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救生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一七六引《衛生家寶》。主治三消渴病,日夜飲水,百杯不歇;子母瘡,或生於背,或生於鬢間;五漏瘡。
基本介紹
- 名稱:大救生丸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使用注意,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組成
牡蠣(生用)、苦參(生、為末)、栝樓(生搗)、知母(生、為末)、蜜陀僧(生用)各一兩,白蠟(熔)、水銀(研)八分,黃丹半斤(研),(一方有天花粉半兩;一方有灰坯,無密陀僧)。
用法用量
上為末。用豬肚一個貯藥,以線縫合,用繩子系在新瓦磚上,不令走轉;更用栝樓根半斤,細切,入在水中,一處和磚煮,早晨至午,取豬肚細切,與諸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陰乾。每服三十九,空心米飲送下,一日三次。
主治
三消渴病,日夜飲水,百杯不歇;子母瘡,或生於背,或生於鬢間;五漏瘡。
使用注意
忌酒、色、熱面、鹹物、豚、魚、蔥、蒜、炙溝任鎩,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醫方類聚》:“大救生丸,理三消渴疾,日夜飲水。臼杯不歇,若飲酒則渴愈甚者,專心服餌之,數日後,見酒與水若仇讎,頓爾,口中津潤。小便縮減,五口後,小便赤色,忌病毒歸於卜也。或令人吐,或腰背腳膝疼痛,或嘔逆噁心,精神昏困,此乃藥驗,使病毒消散也。或有不傳於下者,主生子母瘡,或生於背,或生髭鬢間,為五漏瘡,並能致命,但月艮此藥至八九服,其病自除。大忌酒色,熱面,鹹物,豚、魚、蔥、蒜、炙博等物—臼門,病根水除。牡蠣生用,苦參生,為末,瓜蔞生,搗,知母生,為末,密陀僧生用,各—兩,白蠟熔研水銀研。右未,男子患,用未生子牝指肚一個,女人患,用獷豬肚—個,貯藥以線縫合,用繩子系在新磚上,不令走轉,更用瓜蔞根半斤。細切,入在水中一處,和磚煮,早辰至午。取豬肚細切,與諸藥末杵,丸梧個人,陰乾,空心,米汰下:三十丸,日三服。家藏方用黑鉛與水銀結砂,不用白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