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水庫(廣東省開平市水庫)

大沙河水庫(廣東省開平市水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沙河水庫位於廣東開平市西北部大沙、馬崗、龍勝3鎮交界處。因處大沙河上游,故名。

大沙河水庫於1958年11月動土興建,1960年2月基本建成並發揮效益,擁有灌溉、防洪、發電、供水、養殖、造林等多種功能。大沙河水庫的集雨面積217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為2.58億立方米,正常庫容1.57億立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沙河水庫
  • 集雨面積:217平方公里
  • 最大蓄水量:2.58億立方米
  • 正常庫容:1.57億立方米
水庫樞紐,建設過程,地圖信息,

水庫樞紐

樞紐工程有主壩1座,副壩13座,溢洪道2座,主壩輸水洞1座。主副壩為均質土壩,主壩壩頂高程38.64米,最大壩高19.8米,長201米;副壩最大壩高24米(燈山副壩),總長3408米。正常溢洪道在主壩和八副壩的左岸,淨寬10米,設10×4.5米鋼弧形閘門控制,設計最大泄洪流量100立方米每秒。非常溢洪道在主壩右岸的長堤副壩,淨寬18.4米,堰頂高程33.81米(水庫正常高水位34.81米),設鋼筋混凝土弧形閘門,設計最大泄洪流量317立方米每秒。

建設過程

水庫於1958年11月動工興建,1961年1月竣工。完成土方96萬立方米,石方4.89萬立方米,混凝土5100立方米。庫區淹沒耕地2.15萬畝,遷移人口1.14萬人。總工程費747萬元,其中國家投資536萬元。水庫建成後,經多年運行和維修加固,工程日益完善,灌溉面積擴大到14.57萬畝。灌區原是個苦旱地區,糧食畝產不到100公斤,尤其是馬岡區受旱最嚴重,一年糧食只能吃五六個月,比較富裕的農民也只過著“七薯三米”(即七成雜糧,三成大米)的生活。大沙河水庫建成後,90%的農田得以自流灌溉,糧食自給有餘。灌區糧食畝產在1977年大旱之年超過500公斤。

地圖信息

地址:江門市開平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