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中學

大石中學

重慶市合川大石中學校是重慶市命名的綜合高完中,重慶市聯招學校。學校始建於1957年,地處距合川城9公里的國道212線旁的大石鎮。學校本部占地205畝,校舍建築面積近70000平方米;辦學規模和辦學效益都走在合川市前列,在國撥基建資金不足200萬的情況下,而創造出了3000多萬的現有校產,這筆巨大的財富都是歷屆大中人艱苦創業、勤儉建校創造出來的,這個成就是卓越的,是歷屆大中人的汗水、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學校也因此於1999年7月1日升格為重慶市高完中,更校名為“重慶市合川大石中學校 ”。現有教學班120個,三個辦學點(大石中學,會江學校,觀龍職高部)共有在校學生6600餘人(國中、高中學生各半);在職教職員工395人,高中教師210人;是合川區同類學校占地面積、辦學規模最大的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石中學
  • 創辦時間:1957年
  • 所屬地區:中國重慶市
  • 學校類型:綜合
發展,硬體設施,師資力量,科研成果,學校活動,學校榮譽,學校歷史,

發展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追求卓越” 是我校的辦學理念。關注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及關心教職工生活,提高教職工素質,鼓勵教職工創造是我校以人為本的重點體現;堅持可持續的科學的發展觀,把和諧發展學校與構建和諧社會結合起來,沒有最好,但求更好是我們的事業追求。“遷校建校——重慶市綜合高完中——中華名校”是我校三步走跨越式發展戰略;我們未來的辦學目標是以先進的教育思想和觀念為指導,打造一個有高水平的管理隊伍和教師隊伍,建設有現代化的教育設施和設備,把大石中學建成重慶市重點中學,爭創全國示範學校,最終建成具有一流教育教學質量和顯著社會效益的面向世界的開放性的中華名校。

硬體設施

極富現代感的校門雄偉壯觀;希望廣場花香四溢,各種動物造型的植物令人稱羨;打開人類智慧的金鑰匙的雕塑寓意深刻,給人啟迪;運動場總面積35000平方米,建有400米環形跑道的田徑運動場,內有國際標準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在合川直屬學校均為一流;教學樓群(壹萬貳仟平方米綜合教學大樓壯觀程度和內部現代化設施裝備水平是合川其他直屬學校無法企及的)、學生公寓樓群(豪華、標準)、圖書館、國家二級食堂等校園主體建築雄偉、壯觀,新穎別致。靜幽的休讀點,豐富健康的文化長廊,繁茂蔥鬱的植物園,構成了一個個別具風味的人文景點,校園文化氛圍十分濃郁。投資百萬的“校校通”工程現已開通,具有雙項信息傳導功能的多媒體校園網路系統達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按雙一類標準配備的實驗室達十間,各種實驗設備和藥品均按照相關標準配齊。一流的教學硬體設施最佳化了育人環境,推動了學校素質教育工作的全面發展。未來五年學校硬體設施建設發展藍圖我們已經描繪,屆時雄偉壯觀的四千平方米體育館,充滿現代氣息的逸夫圖書館矗立校園,莘莘學子書海泛遊,綠蔭場上身影矯健,演播廳里歌聲飛揚,歲月將會被演繹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師資力量

學校有實力雄厚、愛崗敬業的創新型師資隊伍;有務實、民主、開拓進取的領導集體。全校在崗專任教師382人,92%達大學本科學歷,另有42位教師取得西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研究方向研究生班結業證書。按專業技術職稱崗位結構比例管理的政策,以研究員為首的中學高級教師達到72人,中級教師達到175人;中高級教師占到任課教師總數的65%。學校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為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學校專門出台了《重慶市合川大石中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意見》,一方面通過組織學習培訓提高教師的師德素養,另一方面按《重慶市合川大石中學校師德師風考核辦法》對教師的師德表現進行考核,督促教師嚴格要求自己,爭做師德標兵。為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經常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研究活動和培訓活動,鼓勵教師學習進修,想方設法更新教師觀念,努力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學校實行企業化和軍事化相結合的管理模式。著重培養學生嚴密的組織紀律觀念,良好的行為習慣,禮貌文明的舉止,吃苦耐勞的創業精神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以及堅忍不拔、開拓創新的精神。學校管理嚴格,例如寢室常規要求 “五條線”:被子一條線,毛巾一條線,鞋子一條線,暖瓶一條線,杯刷一條線。教室常規要求“六面光”:木見紋,鐵見光,桌無痕,窗透亮,牆無塵,地閃亮。學生行為習慣有檢查,有評比。各類管理制度完備,落實到位。以班主任為主體,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齊抓共管德育管理模式在我市也首屈一指。由於管理嚴格,措施得力,學校校風班風良好,贏得了很高的社會聲譽。

科研成果

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徑,是深化素質教育的智力支持,是科學管理和決策的中流砥柱。我校以“建構學生主體,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實現整體最佳化,促進全面發展”為研究策略,廣泛開展了教育科研和教學改革活動,努力提高學校辦學品位,積極將教科成果套用於課堂教學和學生教育管理之中,構建出新的現代化的教學模式,促進了教研教改,做到了教學科研化,科研課堂化。近年來,教師發表論文250多篇,學校先後承擔了各級科研課題18項,其中國家級教研課題《中學語文學科創新學習研究》圓滿結題,《學會學習》獲國家一等獎;市級課題《物理教學新模式實驗》結題後得到全面推廣。“課改”之花滿園香。
科研出成果,素質提高快,近三年學生參加全國各類競賽,獲一等獎96人次,二等獎308人次,三等獎512人次。
生活教育理論的三大命題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闡明了生活與教育、社會與學校、教與學與做之間的關係。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勞動的生活即是勞動的教育;科學的生活即是科學的教育;藝術的生活即是藝術的教育;改造社會的生活即是改造社會的教育。我校是“中陶會中學教育專委會”理事單位之一,是陶行知研究中心和“生活教育”實驗基地。通過學陶、師陶、事陶,我們實踐著“生活教育”的理念,結出了碩果纍纍。

學校活動

為了推進素質教育,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增強校園生機與活力,大石中學每年四個大型文體活動已經制度化。每年四項大型活動是:春期的“大石中學科技節”、“大石中學藝術節”和秋期的“大石中學文化節”、“大石中學體育節”。每個節都有一名分管校長具體負責領導,相關處室具體承辦。
“大石中學科技節”,既是大石中學校科技文化的載體,又是大石中學師生科技文化生活的濃縮和集中展示的平台。通過它,可以使師生熱愛科技和體驗科技,使校園科技文化生活氛圍更濃郁。
“大石中學藝術節”,以一系列的藝術活動為其主要內容,包括美術作品展,音樂會,歌舞晚會等,它將是我校藝術教育的成果展示和師生藝術活動的典型代表。
“大石中學文化節”,它在校園廣義文化生活的基礎上,更側重於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更側重於體現文化傳播的功能。
“大石中學體育節”將重點從體育文化層面展示大中師生的風采。一方面它要展示競技體育的魅力,更多的要賦予它團結協作精神、拼搏進去精神的文化內涵。四大節日已成為校園文化生活的主要承載。

學校榮譽

從這裡走出了數以萬計的合格畢業生,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迄今為止,共向中師輸送300餘人,中專2000餘人,重高300餘人,大學數百人。其中不乏傑出者,遠的有留美博士鄧平、李春紅,軍界的重慶警備區副司令員( 牟 大 明 );近的有正在留美的學生伍義建,大學教授向濤,北大驕子鄧航等。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總體辦學水平逐步提高。學校先後被評為“重慶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重慶市文明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合川市特色學校”、“合川市校園文化先進單位”、“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合川市衛生達標單位”、“交通安全文明學校”、“市綠色學校”……規模效益日趨明顯,社會效益初見端倪。

學校歷史

重慶市合川大石中學校的前身是“合川縣利澤初級中學校”, 1957年建校於合川市利澤鎮黃坡村的法華寺山上,那裡地勢偏僻,交通不便,生活困難。
學校雖占地 20餘畝,但校舍不多。幾排平房加上一座破舊寺廟,面積不過千餘平方米,師生教學及生活用房都很不夠。
1958年秋,教導主任向祚雲主持第一屆國中招生,即初61級。
因環境條件艱苦,設施簡陋,儘管當初面向全合川縣招生,但首屆仍只招收了2個國中班,學生91人。當時國中是三年制,每年招收新生2個班,因此常年規模維持在6個教學班,200餘名學生,1O多個教職工。這種規模一直持續到七十年代中期。
1975年秋,在支部書記李文良主持工作時,學校開始辦高中,首屆招了4個班,學生200人。以後一直是每年招高、國中2一3個班,常年規模維持在12——16個教學班之間,學生在800——1000人左右。高84—高87級因建新學校而停招,85年秋,在劉芝祥校長主持工作時,又恢復了高中招生,從此,高國中兩駕馬車並行至今。
學校真正突飛猛進發展還是近十年的事情。在這之前,由於體制、觀念等多方面的原因,辦學規模沒有根本性突破,辦學效益沒有根本性提高,校園環境建設進展緩慢。
1987年,在書記楊維琦和校長張華龍主持學校工作時,將學校遷到了合川市大石鎮場鎮國道212線邊,這裡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為學校的迅猛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現任校長王方木同志大膽開拓,銳意進取,以超人的膽識和非凡敏銳的改革思維規劃學校發展藍圖,運籌學校發展建設,提出了“一校多點,城鄉結合,普職相間;狠抓國中,強化普高,發展職教,爭創外語、計算機特色學校”的戰略方針。在短短的幾年內,學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大力發展本部的同時,還將辦學空間延伸到了合川城關和合川市外的其他地區(職高)。
從94年與合川市政協聯辦“會江學校”至今,學校得到了迅猛發展。96年與原大石鎮中——觀龍中學合併,普教規模進一步擴大。99年5月又將合川工讀校併入大中。2000年又創辦“合川魚城學校”。2001年合併原利澤鎮中學——犁頭國中。目前,集團式學校的規模己經形成,全校還保持著穩定的三個校點,即本部、觀龍、會江。三個校點共有校地面積250畝左右,建築面積7萬多平方米。有雄偉壯觀的教學樓七幢 ,學生公寓六幢。教學設施齊備,有微機300多台,微機室8間 ,有標準語音室兩間,電子實作室以及其它功能室齊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