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橋牌坊

大觀橋牌坊

大觀橋牌坊位於榮縣東佳鎮趙家橋村16組老筒車老龍河東岸,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以彰表捐資修建大觀橋的功德,其坐東向西,占地面積8平方米。大觀橋牌坊為廡殿式頂,4柱3開間5樓石坊,面闊4.4米,通高6.35米,脊端有鴟吻,中柱、邊柱前後有抱鼓石,明間額枋上淺浮雕戲劇、花鳥魚蟲、村落住宅等圖案,字匾處陰刻“大觀橋”三字,左右次間門額上飾以寶劍、書卷等。大觀橋牌坊對研究榮縣的人文歷史以及清代雕刻藝術具有較高的價值。

大觀橋牌坊,自貢市第六批自貢市文物保護單位,三重檐歇山頂,四柱三開間,是東佳鎮北面與寶華鎮跨越溪河相鄰處一個地名叫老筒車的地方,矗立的一座市級文物保護建築。大觀橋牌坊位於榮縣東佳鄉。大觀橋牌坊為石質仿木結構,坊上石刻浮雕工藝精美。對研究清代民俗及建築特色有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觀橋牌坊
  • 屬性:自貢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牌坊五架屋檐滴水,牌坊上浮雕有戲劇人物、花卉蟲魚、寶劍書卷、村落住宅等,內容豐富,雕刻精美,對研究榮縣人文歷史及清代雕刻藝術具有較高的價值。傳說老筒車兩岸的保華、東佳村民因越溪河阻擋,依靠渡船通行,極不方便。保華一邊的楊家和東佳一邊的虞家是兩個大家族,楊虞兩姓的兒子,相繼考中秀才,方圓幾十里都轟動了。村民歡天喜地,燃放鞭炮祝賀。虞楊兩家感恩父老鄉親,共同出資建了一座大觀橋,解決了兩岸村民跨河出行的問題。大觀橋牌坊就是兩岸村民為感謝楊、虞二姓建的功德碑。
據《榮縣誌》記載,大觀橋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坊以橋名,又因其地處老筒車,又稱老筒車牌坊。牌坊為仿木結構,三重檐歇山頂,四柱三開間,通高6.65米,寬4.35米。牌坊正中的板坊上陰刻渾厚有力的“大觀橋”三個大字。頂上為一組花卉和一小龕,龕內陰刻“上諭頒行”四個字,周圍飾二龍搶寶,彰顯著大觀橋建成開通儀式規格之高。牌坊有三副對聯,牌眼兩旁的對聯上聯已風化,下聯依稀可辨“萬姓□徽猷”,大略表達了當地百姓對虞楊兩家功德的讚美。牌坊的中間對聯“穩步不虞波宕漾,題名還喜石玲瓏”牌坊的翹角、鴟吻、抱鼓石、石獅,已不知何時被毀,斗拱上的浮雕有戲劇人物、花卉蟲魚、寶劍書卷、村落住宅,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展示著榮州石刻藝術之精美。
2007年,大觀橋牌坊被確定為“自貢市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