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洪國王府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是農民起義首領陳金缸在信宜重建大洪國時的皇宮。也是廣東近代史上農民起義鬥爭的重要遺址之一。
基本介紹
簡介,現狀,
簡介
大洪國王府,又稱大洪國王宮,坐落在廣東信宜市鎮隆鎮八坊村文明街,始建於元朝至正十四年(1345年),初稱孔廟、聖殿。後歷代幾經修建,三易其地,至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選今址改建,為清代風格的建築。前有欞星門、聖域坊、賢關坊、伴池;中有大成殿、東西配、東西廡;後有明倫堂、尊經閣。並改稱學宮,是當時信宜的最高學府。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廣東三水天地會首領陳金釭率起義軍攻占信宜,重建大洪國,自稱南興王。以學宮為王府(王宮)、縣署為元帥府、冼太廟為招賢館。 開闢新圩發易商業貿易,令富戶繳交“洪租”作軍餉,共維持政權二年七個月而最後失敗。
現狀
學宮歷遭破壞,年久失修。鎮隆國小校內,尚保存欞星門、聖域坊,賢關坊和大成殿。大成殿為宮殿式的建築,磚木結構,面寬15米,進深14米,抬梁式屋架,有石質蓮花往礎奠托的六支鐵枝木大柱支撐著,木質斗拱裝飾著龍頭和捲雲刻紋。殿堂的外觀為歇山頂。重檐四出,正面屋檐下有一排釉陶竹枝欄和精細通窗。聖域坊門外側牆鐫刻有“文武官員到此下馬”警示字碑。
1988年政府撥款維修學宮,作為廣東省近代史上農民起義鬥爭的重要遺址之一,1990年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