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明艾蛛
- 拉丁學名:Cyclosa damingensis (Xie,Yin et Kim,1995)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綱: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目:蜘蛛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科:園蛛科
- 亞科:園蛛亞科
- 屬:艾蛛屬
- 種:大明艾蛛
- 體長:5.30
- 頭胸部長:1.80
- 寬:1.10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體長5.30,頭胸部長1.80,寬1.10;腹部長3.50,寬1.90。前後眼列均後曲,前中眼大於前側眼,前列4眼等距排列,間距約等於前中眼直徑;後中眼大於後側眼,兩後中眼彼此靠近,間距約為1/2前中眼半徑,後中側眼間距等於前中眼直徑的1.5倍。中眼域梯形,前邊大於後邊,長小於寬。背甲梨形,頸溝深,頭區稍隆起,黑褐色。胸甲黑色,前端有一對眉狀橫斑。螯肢黑褐色,前齒堤4齒,大、小齒相間,後齒堤3齒,第2齒最大。顎葉、下唇皆黑褐色。觸肢和步足黃褐色,後者有褐色環紋。腿節、脛節有環紋2個,一個居中,一個位於遠端;膝節褐色,後跗節有一環紋。足式為1,4,2,3腹部背面黑色底,有銀色斑紋,圖案形(圖170a)。腹部腹面正中黑色、兩側黃褐色。紡器赤褐色,其後的尾端呈黃黑相間。
外雌器基部隆起較豐滿,垂體起始於基部前方,向前延伸一段,折向腹側,逐漸變窄,匙狀部細長,垂體環皺多而密。
本種的外雌器垂體形態與德久艾蛛C.norihisai Tanikawa,1992(Tanikawa,1992:41,figs.99—107)相似,但腹部斑紋和齒堤齒的排列各不相同。
觀察標本:1♀,廣西大明山,1985年7月12日,張永靖采。
分布範圍
廣西壯族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