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口民族,歷史沿革,地名由來,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土地資源,地形地貌,氣候水文,礦產資源,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社會事業,交通,教育,商業外貿,財政金融,基礎教育,醫療衛生,民生工程,社會保障,交通運輸,鎮區建設,獲得榮譽,特產,相關事件,
人口民族
武穴市轄鎮。位於市境西南部。面積117.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萬人人(2016年末)。
2010年,全鎮總計9924戶,總人口52850人。
歷史沿革
大法寺鎮以歷史古廟“大法寺”而得名。1949年屬田鎮區,1975年建陽城公社,1984年改陽城區,1987年改大法寺鎮。1996年,面積117.2平方公里,人口4.9萬人,轄下鄭、八豐、大屋雷、上桂、中桂、下桂、畈上、梅均、步塘、李垸閣、西岸、湖咀上、劉葉、李茂洪、張良祖、劉鳳袍、兩李、西畈、游亭下、東畈、湖北、李德升、李邊、李貞、崇山、張百可、李堂選、楊門、巴巷、月塘、下伍、湖橋、白龍潭、雙廟、上鋪、張秀九36個行政村和大法寺、鳳咀2個社區。
2010年,鎮政府駐大法寺鎮利濟路,人口52850人,面積117.2平方公里,轄大法寺、鳳咀2個社區和下鄭、八峰山、大屋雷、上桂、中桂、下桂、畈上、梅均、步塘、李垸閣、西岸、湖咀上、劉葉、李茂洪、張良祖、劉鳳袍、兩李、西畈、游亭下、東畈、湖北、李德升、李邊、李貞、崇山、張百可、李堂選、楊門、芭茅巷、月塘、下伍、湖橋、白龍潭、雙廟、上鋪、張秀九36個行政村。2015年末,面積117.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9044人,轄2個社區和36個行政村。【郵編】435404【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182106:~001 122鳳咀社區 ~200 220下鄭村 ~202 220大屋雷村 ~203 220上桂村 ~204 220中桂村 ~205 220下桂村 ~206 220畈上村 ~207 220梅均村 ~208 220步塘村 ~209 220李垸閣村 ~210 220西岸村 ~211 220湖咀上村 ~212 220劉葉村 ~213 220李茂宏村 ~214 220張良祖村 ~215 220劉風袍村 ~216 220兩李村 ~217 220西畈村 ~218 220游亭下村 ~219 220東畈村 ~220 220湖北村 ~221 122李德升村 ~222 121李家邊村 ~223 122李貞村 ~224 220崇山村 ~225 220張百可村 ~226 220李堂選村 ~227 220楊門村 ~228 220芭巷村 ~229 220月塘村 ~230 220下伍村 ~231 220湖橋村 ~232 220白龍潭村 ~233 220雙廟村 ~234 220張秀九村 ~235 220上鋪村 ~236 220八峰山村
地名由來
大法寺鎮因境內建有香火極盛的“大法寺”而得名,廟宇現以遷往大法寺鎮區同心湖雷竹公園內。
行政區劃
大法寺鎮轄2個社區、3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大法寺鎮利濟路,距市區12公里。
截止到2015年,大法寺鎮轄2個社區、36個行政村,252個村民小組:大法寺、鳳咀、下鄭、八峰山、大屋雷、上桂、中桂、下桂、畈上、梅均、步塘、李垸閣、西岸、湖咀上、劉葉、李茂洪、張良祖、劉鳳袍、兩李、西畈、游亭下、東畈、湖北、李德升、李邊、李貞、崇山、張百可、李堂選、楊門、巴巷、月塘、下伍、湖橋、白龍潭、雙廟、上鋪、張秀九。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法寺鎮位於東經115度23分 -東經115度34分,北緯29度53分-30度01分,武穴市西南部,東南距武穴市區12公里,東毗刊江辦事處,北埃四望鎮,南鄰田鎮辦事處,西接蘄春縣,版圖面積117.2平方公里。
土地資源
截止到2010年,大法寺鎮耕地面積40738畝,其中水畝27024畝,山地59935畝,養殖水畝5626畝。
地形地貌
大法寺鎮邊界均為山地,平均海拔約為200米,約占總面積25%,中間多為丘陵,平均海拔約為80米,約占總面積40%,其間的平畈約占總面積30%,馬口湖,黃泥湖沿岸庫濱湖區,約占總面積5%.
氣候水文
大法寺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8°C,年均降雨量1408.7毫米,年平均日照1900小時,天霜期年平均262.3天。夏季雨水較多。鎮區擁有海拔200米左右的坡崗地1.5萬畝,濱湖面積2.6萬畝,其中天然湖泊6000畝,精養魚池3000畝,圍湖造田1.7萬畝(可隨時退耕還湖),全鎮山清水秀,氣候宜人。
礦產資源
截止到2010年,大法寺鎮物產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石灰石儲量逾百億噸,煤炭儲量100萬噸,鉛鋅礦儲量5000餘萬噸,矽石礦儲量700多萬噸。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農業)
大法寺鎮是一個農業鄉鎮,曾有“陽城柑桔萬里香、百可苧麻飄海洋,九牛山石灰暢銷揚子江,兩湖鮮魚翻金浪,七畈糧油堆滿倉,雷竹產品譽大江,良種豬場處處開”的美譽。
鎮內有桂家畈、乾沙畈、陶城畈、馬基畈、楊木畈、翟家畈、和尚畈、土橋畈、剝牛咀九大種植區,種植模式主要以“油---稻”兩熟制為主。常年水稻種植面積4.3萬畝,油菜種植面積4.5萬畝,棉花面積0.5萬畝,小麥0.8萬畝,玉米0.3萬畝。目前多種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如步塘村葡萄130畝,黃泥湖蔬菜基地300畝,菊花種植200餘畝,柑桔0.6萬畝,茶園200餘畝,蓮藕400餘畝。
林地面積約5.4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0%。“十二五”期間,全鎮共興建基地19個,面積4600畝,其中苗木花卉基地10個、面積1900畝;濕地松基地8個,面積2500畝;葡萄基地1個,面積200畝。張良祖野生動物馴養繁殖業初具規模。“十二五”期間,全鎮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積7500畝,義務植樹15萬株,封山育林3.5萬畝。全鎮共有17個村15330畝石漠化山納入國家級重點生態公益林項目,占全市國家級重點生態公益林的30.51%;1個村納入省級生態公益林項目514.5畝,占全市省級公益林的1.69%,現每年獲得生態補償資金23.1萬多元。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全面鋪開,有效保護了大法寺鎮生物多樣性。
大法寺鎮同樣是畜牧養殖大鎮。全鎮11300戶,畜禽養殖戶3273戶,其中生豬規模養殖小區4個,正在建設中的襄大集團5000頭母豬良種基地一個,規模化蛋雞養殖場2個,特種養殖狐狸場一個,全鎮年出欄量8.2萬頭,禽出籠20.8萬隻牛,存欄747頭。
大法寺鎮漁業發展資源豐富、品種齊全,為大法寺漁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養殖基礎。鎮內有黃泥湖、馬口湖,現有水產養殖面積1.2萬畝,域內,小(二)型水庫12座,主要有象山水庫、崇山水庫、朱大久水庫、花山水庫百可水庫、八角林水庫、張秀九水庫等,面積1100畝,精養魚池8700畝,河港、低畦、堰塘計700畝,總計10500餘畝。養殖專業戶318戶,專業勞動330人,其中小龍蝦麵積3700畝,增氧機245台,餌料機423台,常年在長江外縣魚船作業捕撈有12艘,各類水域中有40多種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品種,大部分屬定居性魚類,能自然繁殖。
2015年全鎮農林牧漁生產總值5613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659元,是黃岡市油菜、生豬、水產生產先進鄉鎮。
十二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法寺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建設生態特色園林鎮,主動對接武穴西部工業城”的整體目標,確立了農業“四區”格局,即依託桂家畈打造高效農業種植區,依託楊麻畈打造高標準畜禽養殖區,依託馬口湖、黃泥湖打造特色水產養殖區,依託兩湖和西北山區打造生態農莊、生態水寨、生態經濟林為主的休閒娛樂旅遊區。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鎮黨委政府與時俱進樹立了“勇於擔當,創新創業,建設全域美麗大法寺,主動作為西部工業城”的總目標,進一步發展生態高效旅遊生態農業,為實現“中國油菜看湖北,湖北油菜看武穴,武穴油菜看大法寺”而不斷努力。同時利用四區建設格局和各項資源與精準扶貧產業扶貧進行對接,截止2015年,發展養羊基地5個,畜禽養殖基地1個,牲豬養殖基地2個,龍蝦養殖基地3個,特種水產品養殖基地2個,苗木花卉種植基地4個,油菜種植基地3個,葡萄種植基地1個,蘄艾種植基地1個,油茶種植基地1個。
第二產業
(工業和招商)
大法寺鎮高度重視工業發展,區域現工業企業20家,主要有大明山建材、東南礦業、長江礦業、華騰建材有限公司、鑫巢建材有限公司、九牛山石灰廠、喜梅碎石廠、糧油加工廠、少年文斌服飾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其中東南礦業固定資產過億元,從業人員百餘人,是大法寺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大法寺鎮工業主要有煤、礦山、工貿企業、危化企業等門類,主要工業產品有石子、灰砂磚、建材、海綿等。2015年全年全鎮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8.475億元,同比增幅33%;工業產值38220.58萬元,同比增幅 14.6 %。 十二五期間全鎮呈現出一派火熱的建設場面,5個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分別是:1、大法寺民生廣場項目目前已經完成兩條6米寬0.5公里長步行街路基建設,完成原居民還建房2000m2共18套。2、東南礦業皮帶長廊項目,已經完成大部分基礎建設,隧道建設已經貫通,沿途涉及村租用土地協定已經簽訂。3、長江礦業年產100萬噸系列鈣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當前兩豎井平洞、一風洞已經施工近550米,一號、二號豎井作好施工之前場地準備。雙膛窯項目部正式入駐,窯體複合地基處理已基本結束。4、大法寺茶山新區項目已拉開基礎路基建設,道路管網初具形態,新區內已經建成別墅式住房200多棟,部分住房已經交付入住。5、福人緣老年公寓,總投入7700萬,已建成並成功投入營運。
2015年大法寺鎮鎮創新機制,積極採取多方面的招商方式開展對外招商。1、發展綠色生態項目,引進廣濟花都,擬投資2億元,打造花卉、養生、禮佛等一體的綜合休閒養生景點,項目環上桂村朱大九水庫,背依“武穴十景”仙姑山景區,已於2015年7月份正式簽約落戶;2、爭取工業優勢項目,引進武穴市鑫巢建材有限公司項目,該項目原址為河北易縣,在大法寺鎮的積極努力下落戶大法寺鎮龍潭村,項目總投資3000萬元,已投產;3、跟進意願項目,在關心大法寺鎮發展的熱心人士引薦推介下,大法寺鎮李邊生態觀光園、德福養老社區綜合體項目收到多方投資意願,目前正在加緊洽談磋商,同時,加強已經落戶引進項目聯繫,幫助解決項目實際問題,確保項目進展及時。4、加強在建項目,2015年鎮政府招商引資新增投入建設茶山新區石泉小區,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功能進一步完善。截至當前,大法寺鎮已完成招商引資額2.3億。
社會事業
交通
大法寺鎮境內交通便利,西南臨長江,距黃黃高速公路和京九鐵路武穴站16公里,公路密如蛛網,鄭席線、梅馬線、石馬線三條幹線縱貫全境,已建成的兩縱六橫的鎮區道路已全部刷黑,鋪設人行道。通村公路已全部硬化。開通的客運班線有大法寺至武穴、上伍、新學、田鎮、石佛寺火車站等。
教育
大法寺鎮學校有武穴市大法寺鎮中學、楊橋中學、大法寺鎮鳳咀初級中學和武穴市大法寺鎮中心學校、武穴市大法寺鎮李邊中心國小、大法寺鎮中心幼稚園等幾所學校。
商業外貿
截止2015年摸共有商業網點670個,其中個體商業網點600個,企業商業網點70個,從業人員1500餘人,2015年限上商貿服務營業額1697.5萬元。
財政金融
2015年末公共財政收入1847萬元,同比增長7.70%,公共財政支出559萬元,同比增長3.71%,企業繳納稅金1659萬元,同比增長1.84%。金融域內金融網點有3個(農行自助網點一家、農商行一家、郵政銀行一家),截止 2015 年末,存款餘額47207萬元,貸款額1746萬元,其中武穴農村商業銀行大法寺支行各項存款餘額 27207萬元,各項貸款1746萬元,郵政儲蓄支行存款餘額 20000萬元,函件業務3000,郵寄業務收入20萬元。
基礎教育
大法寺鎮中下轄3所獨立學校(大法寺中學、李邊中心國小、翟畈中心國小),3個學區(鳳咀學區、楊橋學區、劉主學區),3所公辦幼稚園,5所民辦幼稚園,現有國中學生1082人,小學生4136人,學前幼兒2366人,全鎮在編教師275人,其中專任教師269人,本科及以上學歷148人,專科學歷113人,高級教師16人,中級教師223人。
醫療衛生
域內設有若干村衛生室和大法寺中心衛生院。衛生院在冊職工74人,衛生技術人員65人,大專以上學歷37人,中專28人,副高職稱2人,中級職稱23人。設有公共衛生科和十四大臨床科室,7箇中心衛生室及11個村衛生室。曾獲“湖北省百鎮千村示範衛生院”、“黃岡市一級優秀醫院”、“黃岡市民眾滿意接種門診”, 湖北省“四化”鄉鎮衛生院和“最美鄉鎮衛生院”等榮譽稱號。
民生工程
到2015年末,鎮區及37個村(居)實現寬頻、有線電視、自來水、垃圾集中處理全覆蓋。25個村實現污水集中處理,公共運輸出行。開通程控電話2985部,行動電話2.1萬部,網際網路用戶625戶,有線電視用戶5216戶,電視信號覆蓋率達100%。發展沼氣池960個,太陽能達4460戶,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大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
社會保障
域內落實城鄉低保712戶,優撫對象239人,特困供養人員379人,其中集中供養47人,分散供養332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28430人,參加失地農民養老保險30人。
交通運輸
域內交通主要以客運為主,有客運站和臨時停靠站各一個,鎮內有縣鄉道四條,分別是:武新線(武穴-新廟),大法寺段2公里。石大線(石佛寺-大法寺),大法寺段6.9公里。鄭席線(武穴-蘄春席盤石),大法寺段18公里。劉馬線(大金劉元-馬口),大法寺段13公里。通村公路90餘公里,可通100%行政村,通垸公路80餘公里,可通100%的自然垸。縣際客運線四條,分別至蘄春、石佛寺、四望、武穴劉王廟。
鎮區建設
鎮區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積3.5公里。鎮區有5條主街道,分別為利濟路、紡織路、棲賢路、陽城大道、石馬線。利濟路是大法寺鎮政府所在地,是全鎮政治經濟中心,菜市場、各種商貿店鋪集中在這裡。陽城大道,位於鎮區北部,是大法寺至武穴、蘄春的交通要道,商貿城位於鎮區東南,是新農貿市場和新商貿的集散地,每年的美食節都在這裡舉辦。現有村級集鎮2個,分布在上伍和新學。
獲得榮譽
2002年11月被黃岡市人民政府黃岡大別山老區思源工程先進單位。2004年7月被黃岡市人民政府評為全國林業工作先進鄉鎮。
2005年3月被黃岡市人民政府評為2002年-2004年度文明鄉鎮。
2006年2月被黃岡市人民政府評為十一五基礎設施建設優秀項目、2003年度信用鄉鎮、2005年度全市鄉(科)級黨委先進中心學習組。
特產
大法寺鎮雷竹 大法寺鎮於2000年春季從浙江引進雷竹,在下桂村試種,結果顯示:當年造林成活率為96.8%,幼竹長勢較好,2001年春季,每株幼竹發筍5—6個。2001年至2004年,組織全鎮勞力在八峰、尤下、李貞、步塘、李邊等村共建立雷竹基地1000餘畝。其筍可加工地毯,竹身可用於家具、農具、腳手架、造紙及化替鋼筋用於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構件中。
大法寺紅薯
紅薯紅薯營養豐富,能生津止渴,清熱解暑,滑腸助消化,健胃強身和美容之功效。在大法寺地區自古就有窖薯芽、插薯藤等栽培管理技術,至今還流還著:“一進李德升,全靠薯打筋,來個親家母,掐把薯藤餌,來個親家,燙把薯渣,來個“根本”,燙張薯粉。”現在人仍變著法吃紅薯,把紅薯切成片狀,曬乾,煮薯片粥吃;把薯切成條兒、丁塊兒,曬乾,煮薯條飯吃;還把紅薯粉碎,過濾曬乾,就成了白的薯粉,當糧吃,攪糊吃,又當菜咽。還把紅薯放在通風向陽的地方吹蔫,放進洞內來年要吃就拿,一年四季有紅薯嘗,直吃到接新薯。
靈泉茶葉
靈泉茶葉是大法寺鎮內茶葉的極品,產於靈泉洞附近下鄭村的山坡上,是1996年原鎮委書記郝宗蘇帶領鎮委辦公室幹部從浙江省引進回的茶種,親自開發基地、播種、管理、制菜一條龍示範,成功後交給下鄭村集體經營。與此同時,郝書記還在李邊村親自示範建成80畝茶葉基地,製成的茶葉命名為“福李花”。李邊生產的“福李花”、下鄭生產的“靈泉”牌兩家茶葉製作廠,都以“條索緊細重實,飄香持久,色澤翠綠油潤,滋味鮮爽回甘”獲得全市茶葉評比第二名。有詩讚曰:天然靈泉潤,氣味盡稱佳。細品香無際,陽城第一茶。一碗品香味,兩碗口生津。三碗解乏困,四碗提精神。五碗通腸道,六碗健脾胃。七碗暖寒體,八碗腑生風。九碗養氣血,十碗老還童。
大屋雷油麵
大屋雷油麵系大屋雷垸民眾祖傳特殊手藝製作而成。內含有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並含有碳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E以及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增強細胞活力,改善人腦細胞功能,增強記憶力、抗衰老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是產婦產後催乳、老人健身防病、婦女美容養顏、兒童補充營養的首選珍品。大屋雷油麵如絲細,如玉白,味美鮮,工藝獨特,製作考究,亦是居家訪友饋贈之佳品。
陽城曬煙
陽城曬煙陽城曬煙享有盛名,系鄂東名優特產之一,被輯入《中國農作物名產志》。陽城曬菸品種主要有“九月賽”和“千層塔”兩種,前者主要產於百可、堂選、陽門、雙廟、崇山一帶,後者種於茂洪、中桂、上桂等地。寺鎮已完成招商引資額2.3億。
相關事件
大法寺鎮園林建設
“陽城柑橘萬里香,百可苧麻飄海洋”,這是大法寺鎮歷史上利用山水資源發展多種經濟的寫照。如今,該鎮立足資源,發揮優勢,掀起了打造生態園林特色鎮的高潮。
大力實施“清潔鄉村工程”, 全鎮8個村第一批進入污水改造工程行列,修建了一座高規格的垃圾中轉站,拆除違章建築、廢棄建築1200多處,興建民眾休閒廣場21個,小型停車場12個,硬化巷道30餘公里,路燈安裝400餘盞。
為提高綠化率,打造鄂東休閒名鎮,大法寺鎮大力開展退耕還林工作,實現“山上有林、路邊有樹、河邊有柳、屋前房後有蔭”,去年,全鎮各村共投入300餘萬元購買香樟、松柏、銀杏等高檔花木,全鎮綠化率達到了45%。
按照“規劃引導,因地制宜”建設園林特色鎮原則,西畈村依託馬口湖引資興建休閒娛樂生態農莊,“拆廢還綠,就地取材,因勢造景”,這是該鎮在植樹綠化中創造的新舉措。該鎮利用固有的竹、香樟、柑橘等植物,作為綠化樹種,裝點鎮村,八峰村拆除廢棄舊屋、牛欄、豬圈,建本地花草、苗木,並收集文化石點綴垸場。既節約了建設成本,又打造了生態亮點。
大法寺鎮積極開展抗災自救
園林特色鎮建設,給農民民眾創造了一個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
2016年入梅以來,大法寺鎮先後於6月28日、7月2日兩次遭受特大暴雨襲擊,導致全鎮39983畝農田受災,損失達1630餘萬元。全鎮乾群在防汛的同時,按照災後田塊恢復生產自救三大措施,把農民的損失降到最低,實現災年減產不減收。指導絕收區域改種秋玉米、綠豆、秋洋芋,早稻翻秋;對受災不太嚴重地塊加強田間管理,噴施葉面肥和防病藥劑;針對受災缺苗缺蔸地塊積極實施移苗補栽。
截至7月17日,大法寺鎮已發放到戶早稻翻秋種3.8萬斤,絕收改種面積5600畝,恢復生產抗災自救面積3.3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