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櫻葉

大葉櫻葉

大葉櫻葉,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大葉桂櫻Laurocerasus zippeliana (Miq.) Yu et Lu的葉。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具有祛風止癢,通絡止痛之功效。常用於全身瘙癢,鶴膝風,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葉櫻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薔薇目
  • :薔薇科
  • :桂櫻屬
  • :大葉桂櫻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淡、微澀,性平。

功效

祛風止癢,通絡止痛。

主治

用於全身瘙癢,鶴膝風,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治全身瘙癢:(大葉野櫻)葉煎水洗。(《湖南藥物志》)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

採集加工

夏、秋季采葉,隨采隨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大葉桂櫻:又名古影樹、大葉野櫻、黃上樹、大葉櫻、鬼見愁、大葉稠李、大駁骨、駁骨木、黑茶樹。常綠喬木,高10-25m。小枝灰褐色至黑褐色,具皮孔,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粗壯,有1對扁平的基腺;托葉線形,早落;葉片寬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或寬長圓形,長10-19cm,寬4-8cm,先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稍密的粗鋸齒,齒頂有黑色硬腺體;兩面無毛。花常兩性;總狀花序單生或2-4個簇生於葉腋,長2-6cm,被短柔毛;萼筒鐘形,萼片5,外面被短柔毛;花瓣5,白色,長約為萼片的2倍;雄蕊20-25;子房無毛,花柱幾與雄蕊等長。核果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8-2.4cm,寬達1cm;黑褐色,無毛。花期7-10月,果期冬季。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2400m的石灰岩山地雜木林中或山坡混交林中。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相關論述

《湖南藥物志》:“祛風解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