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漢劇

大田漢劇

大田漢劇,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傳統戲劇,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大田漢劇是大田代表性地方劇種,始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大田漢劇是集大腔戲、小腔戲、湖北漢劇、大田山歌小調一體的戲劇形態,戲曲唱腔結合地方方言,情節生動、鮮活,表演入木三分。

2018年7月,大田漢劇入選三明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田漢劇
  • 批准時間:2018年7月
  • 非遺級別:市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
  • 非遺類別: 傳統戲劇
  • 保護單位:福建省大田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大田漢劇是大田代表性地方劇種。始於明隆慶二年(1568年)時任禮部侍郎的田一俊帶回的大腔戲班。延至清嘉慶、道光年間,大田已有大腔戲戲班30多個。清鹹豐之後,小腔戲也得到了發展,再至清朝末年,小腔藝人把大腔戲、小腔戲、湖北漢劇、大田山歌小調揉合演繹,形成了獨特的大田小腔漢劇。
大田小腔漢劇十幾個劇團終年活躍在大田本地村鎮,還不時受邀到永安、尤溪、龍巖、連城、漳平等地演出。

文化特徵

大田小腔漢劇最初用的是被人們稱為“楚腔漢調”的古老聲腔,語言多用大田當地方言,妝容近似京劇,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地方戲為適應市場變化,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其唱法開始傾向于越劇。
大田漢劇後台伴奏以二胡、京胡、揚琴為主。各漢劇戲班依舊保留了年代久遠的“封台”“拍八仙”“加官”等傳統儀式。封台:戲班每到一地都要進行一次“封台”。由班主請出祖師爺牌位,然後拈香祭拜,祭拜時四周封三門,剩下一門用青杉樹枝攔住,不準閒人出入。吉時一到,刀割雞冠,用朱筆醮血點在演員的額頭上,意謂鬼魅不侵,保障演員平安,演出順利。接下來是“拍八仙”:正劇開演之前,先由幾位男女演員戴上面具扮成八仙模樣,演一出辟邪戲,鎮壓各路妖魔。最後是“加官”:也稱“彩頭戲”,一般放在每台戲的結局,由一個獨角演員扮紅袍白面的“祿星”出場,寓意祝福看戲諸君祿星高照,升官發財,萬事如意。

代表劇目

大田漢劇漢戲班演出的劇目新舊合一,傳統劇目主要為漢劇老十八本,如《天門陣》《龍鳳閣》《紫金彪》《滿全福》《雙貴圖》《清官冊》等,各個劇團也有不少新編劇目。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以前,大田各村里開展慶祝活動時經常會邀請漢劇團表演。當代,隨著村里外出務工人員增多,漢劇團很少進村演出,民眾看劇的機會也因此越來越少。
保護措施
大田漢劇項目保護單位為:福建省大田縣文化館。
2021年7月10日下午,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人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田縣文化館和集美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隊聯合開展了大田戲曲進高校校園的實踐活動。通過讓大學生和戲曲專家、民間戲曲藝人座談、實地參觀、親身體驗等形式,詳細了解大田縣的地方戲曲的種類、分布和傳承情況,了解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雜劇作場戲”、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田漢劇”的戲曲表演形式、戲曲劇目和生存現狀。

社會影響

主要表演
2019年7月2日晚,在大田縣閩中戲曲文化產業園,大田漢劇《玉帶記》上演。
2022年11月4日,“展示非遺魅力·共創美好生活”三明市第四屆方言展示活動在市藝術館舉辦,其中,大田漢劇滿全福選段《掛帥出征》講述平復安祿山、得勝回朝的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