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竹編也叫燈塔石竹編,是用墊江縣大石鄉當地盛產的慈竹為質材,經“伐、刮、破片、蒸、煮、染、洗”等防蛀去甜染色等特殊工藝處理後,再按所需圖案規格、色澤要求,經破竹絲、排徑底,以純手工精心編織裝飾而成的竹編工藝美術品。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大石竹編
- 主題詞:傳統美術,竹編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美術
- 認證時間:2011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所屬國家:中國
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主要價值,瀕危狀況,保護措施,相關製品及套用,
歷史淵源
大石竹編傳承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最初的大石竹編並不是編織工藝品,而是製作一些生活用具。從古至今,在墊江農村都以竹編為副業,竹編最早主要以編制涼蓆、扇子、籮筐、撮箕、鍋蓋、斗筐等竹製農具和生活用具,除了自用就是出售。趙向陽的祖父趙品良和父親趙行恩在繼承祖業的同時,對竹編製品進行了改進,不但編制生活用具,還能夠編一些精美的工藝品。2011年,大石竹編被評為重慶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內容
大石竹編從選材、下料、構圖、編織等方面對竹編技藝進行了大膽創新。在選材上,他只選用生長在高山上土質貧瘠地帶中1年以上、2年以下的慈竹。工藝上,他在篾條劃好後,還要經過鹼水煮、染色、固色、清漂、陰乾、蒸軟等10多個工序,防蟲蛀防褪色。
主要價值
大石竹編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用竹絲編制生活用具的人很多,但用竹絲編織藝術品的在全國並不多。墊江縣的大石竹編就是通過一根根竹絲,編織出具有觀賞性、藝術性的竹編工藝品。
瀕危狀況
由於材質、工藝、成本、銷售等方面的原因,使大石竹編的發展舉步維艱,瀕臨失傳。大石竹編製作工藝複雜,成本高,銷售不出去。大石竹編從選竹、砍伐、下料到組裝入庫需要10個步驟,編制一把有圖案的扇子也需要1個月的時間,就是因為大石竹編的製作過程是全手工的,費時、費力,因而市場一直沒打開,更沒多少人願意來學大石竹編。同時,由於大石竹編製作成本比較高,在市場上賣得也很貴,目前的價位是100元一平方公分,最貴的大石竹編上萬元,便宜的也在百元以上。
保護措施
2011年,大石竹編被納入重慶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墊江大石國小建立大石竹編教學傳承培訓基地,開展竹編教育教學工作。
相關製品及套用
《紀念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誕辰100周年》、《一代強人聚北京》、《五王出陣》、《野鹿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