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鏽病

大豆鏽病

大豆鏽病是由豆薯層鏽菌引起的、發生在大豆上的一種病害。主要侵染大豆的葉片葉柄。病害從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部蔓延。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黃色小斑點,後病斑稍擴大,受葉脈限制成不規則形。

大豆鏽病在中國大豆種植區都有分布。大豆感染大豆鏽病後,一般減產10-30%,重則減產50%以上,早期發病,基本無收。

大豆鏽病的防治以選用抗、耐病品種為主,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防治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豆鏽病
  • 病原:豆薯層鏽菌
  • 為害植物:大豆
  • 為害部位:葉片、葉柄及莖
病原特徵,形態特徵,生理特性,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形態特徵

大豆鏽病的病原是豆薯層鏽菌(Phakopsora pachyrhizi Syd.),屬擔子菌亞門真菌。病菌夏孢子堆為棕褐色,生在表皮下,梨形或卵圓形,內有側絲,基部聯合,頂端有孔。夏孢子堆成熟後表皮破裂,散出夏孢子。夏孢子近球形至卵形,單細胞,黃褐色,表面密生刺突,具4-5個不明顯的萌芽孔,大小(22.4-35.2)微米×(14.4-25.6)微米。冬孢子堆埋沒於寄主組織內,在夏孢子堆附近散生或群生,深褐色,冬孢子2-7層棚狀排列於其中。冬孢子淡黃褐色至淡褐色,長柱形或不規則形,表面光滑,大小(13-25)微米×(8-12)微米。最上層孢子頂壁常變厚。1個擔子形成1-3個擔子梗,頂生擔孢子。擔孢子單胞無色,卵圓形。

生理特性

夏孢子萌發溫度8-28℃,最適溫度24℃左右;在19-23℃室溫下,2小時開始發芽,6小時孢子發芽率達60%以上;在13-24℃能存活61天,在田間8.7-29.8℃能存活27天;潛育期長短隨溫度而異,在15℃需13天,20℃為7-8天,22-30℃為6天。陽光直射時,夏孢子不萌發,在弱光及黑暗中,萌發率高於強光,且芽管有逆光性。在低溫10℃及15℃條件下人工接種,可形成冬孢子。葉片在保濕與乾燥相交替各12-24小時,重複3-5次,即能誘發出冬孢子堆。

為害症狀

大豆鏽病在大豆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主要侵染葉片、葉柄及莖桿,其中以葉片為害最重。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褐色小點,以後病斑逐漸擴大,呈黃褐色,紅褐色,紫褐色或黑褐色小斑,病部漸隆起,形成夏孢子堆,單個病斑約1毫米左右,病斑密集時,形成被葉脈限制的壞死斑,病斑表皮破裂,散出很多銹色夏孢子。生育後期,在夏孢子堆四周形成黑褐色多角形稍隆起的冬孢子堆。孢子堆在葉片的背面或正面,表皮不破裂。植株先從下部葉片發病,向上蔓延,葉片迅速發黃,並提早脫落。密布孢子堆的葉片變黃乾枯,引起早期落葉。發病早的植株矮小,豆莢數顯著減少,籽粒不飽滿。葉柄和莖的症狀與葉片類似。

分布範圍

大豆鏽病主要分布在於中國福建、江西、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蘇等長江以南各大豆產區,在河南、陝西、甘肅、河北、吉林等北方地區發病較少。

侵染循環

大豆鏽病病菌以夏孢子越冬和越夏,主要通過夏孢子進行傳播,侵染大豆和其他寄生植物。夏孢子落在大豆葉片上萌髮長出芽管,以芽管直接穿透角質層侵入,或從氣孔侵入。侵染大豆後,進行多次再侵染,並可通過氣流傳播至各地。

流行規律

大豆鏽病的發生和流行與菌源、大豆品種的抗病性、生育階段及環境條件有關。菌源可通過氣流傳播,在種植品種較為單一,又無免疫或高抗品種的情況下,環境條件是影響大豆鏽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其中氣候條件的溫度、雨量和雨日數是造成病害流行的關鍵因素。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鼓粒期受害重。降雨量大、降雨日數多、持續時間長發病重。播種早,發病重,晚播發病輕。越接近成熟期,發病越嚴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 選用抗病品種:如綏農4號、綏農6號等。
  2. 大豆與玉米等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可有效的減輕發病。
  3. 合理密植,控制水肥。
  4. 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深翻土壤,加速病殘體的腐爛分解,減少再侵染菌源。

化學防治

  1. 用種子重量0.5%的50%福美雙,或0.3%的70%敵克松,或0.2%的65%福美特,或0.1-0.3%的80%乙膦鋁,或0.7%的50%多菌靈,或0.3%的35%甲霜靈拌種。
  2. 發病初期噴50%福美雙500-800倍液,或75%甲霜靈500-10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10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1000倍液,或72%克露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900-1000倍液。隔10天噴1次,連續3-4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