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能量

大氣能量

地球大氣中各種能量的總稱。除太陽輻射能外,大氣能量的主要形式有內能、勢能、動能、有效勢能和潛熱、感熱等。大氣運動需要能量,研究大氣運動中各種能量的轉換和平衡(見大氣環流的能量平衡和轉換),是動力氣象學的基本內容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氣能量
  • 外文名:Atmospheric energy
  • 定義:地球大氣中各種能量的總稱
  • 形式:內能勢能動能有效勢能和潛熱等
  • 勢能:亦稱位能
  • 潛熱:單位質量氣塊的潛熱為Lq
簡介,內能,勢能,動能,潛熱,

簡介

地球大氣中各種能量的總稱。除太陽輻射能外,大氣能量的主要形式有內能、勢能、動能、有效勢能和潛熱、感熱等。大氣運動需要能量,研究大氣運動中各種能量的轉換和平衡(見大氣環流的能量平衡和轉換),是動力氣象學的基本內容之一。

內能

系統(氣塊或空氣柱等)內空氣分子無規則運動的機械能的統計平均值。當氣塊作絕熱運動時,外界所作的功將表現為氣塊內能的增加。內能是系統的狀態函式,當把空氣視為理想氣體時,它只是溫度的函式。單位質量空氣塊的內能為
U =CVT
式中Cv為定容比熱,T(K)為氣溫。
利用靜力學關係(見大氣運動的平衡狀態),可以把自地面(氣壓P=P0)到大氣上界單位截面空氣柱的內能表示為

勢能

亦稱位能。物質系統由於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對於處在地球重力場作用下的氣塊,當離開地面(參考面放在地面)時,它要克服重力的相互作用而作功,這部分功將轉換成能量的另一種形式,即勢能。所以勢能是氣塊距離地面高度 (z)的函式。單位質量空氣塊的勢能為
也稱重力位勢。在一般的研究氣象問題的高度內,重力加速度g 可視作常數,因此勢能可近似地表示為
Φgz
利用靜力學關係和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見大氣動力方程),可以把地面到大氣上界單位截面空氣柱的勢能表示為
式中Rd為乾空氣氣體常數。
對於任意截面的空氣柱而言,在靜力平衡的條件下,勢能和內能常常同時增減。因此,在大氣科學中,習慣於把勢能和內能合在一起考慮,稱為全勢能。
從地面到大氣上界單位截面空氣柱內,空氣的全勢能可表示為
式中cp=Cv+Rd,為定壓比熱,cpT 稱感熱。

動能

空氣因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單位質量氣塊的動能為
式中u、v、w分別為氣塊速度的東西、南北和鉛直分量,為速度的模。
有效勢能  在實際大氣中,全勢能比動能大好幾個數量級,能量轉換的計算結果表明,它絕大部分儲存在大氣中,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夠轉變為動能。為此,把某種封閉大氣系統的全勢能,和按絕熱過程重新調整後該系統所具有的最小全勢能之差,稱為有效勢能EPA。根據計算,有效勢能只占系統原有全勢能的0.5%左右。實際上,在有效勢能中,又只有10%左右能夠真正轉換為動能。因此,人們把大氣視為一部效率非常低的熱機。

潛熱

大氣中水汽在相變時釋放的一種熱量。單位質量氣塊的潛熱為Lq,其中L 是單位質量水物質的相變潛熱,q 是比濕。
能量的分解  在大氣動力學中,為了了解大氣能量的轉換過程,人們常把動能和有效勢能作進一步分解。在湍流運動中,動能 Ek可分為平均動能 Ekm和脈動動能 Ekf兩部分,Ekf的變化反映著湍流的增強或減弱。大尺度運動(水平尺度l的量級約為10公里以上)主要是水平運動。此時動能的主要部分,是水平運動的動能。它可分為緯向平均動能k和擾動動能E′k兩部分,Ek=k+E′k,E′k的變化,反映著擾動的增強或減弱。同樣,有效勢能EPA也可分解為沿緯圈的平均有效勢能PA和擾動有效勢能E′PA兩部分,EPA=PA+E′PA。
由於太陽輻射大部分並不直接加熱大氣,而直接加熱下墊面,因此還需要研究大氣、海洋等整個地-氣系統的能量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