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2011年進一步提升全市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2011年進一步提升全市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2011年進一步提升全市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
- 單位:大連市政府
- 時間:2011-5-20
- 目的:提升全市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法規頒布,法規內容,
法規頒布
大政辦發61號
2011-5-20
法規內容
各區、市、縣人民政府,各先導區管委會,市政府各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近年來,我市加大了城市交通工作力度,通過採取一系列措施,較好地維持了一定水平的交通保障和服務能力。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化、現代化、機動化進程加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激增,城市交通承載逐漸加大,中心城區交通在部分時段和區域擁堵較為嚴重。為有效應對和解決可能愈演愈烈的交通擁堵,進一步提升全市交通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經市政府同意,現對2011年有關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借鑑國內外先進城市交通發展經驗,堅持以人為本、標本兼治和體制機制創新,綜合運用科技、經濟、必要的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優先發展公共運輸力度,積極引導機動車合理使用,提高交通綜合管理水平,為全面實施全域城市化戰略、實現“十二五”宏偉目標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二、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是確保交通安全順暢。
(一)改善交通運行狀況。確保中心城區交通運行狀況不惡化,重點路段交通狀況得到改善,方便市民出行;確保為重大活動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二)提高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主城區城市公共運輸出行比例達到45%以上。
(三)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2011年,交通安全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控制在5人以下。
三、綜合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城市交通規劃。
1.充分發揮交通引導和服務作用。編制實施《大連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促進城市用地布局與交通協調發展。編制實施《大連市城市公共運輸專項規劃》,確保公共運輸樞紐場站、公交停車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用地。在城市各類建設項目的規劃評審中引入交通影響評價,與環境影響評價具有同等作用,實現城市與交通協調發展。
2.全面落實配套交通基礎設施規劃。編制實施《大連市停車設施專項規劃》,確保各類靜態交通設施建設。隨軌道交通新線同步規劃建設駐車換乘停車場(庫)。按差別化原則修訂實施建築物停車位配建標準。
(二)加快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承載能力。
3.全面推進中心城區幹道路網系統建設。完成光明路、勝利路東段等8項“七縱七橫”工程及西部通道北段道路改建、明珠路跨西部通道立交等5項快速路工程,進一步完善城市快速路網系統。拓寬改造金龍路、東緯路等9條道路,改造8處擁堵點,進一步解決交通擁堵和“瓶頸”路段。對31條主幹路進行整體維修,對18條主幹路進行局部維修,對疏港東橋等9座橋樑防撞牆內側表面、香東立交橋等7座橋樑防撞牆鋼扶手表面塗刷,確保道路通行安全順暢。開展南疏港路(綠波-港灣廣場)、金石隧道等15項路橋工程的前期工作。新建20處港灣式停車站。對市內四區、高新園區範圍內具備港灣式改造條件的公交停車站進行調查摸底,用3年左右時間完成改造工作。
4.加快建設中心城區道路微循環系統。對“斷頭路”進行調查和清理,形成一批次幹路、支路,暢通道路微循環系統。對城市建成區內的“斷頭”路段,具備改造條件的,由規劃部門制定規劃,城建部門、各區政府(管委會)組織實施改造。對未經審批而私自圈占道路所形成的“斷頭路”,責令相關單位限期打通道路;對逾期不動的依法依規強行拆除或清除,恢復交通功能。對150條街巷路道路進行整體維修,對300條街巷路道路進行局部維修。
5.進一步加快我市高速公路網和幹道公路網建設。加快皮口至炮台、大連灣疏港兩條高速公路建設,確保今年竣工通車。繼續推進莊河至蓋州高速公路建設,確保2012年按期竣工。加快推進長山大橋、機場快速路、甘南快速路、棋南線重點路橋工程。開工建設渤海大道一期工程(大連-普灣新區)。積極實施金七線二期工程、金州大橋等20個公路項目。
6.加大停車場建設力度。在市內四區、高新園區、金州新區因地制宜建設5000個公共停車位,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研究制定《大連市停車場(庫)設施建設標準》,使停車場(庫)具有完備的停車設施,配置完善的安全監控設施,設定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範的標誌、標線。在大型停車場(庫)設立停車信息誘導系統。結合機械式停車設施等新設備、新技術,研究制定有關建築設計的新標準。
(三)加大優先發展公共運輸力度,鼓勵公交出行。
7.加快軌道交通建設,改造既有軌道交通線路。按計畫抓緊捷運1號線和2號線工程建設,確保2012年底前全線完工。繼續實施202路軌道線路延伸工程,今年年底竣工通車;穩步推進金州至普灣新區城際鐵路工程,確保2012年10月竣工通車。實施快軌三號線擴能改造項目,兩年內將最小行車間隔由現在的4分鐘提高到3分鐘,運輸能力提高33%。完成長興島鐵路二期工程征地動遷工作。
8.構建公交快速通勤網路。以中心城區為重點,依託軌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網、公交專用道和常規地面公交線路,完善綜合客運交通樞紐、地面公交的中心站和首末站三級換乘體系,構建公交快速通勤網路。新建5條公交專用道(高爾基路的星辰街至中山路、解放路的八一路至中山路雙向、東聯路橋下的香周路至中華路、黃河路的馬欄廣場至更新街、香周路的西南路至香爐礁橋),新增公交專用道23.8公里。對中山路、brt等現有公交專用道標誌、標線、隔離護欄、交通監控設施進行完善。遠期規劃建設5條公交專用道(西南路的香周路至五一路,長春路的八一路至東北路,五四路的北京街至太原街,東方路的金三角橋至甘井子路,長江路、魯迅路有軌電車道)。
9.進一步最佳化調整地面公交線網。最佳化整合公交線網,延伸、延時公交線路7條,根據《大連市公共運輸專項規劃》,結合我市公交線網布局,進一步增加主城區西部和北部地區公交線路密度,改善柳樹、甘北路等新建城區市民的出行條件。
10.加快綜合客運交通樞紐和公交場站建設。完成河口、大連北站、馬欄廣場、華林工業團地等4個公交樞紐站的前期工作。做好廟嶺、大山村、泉水、泡崖八區、梭魚灣、明珠路等6個公交停車場建設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改造金家街公車場,建設泉水經濟適用房小區公交回車場,增設興工街至張前北路brt快速公交線路香工街車站。更新公車輛400台,同等條件下,優先選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四)積極倡導綠色出行。
11.積極發展中國小校車服務系統和鼓勵單位開行班車。對推動發展中國小校車服務體系進行專題研究,推行分年級、分時段上下學,逐步緩解早晚尖峰時段中國小校周邊交通擁堵。鼓勵單位開行班車,規範合乘,減少上下班小客車出行。
12.大力倡導現代交通理念和開展文明交通活動。組織各類媒體,通過開設專欄、直播報導等形式,廣泛開展文明交通常識教育和綜合整治活動宣傳,曝光不文明交通行為,引導市民理解和支持執法部門的整治工作。向全市手機用戶群發交通安全宣傳簡訊。為初次申領駕駛證和營運證的駕駛人增設文明駕駛公德課。通過發放張貼《致廣大市民的一封信》、廣告媒體宣傳、上門教育走訪、組織專項宣傳和文明交通勸導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針對性強、教育面廣的文明交通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宣傳和組織開展“無車日”和“城市公共運輸周”活動,推崇和倡導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
13.倡導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各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要充分利用電視電話會議等現代化手段,提高效率,減少交通出行。
(五)進一步加強機動車管理,引導合理使用。
14.科學合理調控機動車保有量增量。2011年,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不再新增一般公務用車編制數量,嚴格控制對執法執勤用車的審批。控制並嚴格執行錯時上下班制度。繼續嚴格執行限制外埠舊機動車轉入我市的強制性措施。開展機動車總量控制措施調研,為推行機動車號牌登記限制措施做好準備。
15.制定、完善並實施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在市區主要擁堵路段早晚尖峰時段實行合理的限行措施,必要時在擁堵區域和路段實施按車型、單雙號、尾字號、號牌註冊地和不同時段的限行措施。按尾氣排放標準制定和實施分區域、分路段的限行措施,制定並出台《大連市高污染車輛限行工作實施方案》。
16.採用經濟槓桿調控交通流量和停車需求。對取得合法經營手續的停車服務單位,按照“路內高於路外、地上高於地下、中心區高於其他區”的差別化收費原則,調整機動車停車場(庫)收費標準。研究制定輕軌、捷運站周邊停車場(庫)換乘車輛停車收費標準,原則上應低於其他公共停車場(庫)收費。
(六)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現代交通管理水平。
17.建設新一代智慧型交通管理系統。以全面提高對路網運行的調控和快速反應能力為目標,建設新一代智慧型交通運行協調指揮和管理系統。在過去3年建設基礎上,進一步建設完善公交智慧型服務管理系統,實現公共運輸資源的統一調配與合理安排,大幅提升我市公共運輸服務能力。儘快啟動交警指揮控制中心大樓建設,建立和完善交警指揮控制中心智慧型化系統,實現交通管理和交警勤務指揮的智慧型化、信息化、可視化、扁平化,實現全市道路交通的集中、統一、權威、高效指揮控制。
18.加強道路交通管理設施建設和維護。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防護等級,確保交通安全。新增交通標線17萬平方米,舊交通標線維護19萬平方米;新增小型交通標誌1950面、大型交通標誌50面;新增隔離護欄4萬延長米;新建信號燈(含闖紅燈拍照裝置)100處;新建交通視頻監控設備60處,補足原有信號燈配套的闖紅燈拍照設備150套;新建交通信息採集設備100套、交通誘導信息顯示屏33塊。在新建改建道路時,將交通管理設施建設經費列入工程預算,與道路建設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根據需要,在工程預算中增列工程建設過程中交通疏導、交通組織措施費。按標準更新和完善道路的交通管理設施,逐年提高保養和維護費用。
19.科學組織城市道路交通。調整交通信號配時,最佳化“綠波”控制;建設智慧型交通誘導系統,實現交通流的自動監測和合理引導;在潮汐交通流明顯的疏港路、中南路、五一路設定可變車道,提高道路利用率;合理增設單行道,在主幹道推行“禁左”措施,減少交通流衝突點。將全市公交專用道(brt除外)設定為時段性專用,即僅在早高峰(6:30-9:00)和晚高峰(16:30-19:00)時段,用於公交專用,同時允許救護車、消防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法定的特種車輛通行,在其他交通平峰時段,允許各種社會車輛通行,以充分提高道路使用效率,有效發揮公交專用道的應急功能。在新建高鐵火車站、捷運樞紐站周邊合理選址,開展大連汽車站建設前期準備工作,對全市危險品運輸車輛、貨櫃車輛、租賃客車、散流體運輸車輛統一加裝gps,加強行停車智慧型監控管理。積極推動《大連市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辦法》全面實施,理順和細化工作流程,年內增設1-2處快速處理理賠中心,符合快速處理條件的道路交通事故快處率(含及時撤離現場的)達到85%以上,有效減少交通事故引發的道路擁堵。推廣由執勤民警直接處理適用簡易程式的道路交通事故,對未依法自行撤離道路交通事故現場的,責令撤離,對拒不撤離事故現場,予以強制撤離,造成交通堵塞的,對駕駛人處以罰款。
20.加大道路交通執法管理力度。進一步完善警力勤務模式,充實執勤力量,提升警務快速反應能力。將對“綠燈跟進”等12種易引發交通擁堵和嚴重危害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嚴厲查處納入常態化管理,定期組織全市性和區域性集中整治行動。逐步增設禁停標誌,規範占道停車泊位,加大對亂停亂放車輛的處罰力度,按照先路內、後路外原則,重點糾正和查處中山路等81條主幹道路及與其相連的次幹路,以及機關、口岸、醫院、廣場、商務區、學校、旅遊景區、公交站點、公交樞紐站出入口等重點區域的占用行車道、占用港灣公交站點、占用路口渠化隔離帶、在交叉路口人行步道內違法停車妨礙行車安全視距和中山路、人民路上占用人行步道等違法停車情形。制定詳細的實施計畫,建立高密度的巡查機制,分期分批、逐條路街、逐個區域進行治理,做到治理一處、規範一處,並建立長效機制,確保整治成果常態化。8月底前完成重點區域亂停亂放整治工作,11月底前完成其他路街、區域整治工作。重點區域包括:人民路、中山路、迎賓路、山巒街、中南路、朝陽街、春德街、五五路、南山路、七七街、解放路、五惠路、魯迅路、長江路、勝利路、高爾基路、五四路、五一路、黃河路、聯合路、萬歲街、白山路、會展路、西南路、西北路、迎客路、千山路、山東路等28條路街,二七廣場、三八廣場、中山廣場、友好廣場、五一廣場等5個廣場周邊,市委、市政府、火車站、機場、碼頭、大醫附屬第一醫院、中心醫院、房地產交易市場等8個場所,二十四中、二中、九中、十二中、四十八中、遼師附中、水仙國小、西崗區教師進修學校等8所學校,老虎灘公園、付家莊公園、星海廣場等3個旅遊景區,友誼商城、時代廣場、青泥窪橋商圈、勝利廣場、奧林匹克廣場、西安路商圈、東特沃爾瑪超市等7個商業區,香格里拉大飯店、富麗華大酒店、新世界酒店、凱賓斯基酒店、遠洋洲際酒店、日航飯店、香洲花園酒店等7個涉外酒店。
加強對盜竊、毀壞道路交通設施和道路井蓋等違法行為的查處,對情節嚴重、危害公共安全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加強對建設工地占道的監管,制止擅自挖掘道路和占道施工的行為,杜絕除緊急搶修外的早晚交通高峰期占道施工,完成在建項目占道的清理和規範。著力糾正和懲治營運車輛影響交通秩序的違法行為,開展無證“黑車”、套牌經營和固定線路經營等非法營運行為的專項治理,對機場、火車站、碼頭實施全天候監管,重點整治站北廣場等區域的營運秩序。完成對57處早夜市占道經營行為的專項整治。相關執法部門要加強工作協調,開展聯合執法,整合執法職能,保持對各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嚴管、嚴控、嚴懲態勢,確保主幹道機動車守法率達到98%以上、非機動車守法率達到90%以上、行人守法率達到85%以上。
21.加強停車秩序和經營管理。制定《大連市機動車停車場(庫)經營管理辦法》,加強停車行業管理和泊位管理,整治停車秩序,嚴格停車經營企業資質和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建立準入、退出機制。開始研究和建設具備停車誘導、違法監測、智慧型收費等多種功能的停車智慧型管理系統。推廣使用停車電子收費系統,規範經營行為,提高服務效率。制定中心城區停車場(庫)資源共享辦法,支持和引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區停車設施對外開放,錯時停車。對經批准配建的公建停車場(庫)進行核查,對改變用途和閒置不用的進行清理,恢復停車功能。規範封閉小區內停車秩序管理,建立小區車主聯繫信息登記制度,加強對車主按規範停車的宣傳和教育。進行聯合檢查,對住宅小區內停車不規範,特別是占用消防通道停車的行為依法嚴格處理,對相關小區限期整改。對私自圈占、施劃的室外停車場和停車泊位進行全面清理。對中國小校、幼稚園周邊接送學生車輛停車狀況進行全面調查,有效利用空間資源,設定臨時停車泊位。
22.建立交通信息發布和預警、預報系統,加強應急管理。動態發布交通信息和交通預警、預報信息,提高交通信息服務水平。制定城市交通嚴重擁堵應急預案,在出現大範圍擁堵情況下啟動預案。
23.有效整合公共運輸資源,實行公交捷運一體化管理。按照資產管理與運營管理相分離、實現捷運資產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組建大連捷運運營公司,有效整合公共運輸資源,加快建立大連市綜合公共運輸體系。
24.進一步強化市交通管理委員會職能。按照《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市交通管理委員會及其成員單位職責的通知》(大政辦發39號)要求,充分發揮市交通管理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工作職能,統籌推進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
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和市政府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抓好具體工作落實。按照誰審批、誰牽頭、誰負責的原則,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規劃、立項、征地拆遷、建設等4個階段分別由相應的職能部門作為第一責任單位牽頭推進。
25.將提升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納入督查和績效考核內容。按照“標本兼治、建管並舉、突出重點、循序漸進、分工負責、綜合治理”的原則,分年度制定實施提升交通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方案。將交通工作納入對各區市縣政府、先導區管委會和市政府有關部門的工作督查和績效考核內容,對做出顯著成績的給予表彰獎勵。
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