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歷史
大莊嚴寺建於北齊文宣帝高洋天保末年。大莊嚴寺佛殿台基面寬約35米、進深23米,台基邊緣有包邊和散水設施。佛殿兩側有連廊和廊房,廊房前後分別是南北貫通的走廊,與大殿南面的門址和北面的復廊呈圍合狀態。位於趙彭城北朝佛寺東側,西距趙彭城北朝佛寺東圍壕約600米,北距鄴南城南牆約1200米。從2012年至2021年累積發掘面積7940平方米。2019年-2021年間主要對2號基址西側及趙彭城東南建築遺蹟進行發掘。根據地層和疊壓打破關係和出土遺物特徵,可以確認這些遺蹟的年代屬於東魏、北齊時期。根據佛寺塔基的獨特建築構造和具有較明確佛教特徵的出土遺物的發現,可以確認核桃園建築組群中晚期遺蹟屬於佛教寺院遺存。並且,基於1號塔基石函等瘞埋物的發現,可以確認其改建於北齊天保九年。
發掘歷史
臨漳,古稱“鄴”,曾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都城,現存鄴城遺址、地下潛伏城門、皇家佛寺塔基、北吳莊千佛埋藏坑等文物遺址和遺蹟164處。
鄴城遺址是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之一,也是全國首批重點支持的36處大遺址之一。
大莊嚴寺作為北齊的皇家佛寺,在鄴城佛教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歷經近1500年的滄桑變遷,大莊嚴寺具體位置一直是個謎。對大莊嚴寺遺址的考古發現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當時,考古工作者在臨漳縣習文鄉核桃園村附近發現一座隋墓。出土墓誌顯示,此墓為隋大業九年(613年)趙覬與妻樊氏合葬墓,記有“葬於明堂園東莊嚴寺之所”等關於大莊嚴寺位置的重要信息。此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組成的鄴城考古隊在墓葬附近進行了大面積考古勘探,結果在核桃園村西南發現了5處大型夯土遺蹟。鄴城考古隊於2012年開始對該建築基址群進行全面發掘。
通過對核桃園建築基址群的發掘與研究,專家確認核桃園一號建築基址是一座北齊時期的佛塔遺蹟,準確建造時間當在553-577年之間。其形制與鄴城遺址之前發現的趙彭城北朝佛寺的佛塔形制非常接近,確認核桃園一號建築基址也是一座高層方形木構佛塔遺存,屬於最高等級的皇家大寺。
核桃園一號建築基址是北齊皇家大寺佛塔塔基遺蹟,加上距離趙覬墓最近,以墓誌資料作為參考,基本可確認屬於鄴城北齊大莊嚴寺佛塔。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發掘確認的11號基址,為探索佛寺布局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其性質及與佛殿之間的關係值得深思。
2022年鄴城北齊大莊嚴寺遺址保護展示項目基本完工,當地採取原狀展示與地面標識相結合的方式,對佛寺遺址的塔基、大殿和廊廡等進行展示,使沉睡地下千年的佛寺風貌得以重現。2022年度發掘的9號建築基址位於2號大殿西側,發掘面積500餘平方米,領隊沈麗華。初步確認該處遺存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遺存現可辨識出數道縱橫交錯的瓦牆,晚期遺存主體為一東西跨度約17米,南北延伸30餘米的大型建築,外側有包磚、散水及豎直瓦片砌築的甬道。台基西側殘存兩層包磚,包磚以上的夯土壁面殘存白灰牆皮,部分表面殘見紅彩。台基東邊緣殘留有寬0.8米包磚溝,殘留有平鋪磚。在台基上方東側發現一條寬0.65米的南北向碎瓦片溝,瓦片溝在發掘區內南北分為5段,每段長3米,每段瓦溝中間為礎石破壞坑,坑底殘存墊沙層。在台基北側發現多道瓦片與磚混砌的甬道,路面兩側豎立擺放整齊瓦片,中間為平鋪磚面,瓦片外邊緣為側立磚和三角砑磚,製作規整,其中緊貼建築基址北側的甬道可能與6號廊房相連。9號建筑西北面還發現一組房屋,南北向延伸,發掘出三間,結構相同,均為正方形,每間寬4米左右,房屋間有隔牆和礎石坑殘痕,入口處的瓦片路與9號建筑北側甬道連通。出土遺物以各類黑灰壓光的磚、板瓦、筒瓦、蓮花瓦當類建築材料為主,發現少量琉璃瓦件。9號基址及其周邊建築應屬於北齊大莊嚴寺西側的建築,具體屬性尚有待發掘工作的進一步確認。
遺址分布
核桃園北齊佛寺的發掘始於2012年,經歷年發掘確認其為北齊天保九年興建的大莊嚴寺,是繼趙彭城北朝佛寺之後發現的又一座大型北朝皇家寺院遺存。通過勘探與發掘,先後確認了寺院中軸線上的1號塔基、2號大殿和3號殿堂,以及由5號門址和兩翼連廊與6號、7號廊房及北部8號復廊圍合而成的核心院落。
大莊嚴寺遺址位於東魏北齊鄴城中軸線東側,其核心區由一列處於同一軸線、南北向分布的五座建築基址組成,經多年持續工作已確認了自南向北依次分布的1號塔基、5號門址、2號佛殿、3號佛殿以及8號復廊等建築遺存。2021年接續上一年度工作,重點揭露了位於2號大殿西側約90米處的9號建築基址,經發掘確認該處遺存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遺存早於9號建築基址,僅可辨識出數道縱橫交錯的瓦牆。晚期遺存即9號建築基址,其主體為一東西跨度約17米,南北延伸30餘米的大型建築,外側有包磚、散水及豎直瓦片砌築的甬道。在台基北側發現多道瓦片與磚混砌的甬道,路面兩側豎立擺放整齊的瓦片,中間為平鋪磚面,其中緊貼建築基址北側的甬道可能與6號廊房相連。9號建筑西北面還發現一組房屋,南北向延伸,發掘出三間,結構相同,均為正方形,每間寬4米左右,房屋間有隔牆和礎石坑殘痕,入口處的瓦片路與9號建筑北側甬道連通。出土遺物以各類黑灰壓光的磚、板瓦、筒瓦、蓮花瓦當類建築材料為主,亦發現少量琉璃瓦件。9號建築基址及其周邊應屬於寺院軸線西側重要組成部分,不過具體屬性尚有待進一步工作確認。核桃園北齊佛寺2號大殿西側建築遺存的發掘為探尋佛寺範圍和平面布局打開了新的局面,亦為鄴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中核桃園北齊佛寺節點提供了新的基礎依據。
出土文物
此次發掘出土遺物以磚瓦類建築構件為主,種類有板瓦、筒瓦、瓦當、空心磚等,特別是11號基址出土了兩件大型獸面瓦件。其表面呈黑光,寬42厘米、高48厘米,規格較大,上端彎曲呈弧形,正面模製出高浮雕的獸面,顯示出獨特的時代特性和建築級別。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沈麗華說,“獸面瓦件用於大型建築屋頂正脊或垂脊端部的裝飾,以往在鄴城遺址也有發現,但大多屬採集品。核桃園北齊佛寺11號基址發現的兩件獸面瓦件,是鄴城遺址首次經科學發掘出土且保存完好的大件獸面瓦件。其出土位置明確,分別建於基址西南角和西北角,這對於復原11號基址屋頂形制具有重要提示意義。”
遺址保護
北齊大莊嚴寺遺址保護展示項目是鄴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重要組成部分,於2020年開始施工,歷時兩年基本完工。建設內容不僅包括地下遺存標識,用模擬方式展示塔基、大殿、廊廡等遺存,還包括輔助管理服務設施等。11月27日鄴城考古遺址公園核桃園北朝佛寺遺址保護展示方案通過審核。當地將採取建設保護棚與設定標識牌相結合等方式,對寺院建築遺址中的塔基、門址、殿址和廊址等進行保護展示。
通過考古發掘和整理研究可以確認,該寺院以佛塔為中心,中軸線上分布多座大型殿堂式建築,豐富了對於北朝晚期寺院平面布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