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白檸檬

大英白檸檬

大英白檸檬,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大英白檸檬原產於遂寧市大英縣河邊鎮,其種植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大英白檸檬果實橢圓形,中等大小;果頂乳突明顯,果基圓;果皮光滑,檸檬黃色,皮薄,油胞細小、平或微凹;囊瓣梳形,果肉白色,汁胞直立著生,汁胞尖端細長、脆嫩;果實無核,風味酸,無苦麻味等異味。

2014年11月1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大英白檸檬”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英白檸檬
  • 產地名稱: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
  • 品質特點:橢圓形,中等大小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2179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8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大英白檸檬果實橢圓形,中等大小;果頂乳突明顯,果基圓;果皮光滑,檸檬黃色,皮薄,油胞細小、平或微凹;囊瓣梳形,果肉白色,汁胞直立著生,汁胞尖端細長、脆嫩;果實無核,風味酸,無苦麻味等異味。

營養價值

大英白檸檬總酸≥4%,可溶性固形物≥8%,維生素C≥25毫克/100克。
大英白檸檬
大英白檸檬

產地環境

大英白檸檬產區位於四川盆地中部偏西南、四川省東北部,地勢起伏緩和,至西向東傾斜,海拔300—450米,最高點和最低點相對高差僅248.7米。地貌類型單一,以丘陵居多,土壤以新積土類、紫色土類為主,pH值7.3—8.5,土質肥沃,適合白檸檬生長。
大英白檸檬
大英白檸檬
大英白檸檬產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冬暖春旱、夏熱秋涼、雨霧多、日照少、無霜期長等特點。年均氣溫16.7℃,年總積溫6095℃,≥10℃積溫5297℃,年均日照時數1189小時,無霜期300天左右,年降水量870—895毫米,年均相對溫度<79%,年濕潤度<0.99,雨量夏季多、冬季少,春秋兩季相近。

歷史淵源

大英白檸檬原產於遂寧市大英縣河邊鎮,其種植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據《大英縣誌》(2007年版)記載:“境域農民種植,檸檬達70年以上”。據《大英農業志》記載:檸檬,縣域有尤力克、塔西堤兩個品種,塔西堤又名白檸檬。
1984年,大英縣境內公社成片種植嫁接水果幼樹1000萬株。
1991年,由四川省日用化學工業研究所梁家友教授從美國引進檸檬。
1993年,大英白檸檬自美國引種嫁接。
1995年2月,河邊鎮從重慶日化研究所引進在臥龍村培植,通過適應性觀察,砧木選擇,嫁接苗的培育,土壤改良,肥料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激素套用及適時採收等一系列有效的栽培技術。
1996年12月,大英白檸檬試點培育成功,並於同年開始發展。
1999年,大英縣建立名、優、特新水果種植基地6個,面積450公頃。
2000年,大英縣成立白檸檬協會。
2011年,大英縣成立白檸檬產品合作社,推動產業規模化發展。
大英白檸檬
大英白檸檬

生產情況

2003年,大英縣基本形成河邊白檸檬等4個水果生產基地,面積達576公頃,年產水果100萬餘噸,暢銷四川省內外。
2009年,大英縣引進5000萬元新建檸檬基地2000畝,打造八里總支老基地5000畝,籌建白檸檬樹苗基地5000畝。
2012年,大英白檸檬種植面積約有3000餘畝,年產量4000餘噸;在重慶、成都、昆明、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個大中城市均建立有銷售網路或網點。
2014年,大英白檸檬保護面積16800畝,產量42000噸。
大英白檸檬
大英白檸檬

產品榮譽

2002年,大英白檸檬被四川省農業廳評為無公害食品。
2002年和2006年度,大英白檸檬被評為“遂寧市優果品”。
2014年11月18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大英白檸檬”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大英白檸檬
大英白檸檬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大英白檸檬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大英縣所轄河邊鎮卓筒井鎮、蓬萊鎮、玉峰鎮、天保鎮、智水鄉、金元鄉等7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05°03′26″—105°29′20″,北緯30°25′47″—30°46′42″。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選擇集中連片、土壤肥沃、有機質豐富、空氣清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海拔280—530米的園地,環境質量符合國家標準。
(2)品質選擇:選擇適應該地環境條件、優質、豐產、抗逆性強的本地品種。以甜橙、酸橙等實生苗為砧木,尤力克檸檬為插條培育嫁接苗。
(3)生產過程管理:大英白檸檬生產嚴格按照《無公害食品 柑橘生產技術規程》(NY/T5015-2002)、《檸檬生產技術規程》(DB51/T903-2009)執行。其栽培關鍵技術為:
A、定植
①建園:選擇地下水位低、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塊,春、秋季按株行、距3×4米,畝約栽56株。
②種苗選擇:選購無病蟲害主幹,高度40—50厘米,分枝3條以上,綠色度好的壯苗。
③定植:定植期分春植(2—3月)和秋植(9—10月),選陰天定植。種植前挖定植穴,每穴施有機肥3—5千克、過磷酸鈣0.5—1.0千克。定植時將苗木去除嫁接薄膜、修剪傷根,剪去過長主根和幼嫩的枝梢。種植深度與苗圃期泥痕一致。植後淋足定根水,蓋草保濕,保持土壤濕潤。定植後20天左右成活後方可施肥。
B、土肥水管理
①施肥管理:測土平衡施肥,根據果樹的長勢和園土狀況及產量進行補施;深施有機基肥,以充分腐熟的人畜糞尿、沼肥為主,每年9—10月一次,或與深翻一併進行,施用量以每畝4000—5000千克為宜;分段追肥,第一次在萌芽前,以氮素加磷酸二銨追施;第二次在5月中下旬—6月上中旬,稍加大用量,以礦物磷肥、礦物鉀肥或矽鈣鎂鉀肥為主;樹幹定期塗抹胺基酸,每次20—25天左右;定期根外噴肥,在6—8月結合防治病蟲,葉面可噴施沼液等。
②土壤管理:夏秋季乾旱季節,應在旱前中耕培土。每年中耕3—4次,深度在10—15厘米左右。剷除樹冠下的雜草,並覆蓋於樹盤。
③水分管理:春季(3—4月)要加強樹體水分管理。在每株樹冠滴水線外不同方位挖制3—4個下大上小,深40—50厘米、直徑30—40厘米的洞穴,在洞穴中用稿稈或雜草壓實到洞口10厘米處,向洞穴灌水直到水不明顯下降為止,用土填平洞口,並用塑膠膜蓋嚴。一般灌溉一次可保持35—45天,當需再灌或施肥時,只需揭開膜,取出洞口泥土即可。
C、整形修剪
①整形:定乾高度約40—50厘米。當嫁接苗抽生春梢,或夏梢老熟後,在距地面40厘米枝梢飽滿芽處摘心,使25—40厘米處抽發4—6個新梢,形成分枝。如果抽梢不理想,可抹芽1—2次。待枝梢老熟後從上部選留一壯枝為第一主枝,留20—25厘米長,短截先端部分,其餘留作輔養枝。
②修剪:幼樹宜抽長梢,各季枝梢抽生後,除對長梢保留8—10片摘心外,其餘均要作嫩梢摘心,留長度20—25厘米為宜;對長勢旺盛的直立枝梢,宜採用拉、撐的方法,較強枝下拉,撐大分枝解角40°—50°;長勢強旺的夏梢在5月—7月進行抹芽和疏剪,8月上旬全部剪除;通常在樹冠內抽生的小枝,只要不是徒長枝和過密枝,一般都應保留,對幼樹在計畫產果前出現的蕾和果,及時疏除。
D、花果管理
①授粉:一般不必進行人工授粉,但在小年時一定要進行人工授粉和果園放蜂,花期噴灑0.3%的白糖、硼肥、尿素液1—2次。果園放蜂一是放養壁蜂,每畝放養量80—150頭蜂繭;二是放養蜜蜂,沒5—6畝放蜂一箱。
②疏花疏果:疏花在盛花初期至盛花末期進行,以花後1周開始,1個月內完成。根據不同樹齡、樹勢留果,盛果期樹每畝留果10000—12000個。
E、病蟲防治
①防治原則:全面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合理運用農業、物理、生物、化學的防治措施,將病蟲控制在經濟允許受害水平之下,確保農產品達到安全標準要求。
②農業防治:增施農家肥,增強樹體的抵抗力,勤除雜草清潔園地,消滅病蟲寄主,勤修剪枯枝、病枝、蟲枝,以防病蟲蔓延。注意防止果園積水,降低果園濕度。
③物理防治:火焰灼燒30—40秒,使腐爛部與相接的健部邊緣不冒紫色的流膠為止。
④生物防治:果園養雞、鴨、人工投放生物飛彈和黃板誘殺等防治技術。
(4)果實採收:分為盛產期和淡產期二個階段。盛產期:果皮由深綠色轉淺綠色時進行,即當年7月至次年1月,產品商品價值高;淡產期:次年3至5月,果實由黃綠色或黃色時進行,這一階段果實不耐貯運,產品商品價值也相對偏低。
(5)生產記錄要求:大英白檸檬生產全過程要求建立生產檔案,記錄病蟲害發生情況、生產技術措施和投入品使用情況,特別是化肥、農藥的名稱、來源、使用目的、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果實生育期及收穫日期,質量檢測情況,銷售情況等,並妥善保存2年以上,以備查閱。
大英白檸檬執行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標準要求。

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大英白檸檬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大英白檸檬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