遺存
第三節明清以來壩河流域村落成村歷史、節氣節慶廟會與神靈崇拜歷史文脈
第四節元明清壩河流域的商貿文化與墓葬遺存
第五節清至民國時期壩河流域左家莊關廂文化的形成與古今變遷
第六節新中國成立後壩河流域新興的工業文明和工人文化
第七節新時期以來壩河流域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旅遊文化
第八節當代壩河流域水岸景觀建設——壩河流域文化在當代的傳承、創新和重塑
第三編北京蕭太后河朝陽段河道和河道流域歷史文脈
第五章蕭太后河朝陽段河道歷史文脈
第一節遼代蕭太后河的開鑿背景和使用功能
第二節新中國成立以來蕭太后河朝陽段的疏浚治理、生態維護與功能變化創新
第六章蕭太后河朝陽段流域古今變遷、古蹟遺存、民風民俗歷史文脈
第一節蕭太后河與遼代契丹文化源流
第二節蕭太后河朝陽段流域主要村落形成歷史、地名源流與民風民俗
第三節蕭太后河河道流域歷史文脈的文化類型特徵
第四節21世紀以來大運河文化帶蕭太后河流域的現代景觀重建
第四編北京溫榆河朝陽段河道和河道流域歷史文脈
第七章溫榆河—北運河水系漕運開發與興衰歷史文脈
第一節溫榆河河名變遷與溫榆河—北運河水系源流
第二節元明清溫榆河—北運河水系河道閘壩建置與漕運開發歷史文脈
第三節新中國成立以來溫榆河河道整治與河道流域功能變遷
第八章溫榆河朝陽段河道流域歷史文脈
第一節溫榆河河道功能開發與流域歷史文脈積澱
第二節溫榆河朝陽段金盞地區流域歷史文脈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