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蘭克失蹤案

大衛·蘭克失蹤案

大衛·蘭克失蹤案是指1880年9月23日,美國東部的田納西州的一件不可思議的失蹤案。又稱為“蘭克事件”。現在美國學者考證認為該事件是19世紀80年代報紙刊登的玩笑,並非真實事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衛·蘭克失蹤案
  • 外文名:The Disappearance of David Lang
  • 時間:1880年9月23日
  • 別稱:蘭克事件
  • 地點:美國東部的田納西州
事件經過,真相追蹤,介紹,相關騙局,

事件經過

在美國東部的田納西州,有個叫卡蘭迪的鄉間小鎮。當事人大衛·蘭克先生就在這小鎮的郊外經營一家大牧場。
事件發生的傍晚,蘭克先生正邀請友人——貝克法官以及其妻弟洛伊先生到家裡共進晚餐,受邀的兩人便乘著馬車來到蘭克家的門面。 當時,站在大門前面的蘭克聽到馬車聲,便與妻子及兩個12歲與8歲的兒子,一同前往迎接。 “歡迎!歡迎!” 蘭克先生一邊熱情的揮著手,一邊朝正從馬車走下的客人靠近。誰知,就在這一瞬間,像突然消失一般,蘭克先生就失去蹤影。
出事的地點剛好在馬車的正前方。 “咦?” 對於這突發的景象,在場的客人以及妻子無不膛目結舌。 在夕陽斜照、光線明亮的院子裡,好端端一個人竟然就此煙消雲散。這種似乎愚蠢的事情,照理是不會發生才對啊! “蘭克先生!蘭克先生!” “爸!爸!你跑到哪裡去了!” 法官與孩子們大聲的呼喊,可是卻一點回音也沒有。
這樁離奇事件就像噩夢一般。 當然,蘭克是不可能進到馬車裡。而且即使他走進走出,從外面也能一目了然。 “怎么會有這么不可思議的事?”
貝克法官除了吃驚之外,更有說不出的懊惱。
從庭院到牧場,是一片寬廣草原,根本沒有可藏身的地方。蘭克的妻子一時受到過度刺激,也因此失去理智。 接獲報案飛奔而至的警方人員,對於此事剛開始也是左思右想、有所懷疑。不過,再怎么說,堂堂一名法院的法官也是目擊者啊!
刑警們開始將整棟建築物里的里里外外做徹底的搜查,動用了獵犬到處搜尋,可是始終沒有發現蘭克先生的蹤影。
美國當地的報紙,幾乎有一整個月的時間,也都是以“蘭克事件”為題而大作文章,事件所引起的騷動遍及全美各地。然而,整個事件終究還是陷入五里霧中,一直沒有水落石出。
之後,經過數個月,蘭克先生的兒子來到父親消失的馬車之前,忽然聽到一陣奇怪的聲音。
“我好苦啊!好苦啊!” 於是一度又使警方緊張起來,不過最後還是像謎一般無法解開。
總之,一個堂堂大男人在大白天,而且當著五個人的面,沒留下任何遺物而就此消失的事實,即使是多么厲害的刑警也難以下判斷。
這個故事演義的版本很多。其中一個版本是蘭克有的是一兒一女,女兒莎拉跑到爸爸消失的地方大喊“爸,你在嗎”之類的話,然後蘭克才開始呼救。研究者企圖追蹤考證蘭克消失的證據,但是翻閱了19世紀80年代的田納西報紙,以及人口普查記錄,都無法找到關於蘭克的隻言片語。

真相追蹤

這個故事演義的版本之多,難以想像。其中一個版本是蘭克有的是一兒一女,女兒莎拉跑到爸爸消失的地方大喊“爸,你在嗎”之類的話,然後悲催的蘭克才開始呼救。
這么離奇的故事,自然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比如上面那段描寫就是弗蘭克·愛德華茲在1959年總匯的作品,這位愛德華茲老兄最大的成就就是寫一些關於UFO啦,第三類接觸之類的科幻小說,但是他到死也沒有透露蘭克的故事是從哪裡聽來的。
研究者企圖追蹤考證蘭克消失的證據,但是翻閱了19世紀80年代的田納西報紙,以及人口普查記錄,都無法找到關於蘭克的隻言片語。
直到20世紀70年代,田納西州圖書館的研究員赫謝爾·佩恩發現,19世紀80年代有個臭名昭著的大騙子, Joseph Mulhattan,經常拿著自己編出來的故事參加當地的吹牛大賽。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仁兄編的故事成了當地膾炙人口的都市傳說,比如《華盛頓屍體變成了石頭》,《德克薩斯流星》(大概是最早的UFO屠殺牲畜故事,很多UFO研究者上了當)。雖然風格相近,但沒有直接證據證明Mulhattan就一定是這個故事的最早創作者。
研究者能夠找到最早的蘭克先生系列作品來自美國神秘主義小說作家斯圖爾特·帕爾默,發表於1953年7月,並且可以肯定愛德華茲的“蘭克事件”故事是從他這裡改編出來的。
帕爾默自稱故事是從蘭克的女兒莎拉那裡聽來的,估計就和我國蒲松齡《聊齋》里那樣,總是說“我有一個朋友”,“我姑父的爺爺”之類的託詞一樣,屬於藝術手法。
相似的,美國著名恐怖小說作家
安布羅斯·比爾斯安布羅斯·比爾斯
安布羅斯·比爾斯在1893年的《這種事情可能嗎》就裡寫到一個種植園主神秘消失的故事。雖然帕爾默嚷嚷著比爾斯的故事改編自蘭克事件,但是我們可以確信的是這倆故事都是有著同一個來源。

介紹

Joseph Mulhattan在國內名氣很小,他的姓甚至沒有準確的譯法,姑且叫他的名字,約瑟夫吧!
約瑟夫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附近的鄉鎮,是長老會一位牧師的兒子。他是美國19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之間最有名的“大騙子”,但是他的主要工作是旅行推銷商,並且經常混跡報社,被人錯認為是記者。
約瑟夫是個個子矮小,相貌英俊,留著長鬍子,有著一雙迷人的藍眼睛,並且口齒伶俐,擅長穿衣打扮的男子。媒體給他的外號是“狂言 Mulhattan”,“專業騙子”,“騙子冠軍”。編輯們一看到報紙上出現什麼奇怪的報導,就知道十之八九和他脫不了關係,但是他編造的故事的確有吸引人的魅力,讓人慾罷不能。因此,雖然知道他是在扯淡,但是報紙還是願意刊登他的故事來吸引讀者。約瑟夫自稱“謊言乃是新聞界的一大創新”,常常在報紙上刊登1000詞小文章,並且認為適當的謊言無傷大雅,而且可以充分娛樂讀者。他的這種偉大的創新被新聞界的後輩們發揚光大,可惜這些專精於坑蒙拐騙的晚輩並不知道老祖宗就是他。
然而這位騙子大師晚景淒涼,因為酗酒,他在19世紀80年代後期就幾乎停止了創作,並且敗壞了自己的家產,破壞了自己的健康,最終流落在舊金山的街頭,偷竊度日,成了一個又老又醜的流浪漢。最後他在1914年死在了肯塔色州的開爾文。
約瑟夫的經典作品有以下幾個,可能有人聽說過:
Joseph MulhattanJoseph Mulhattan
1877年《喬治·華盛頓帶來的震驚》:
“記者”在訪問維吉尼亞州的華盛頓的墳墓時,發現一堵牆塌陷進了華盛頓的墓中。主管人員在維修的時候好奇心大發地打開了石棺,發現華盛頓居然全身石化的如同黑色砂石的雕像,只有眼睛和耳朵才能看出不自然的痕跡。一位住在附近的老人說,在三十八年前上次修繕墳墓的時候就發現,華盛頓就已經開始石化了。
(評論:我也石化了)
1880年《被氣球帶走》:
在海邊,一位紳士給了一個小女孩一捆氣球,小女孩將氣球捆在腰間。但是突然的一陣風將小女孩吹飛,一位老獵人及時趕到,用獵槍把氣球一個個打爆,使得小女孩安然無恙的回落到了沙灘之上。
(評論:美國迪士尼卡通片常用情節,原來是他首創的)
1883年《德克薩斯流星》:
一個10畝大的流星墜落到德克薩斯州布朗縣的威廉的農場,砸死了他家裡養的好幾頭牲畜,並且毀壞了他的家。那個流星還在冒著熱氣,並且除了嵌進土地200英尺內,此外還有70英尺露在外面。
(評論:頗有馬克·吐溫風格)
1887年《伯利恆星被發現》:
肯塔基州的克萊因教授發現了300年一見的伯利恆星。
(評論:實際上克萊因“叫獸”是個五金商人,而有些無聊的天文學家居然還特意寫文章去駁斥約瑟夫……)

相關騙局

班傑明·巴沙斯特失蹤案
有關蘭克事件的傳聞,也很快傳到歐洲。沒想到來自歐洲的回應卻是:“這樣的事件我們也曾發生過。” 這項報告再度讓美國人大吃一驚。 發生在歐洲的事件是這樣的。 一名英國駐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大使班傑明·巴沙斯特,因為公事必須回倫敦一趟。
當時,大使正走出宮邸的大門,乘上停靠一旁的馬車,然而就在腳剛跨上去的瞬間,突然就消失了身影。 周遭一些前來送行的官員,異口同聲的說: “大使的身影就當著我們眾人的面,如煙霧般的消失了。” 至於後來到底該怎么辦,在場的人就全然不知了。 就像這樣,連貴為代表一國的公使,都莫名其妙的失蹤了,這不可能是開玩笑的。
事件發生後,維也納的警署出動所有的警察與刑警,做了一次地毯式的大搜查。可是,卻再也沒人看見過巴沙斯特大使的身影。
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巴沙斯特的失蹤被過度誇大,他很有可能遭遇了謀殺。但是這件事情是真實存在的。不過並不是化作空氣,而是他的助手一直沒等到他,維也納政府調查得出結論,這位自己躲了起來。
奧立佛·李奇失蹤案
“蘭克事件”之後的第十年,剛好是1890年的聖誕節傍晚,美國又發生第二樁人的消失事件。那就是“奧立佛·李奇事件”。 同樣的,這在美國又再次引起震撼。 地點是在田納西州的北部,既伊利諾州的南貝特市附近。 這次消失的是李奇家中的次子——當時年方20的奧立佛。而且,奧立佛消失的情況相當富戲劇性,連局外人都會不寒而慄。
當天,李奇家邀請了20餘名親友,享用一頓豐富而熱鬧聖誕大餐。
話說當時,即使美國,像這樣的鄉下人家尚沒有裝設自來水,家庭用水都是取自於庭院的水井。 晚餐過後,客人都回到客廳閒話家常。
正在廚房忙著清理膳後的李奇太太,發現儲水槽里沒水了,便喚來次子奧立佛,告訴他說: “你去提一些水來。” 奧立佛拎起水桶便往外走。
然後,大約過了兩、三分鐘,外面突然傳來一陣刺耳的哀叫聲。 “救救我!救救我!快抓住!救我!” 賓客們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呼救聲震住,大伙兒紛紛朝傳來聲音的院子奔去,可是,那裡已經沒有奧立佛的影子了。
從廚房的門到水井之間,可以清楚看到雪上的腳印只到了庭院中間就嘎然停止。當然,這證明奧立佛尚未走到水井,也不可能跌落水井而死。
然而,就在人們的上方,依然傳來“救命!救命!”的呼救聲。
大家把頭往上仰,可是在微暗的空中,卻什麼也沒看見。 若大的庭院裡,就只剩下一個滾落在地的水桶。叫聲忽遠忽近,有一段時間似乎是從空中傳來,不過不久之後,又歸於寂靜。年輕男孩奧立佛·李奇就這樣消失了。 至於在場的20餘人所聽到來自空中的奧立佛的叫聲,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奧立佛清楚地叫著:“抓住。救救我!” 這正是問題所在。
有人認為奧立佛是被附近的老鷹或大雕抓走的,但這種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即使是老鷹,也不可能抓起一個像奧立佛那樣強壯有力的成年人。
事實上,奧利弗是小說家筆下的虛構人物。
奧利弗的故事是很多老的原始版本。這些故事最早被刊登在1955年的《UFO的情報》和弗蘭克·愛德華的1956年的《最奇怪的是……》這兩篇文章之上。這個故事是來自於安布羅斯·比爾斯1893年出版的早期的恐怖故事《查爾斯·安石的蹤跡》,這部小說可能是奧利弗的悲慘故事衍變成都市傳說的最早出處。雖然主人翁是精壯的大漢農場主查爾斯·安石而不是年輕秀氣的奧利弗·李奇,但發生的悲慘故事是完全相同的
霍迪斯失蹤案
在失蹤人類的事件中,也有一些人幸運地再次回到我們身邊。
1969年7月25日,美國紐約男子霍迪斯離開其位於布魯克林區的寓所,本來是準備前去購買一條麵包,但他竟然在32年後才重返家中!
據當時的媒體報導,令人十分費解的是,他一點都不記得在這30多年中自己曾到過哪些地方,他也難以置信悠長歲月就這樣輕輕飄過,他還以為尼克森仍是美國總統、越南仍在打仗、登入月球仍是新聞。
專家們也對霍迪斯的失蹤事件百思不得其解。專職處理這宗案件的警方心理學專家表示,霍迪斯本人都不清楚他這些年來究竟到了什麼地方,警方曾對他進行多次心理測試,肯定他沒有捏造自己的遭遇,也就是說——即使讓他進入催眠狀態,他都說不出自己曾到過何處、曾做過些什麼事和如何返回家的。但是,霍迪斯的個案中更異乎尋常之處的是,他回家時所穿的那身衣服,竟然就是他多年前離家時所穿的那件,而且,他還帶著一條麵包抵達家門口,這條麵包與其當年離家時所要買的相同。霍迪斯失蹤時只有25歲,留下妻子和兩名年幼的孩子。
當霍迪斯見到一對現已長大成人的子女後,不敢相信站在眼前的就是他離家時的一對小孩,他說:“我錯失了目睹他們成長的機會。”
莫斯科捷運失蹤案
1975年某天晚上21點16分,莫斯科一輛滿載著乘客的捷運列車離開白俄羅斯站向前駛去,本來只需間隔14分鐘便可到下一站紅色布萊斯諾站。
然而,14分鐘過去了,紅色布萊斯諾站卻始終沒有見到這輛列車進站。它似乎消失得無影無蹤。捷運管理人員慌了手腳,急忙將整個捷運的運行中斷。並調集有關工作人員,在整個捷運系統內搜尋失蹤的列車,當時的蘇聯內務部也派人參與搜尋。列車和車上的幾百名乘客似乎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天半夜,捷運電氣庫主任維克多·斯潘諾維奇接到通知後,帶領捷運站夜間巡視組的全體人員沿著捷運線開始仔細搜尋。一行人邊走邊細細查看,很快來到區間一條環形路體段。
乍一看,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先環形路段一側靠隧道壁,有一段放待修列車的分岔線現在不見了,有人不由自主地高喊:看!岔道不見了!隧道壁下還留有二根平行的鐵軌,大家快步跑到隧道壁前,一寸一寸仔細檢查,也沒有發現任何破綻口和缺口,最後,隨行的一位工程師發現這是一座巨大的防水閘門,他找到開關,啟動按鈕,很快,人群前面這整塊隧道壁便徐徐上升,防水閘門後面,燈火通明的一段鐵軌上,停放的正是那列失蹤的列車。
大家不約而同搶步圍了上去。只見那輛失蹤的列車的最後一節車廂。部分已被落下的閘門壓得毀壞慘重,車廂里原先滿滿的乘客,現在竟然一個人也沒有,有人高聲呼叫,可是根本就沒人答理。人們戰戰兢兢的走遍整列車廂,車廂內到處可以發現有人逗留的蹤跡。地上亂拋著各種罐頭和菸頭,有節車廂的角落裡還放著一個行李卷,似乎曾有人在這裡躺過。
這簡直是個無法相信的事實:也就是說,失蹤的列車已經找到,但是所有的乘客卻已經不知去向。列車旁修車月台上,有一堆報紙、雜誌燒熄的簧火,簧火旁邊有一隻被遺棄的搖籃,搖籃被子上還有一隻空奶頭.......人們把這一切物品收集在一起,還是覺得這件事像是在夢遊,有的人不甘心,又仔細察看周圍隧道壁,但仍然沒有發現一塊活動的水泥牆壁。
這不由使在場的每人人疑惑萬分、如果說這防水閘門年久失修,由於列車隆隆的振動聲,有可能使閘門自由墜落,可是為什麼道岔轉轍器沒有搬動,就把列車送上岔道上?更重要的是,這輛列車的乘客和司機怎么都不見了?當時列車被圍困在閘門裡面,無法啟動開關,而外面的人也沒有啟動開關,這些人究竟到哪裡去了呢?
但是以俄文“1975 московском метро исчезновения[1]”(譯為中文意思是1975 莫斯科捷運失蹤)在谷歌搜尋沒有返回有意義的俄文網頁,繼續鍵入俄文的相關字詞:"Московское метро 1975"(莫斯科捷運 1975)、 "Исчезновение поезда"(消失的列車)、"Белору́сская 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捷運白俄羅斯站)、"“Краснопресненская станция метро"(捷運紅色布列斯尼亞站),完全沒有找到相關資訊。另外以英文搜尋亦無相關網頁。亦即這一事件在俄羅斯甚至英文網際網路上完全沒有存在的痕跡,殊為可疑,因此質疑這是中國人自己編造的。
註:文章內容所提到的發生時間是4月1日,很可能是愚人節的產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