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1998年出版的《亞洲怎么了:亞洲金融風暴光全景透視》一書中成功預言美國經濟行將猛烈下挫 的作者,再度預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程中的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長性長波運行的大拐點上,一輪氣勢磅礴的大牛市正在悄然逼近。 這是迄今為止系統論述中國大牛市的第一本書,也是提醒你不失時機地參考分享中國經濟發展大紅利的必讀的財富書。 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成長內和生性變數不斷增加,要素生產率和全民發展指標穩定提高,重大經濟結構性轉型日漸,突出。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國經濟開始步入新一輪成長周期。我們已經感到:中國經濟正運行在增長性長波軌跡上,一輪氣勢磅礴的股市翻轉行情悄然逼近。本書以中國巨觀、中觀、微觀經濟為長期走勢,更試圖剖析未來中國經濟成長的種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合理核心,特別是對中國經濟躍遷中的制度創新、社會開放度、獨一無二的經濟優勢、高速增長的補短工程、規模經濟、入世效應等,做了獨到精深的論證,從而使本書成為近年來在這方面的開創性研究成果。如果你不知道中國已經、正在和將要發生的事,那你就等於坐失一次長期參考分享中國經濟上升時期發展大紅利的千載難逢的良機。
基本介紹
- 書名:大拐點:站在中國大牛市的新起點上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頁數:246頁
- ISBN:9787801861740, 7801861744
- 作者:程超澤
- 出版日期:2004年5月1日
- 開本:16開
- 品牌:東方出版中心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曾經在1998年出版的《亞洲怎么了:亞洲金融風暴光全景透視》一書中成功預言美國經濟行將猛烈下挫 的作者,再度預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程中的中國經濟正處在增長性長波運行的大拐點上,一輪氣勢磅礴的大牛市正在悄然逼近。
這是迄今為止系統論述中國大牛市的第一本書,也是提醒你不失時機地參考分享中國經濟發展大紅利的必讀的財富書。
這是迄今為止系統論述中國大牛市的第一本書,也是提醒你不失時機地參考分享中國經濟發展大紅利的必讀的財富書。
作者簡介
程超澤 ,上海人,1983年獲華東師範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88年獲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經濟人口學碩士學位,1992年獲加拿大西安略大學社會博士學位。1992年起任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1998年至2003年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研究員,2003年下半年起任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亞洲太平洋 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近看來 已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了的30篇論文,出版了13本專著。主要學術論著有:《中國大陸人口增長的多重危機》、《走出山坳的中國》、《世紀之爭——中國:一個經濟大國的崛起》、《亞洲怎么了:亞洲金融風暴光全景透視》、《第四次浪潮:資本金融全球一體化》(合著)、《中國經濟:崩潰還是成長》、《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經濟》(合著)、《中國世紀》、《中國經濟成長之謎》等。
媒體推薦
序言
觸及一個敏感的話題
有人說股市就像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但過去幾年的股市更像一座塌了牆的城,裡面的人奪路狂奔,外面的人又不急著進去。在不斷下跌的股價面前,在不斷下降的信心面前,人們對中國股市充滿了憂慮。
第一種觀點
認為上證綜指自2001年2245點以來的調整是對1990年95點的調整,也就是說,本輪調整是對中國股市的總清算,其特徵為:從波浪理論來說,1990年95點之前完成了一浪和二浪,1990年95點到1993年1500點為三浪,1993年1500點到1994年325點或1995年512點為四浪,1994年325點或1995年512點到2001年2245點為五浪。其切線理論的依據是:(1)指數跌破了五浪通道,(2)指數跌破了325點和512點的連線。這一觀點導致的後果是,本輪調整遠未結束,從空間上看,調整的目標位在95~325點的連線,時間上看更是遠遠不夠。因此,下一輪上漲行情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導致投資者徹底離開市場。這一觀點的要害在於“推倒重來論”,也就是砸爛目前的舊市場,建立一個新市場,是帶有革命性的,企圖一勞永逸解決中國股市所有的問題。
第二種觀點
以為自2001年2245點以來的調整是對1994年325點的調整,也就是說,自325點以來的是一個大三浪的話,現在正運行在三浪(2)中,其主要特徵:1990年95點到1993年1500點為大一浪,1993年1500點到1994年325點為大二浪,325點到目前為大三浪,其中到2245點為三浪(1),2245點到目前為三浪(2),尚未運行完。該觀點導致的後果:比較第一個觀點,認為本輪調整從級別上要小一些,但仍然讓我們看到,雖從空間來看可能已基本結束,但時間上仍然不夠,導致投資者無法也不敢向“上”看,對市場的判斷只能是箱體整理、謹慎樂觀。該觀點的要害,認為處於“新型加轉軌”時期的中國股市,在轉軌期只能以犧牲發展來換取規範,犧牲指數來夯實基礎,把轉軌期的規範和發展看成是靜止的、僵化的,而沒有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第三種觀點
認為自2001年2245點以來的調整是中國股市的大四浪。即從1990年95點到1993年1500點為大一浪,1993年1500點到1994年325點為大二浪,1994年325點到2001年2245點為大三浪,從2245點到目前為大四浪;同時,其切線理論支撐其指數已跌破512點和1047點連線。這種觀點導致的後果是,本輪調整無論是時間和空間都不夠,尤其是時間遠遠不夠,同樣導致投資者不敢向“上”看,對後市也是謹慎樂觀。該觀點的要害是,把“新興加轉軌”的中國股市中的“新興”和“轉軌”割裂開來,並認為三浪上升是“新興”,“轉軌”只能選擇四浪調整,同樣也排除了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以上三種觀點都大致描述了中國證券分析界對過去幾年裡中國股市的悲觀論調。除了死空頭之外,即便是再樂觀的分析師也在一片不看好中國股市的情況下不敢貿然向“上”看。
……
觸及一個敏感的話題
有人說股市就像圍城,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人想進去,但過去幾年的股市更像一座塌了牆的城,裡面的人奪路狂奔,外面的人又不急著進去。在不斷下跌的股價面前,在不斷下降的信心面前,人們對中國股市充滿了憂慮。
第一種觀點
認為上證綜指自2001年2245點以來的調整是對1990年95點的調整,也就是說,本輪調整是對中國股市的總清算,其特徵為:從波浪理論來說,1990年95點之前完成了一浪和二浪,1990年95點到1993年1500點為三浪,1993年1500點到1994年325點或1995年512點為四浪,1994年325點或1995年512點到2001年2245點為五浪。其切線理論的依據是:(1)指數跌破了五浪通道,(2)指數跌破了325點和512點的連線。這一觀點導致的後果是,本輪調整遠未結束,從空間上看,調整的目標位在95~325點的連線,時間上看更是遠遠不夠。因此,下一輪上漲行情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導致投資者徹底離開市場。這一觀點的要害在於“推倒重來論”,也就是砸爛目前的舊市場,建立一個新市場,是帶有革命性的,企圖一勞永逸解決中國股市所有的問題。
第二種觀點
以為自2001年2245點以來的調整是對1994年325點的調整,也就是說,自325點以來的是一個大三浪的話,現在正運行在三浪(2)中,其主要特徵:1990年95點到1993年1500點為大一浪,1993年1500點到1994年325點為大二浪,325點到目前為大三浪,其中到2245點為三浪(1),2245點到目前為三浪(2),尚未運行完。該觀點導致的後果:比較第一個觀點,認為本輪調整從級別上要小一些,但仍然讓我們看到,雖從空間來看可能已基本結束,但時間上仍然不夠,導致投資者無法也不敢向“上”看,對市場的判斷只能是箱體整理、謹慎樂觀。該觀點的要害,認為處於“新型加轉軌”時期的中國股市,在轉軌期只能以犧牲發展來換取規範,犧牲指數來夯實基礎,把轉軌期的規範和發展看成是靜止的、僵化的,而沒有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第三種觀點
認為自2001年2245點以來的調整是中國股市的大四浪。即從1990年95點到1993年1500點為大一浪,1993年1500點到1994年325點為大二浪,1994年325點到2001年2245點為大三浪,從2245點到目前為大四浪;同時,其切線理論支撐其指數已跌破512點和1047點連線。這種觀點導致的後果是,本輪調整無論是時間和空間都不夠,尤其是時間遠遠不夠,同樣導致投資者不敢向“上”看,對後市也是謹慎樂觀。該觀點的要害是,把“新興加轉軌”的中國股市中的“新興”和“轉軌”割裂開來,並認為三浪上升是“新興”,“轉軌”只能選擇四浪調整,同樣也排除了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以上三種觀點都大致描述了中國證券分析界對過去幾年裡中國股市的悲觀論調。除了死空頭之外,即便是再樂觀的分析師也在一片不看好中國股市的情況下不敢貿然向“上”看。
……
圖書目錄
序言
觸及一個敏感的話題
第1章 大牛市正在逼近
民情所向
信心回
巴菲特的“中國情結”
最後的一次大跌
第2章 催發大牛市
世界經濟的轉折
外資引力
走出“非典”
新一輪經濟周期
消費量級的躍遷
經濟成長因素
第3章 新資本增長的無窮大
貨幣基礎
人民幣升值預期
資本推動力
第4章 催發大牛市的歡策因素
世紀課題:法制化、市場化、國際化
體制約束的突破
尚福林的兩次講話
勾勒中國證券市場未來
發展股市的政策利好
重大利好奠定牛市根基
第5章 重歸價值之路
2003:莊股在高台跳水
揭開價值投資序幕
藍籌股籌碼短缺現象
升華市場核心資產
第6章 業內人士對大牛市的評估
市場潛力巨大
在歷史大底中爆發
新經濟周斯扭轉股市乾坤
……
觸及一個敏感的話題
第1章 大牛市正在逼近
民情所向
信心回
巴菲特的“中國情結”
最後的一次大跌
第2章 催發大牛市
世界經濟的轉折
外資引力
走出“非典”
新一輪經濟周期
消費量級的躍遷
經濟成長因素
第3章 新資本增長的無窮大
貨幣基礎
人民幣升值預期
資本推動力
第4章 催發大牛市的歡策因素
世紀課題:法制化、市場化、國際化
體制約束的突破
尚福林的兩次講話
勾勒中國證券市場未來
發展股市的政策利好
重大利好奠定牛市根基
第5章 重歸價值之路
2003:莊股在高台跳水
揭開價值投資序幕
藍籌股籌碼短缺現象
升華市場核心資產
第6章 業內人士對大牛市的評估
市場潛力巨大
在歷史大底中爆發
新經濟周斯扭轉股市乾坤
……
文摘
書摘
現在的問題是:貨幣供應量未來的增速是否能一直保持目前的高水平?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當前中國人民銀行的複雜心態。中國人民銀行的長期目標是保持物價穩定,防止通貨膨脹,但中短期內是要解決當前的通縮,因此過去幾年央行控制的貨幣供應量在不斷增加。可是增加的貨幣,並沒有非常有效地解決通縮,卻導致了局部的房地產泡沫,這使央行認識到在增加貨幣供應量的同時,還必須通過其他手段,控制資金無節制地流向房地產市場。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經濟開始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貨幣乘數和基礎貨幣都在增加,使得貨幣供應量的增速達到近幾年新高,使得央行開始重新擔心通貨膨脹的隱憂。如果在當前貨幣增速的情況下,未來幾個月沒有通貨膨脹的跡象,央行就不會採取貨幣緊縮的措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儘可能保持下去。
此外,讓央行更加頭疼的,還有一個“人民幣匯率”問題。關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正在海外廣泛形成,但央行無法長期阻止升值的大趨勢,可以做到的是儘量延緩升值的時間以及緩和升值的幅度。當海外對人民幣升值預期越來越強烈的同時,中國政府有能力在近幾年內控制人民幣不升值、或者升值幅度大大低於預期,這種情況下,人民幣的吸引力反而會更大,吸引的國際資金會更多,導致的國內貨幣供應量增加會更大。因此,觀察國內貨幣供應量情況時,要密切觀察中國政府的態度以及海外的綜合反應,作為股票投資者,純粹從貨幣供應的角度看,最佳的情況是上面所描述的情況(人民幣實際升值的幅度總是小於預期的幅度),而且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越長,因升值預期無法滿足而導致的貨幣供應量增量就會越多,對於國內股市的上漲就越有利。
過去幾個月,央行已經動用了約四千億的債券和票據來加緊回收基礎貨幣,但貨幣供應的增速似乎還在增加。這是央行於2003年10月採取提高儲備金率的主要原因。但是,中國經濟正迅速融入整個世界經濟體中,央行不可能同時控制住國內貨幣政策、人民幣匯率和資本流動這三個重要指標,如果央行中短期內非要保持人民幣不升值,敏感和逐利的國際資本將會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這將使得中國國內的貨幣供應量增加得更快。2003年上半年就發生了這樣的奇怪現象:公開市場操作中,央行的主要精力似乎都放在回籠貨幣上,但實際的結果卻是貨幣供應量的增速在不斷提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量外資(包括很多投機的外資)進入中國。
根據報導,最近一段時期,央行每天購入的外匯相當於6億元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但其結果是導致了外匯儲備進一步快速增加,反而為人民幣升值提供了更多的理由。這是很難解決的悖論。由此可見,央行很是無可奈何:中國境內的貨幣供應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央行能夠控制的,央行能做的就是採取抵消的措施,對過快的貨幣增長起部分對沖的作用,即使採取提高儲備金率的措施,央行也無法阻擋貨幣供應的持續增長。
總結前文,表面上看,中國央行控制著貨幣供應量,但實際的情況是,在現行的體制下(人民幣不能自由流通和外匯強制結匯),央行的控制能力並不是很強。滔滔的洪水從上游而來,其中最大的一個源頭來自國外(包括貿易贏餘形成的順差、外國直接投資、因人民幣升值預期和中國經濟長遠前景而進入國內的投機資金等,主要體現在外匯儲備的增加上),是央行最難控制的水量,而下游的三個大湖中,最大的一個湖(消費品市場)蓄水量增加緩慢,另外一個湖(房地產市場)正處在調整之中。如果認識到這點,可以得到以下判斷: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的貨幣政策會趨於寬鬆,貨幣供應量將會繼續高速增長。有了如此的巨觀保障(貨幣供應量大幅度增長、通貨繼續緊縮或微幅上漲、房地產價格受到遏制)。中國股票市場的牛市是非常可期。
人民幣升值預期 2003年國際社會掀起了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浪潮。為應對國際投機“熱錢”涌人中國,央行採取了預防性緊縮貨幣政策,一方面增加央行票據的發行,另一方面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1個百分點,這兩大政策已對股市和債市產生影響。儘管目前人民幣匯率仍然非常穩定,但人民幣升值預期已對中國產生了很大影響,央行與投機人民幣升值的國際投機者之間的博弈已影響著貨幣政策決策者。
2003年以來,央行在逐步實行預防性的緊縮貨幣政策時採取了兩大措施:一是加大央行票據的發行量;二是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2003年8月24日,央行決定從9月21日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即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6%調高至7%,上調1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大體將凍結商業銀行1500億元的超額準備金。央行的緊縮銀行的政策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近期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走勢。但從長期來看,目前央行預防性緊縮貨幣政策有可能是階段性措施,未來中國可能出現大牛市的絕佳投資機會。
從央行貨幣政策的未來演變和境外投機資金的流動趨勢來看,股市長期看漲。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境外“熱錢”將繼續流人中國境內,儘管近期美國和日本官方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有所減弱,但美、日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內在原因還未消失,美國政府的“弱勢美元”政策一時不會改變,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所導致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依然存在;而在潛在的高額雙重收益的誘惑下,外資“熱錢”將繼續流人中國境內;中國的貿易順差和大量外資流人將使中國外匯儲備繼續快速增長,一方面增加央行的貨幣發行量,另一方面增加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這些原因將使國際投機資金繼續流人。
2003年8月24日央行在解釋為什麼要提高存款準備金時指出.“隨著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人民幣外匯占款也將相應持續快速增長:從今後一段時間的形勢看,預計金融市場上的流動性還可能繼續增加。一是由於外匯流人仍將增加,人民幣外匯占款吐出的基礎貨幣也會相應增加。今年以來,國際上一些對人民幣匯率不恰當的評論和不合理的升值預期,誘使一部分短期資本流入中國,而這一趨勢在今後一段時間還可能繼續存在……”
但在中國就業壓力很大的社會背景下,央行無法長期緊縮貨幣供應量。儘管2003年經濟成長速度很大,甚至出現經濟過熱的跡象,但就業壓力之大卻是近年來少有,出現經濟高速增長與就業機會減少的反常現象。
這一貨幣緊縮和就業機會減少的現象多少透露出,在投機性外資衝擊下央行目前的貨幣政策和中國的外匯管理政策面臨壓力。中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也將越來越難長期承受目前央行預防性的緊縮貨幣政策所造成的不利影響。股票市場的持續下跌和低迷使企業發行股票融資越來越困難,近期申購新股收益率越來越低,如果這種趨勢再延續下去,不要說增發和配股困難,就是新股發行也有可能發不出去,股票市場融資功能在下降。
債券市場的下跌使近期債券的收益率大幅度提高,這將提高國債和企業債券的融資成本,增加國家財政負擔和企業的資金成本。
……
現在的問題是:貨幣供應量未來的增速是否能一直保持目前的高水平?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了解當前中國人民銀行的複雜心態。中國人民銀行的長期目標是保持物價穩定,防止通貨膨脹,但中短期內是要解決當前的通縮,因此過去幾年央行控制的貨幣供應量在不斷增加。可是增加的貨幣,並沒有非常有效地解決通縮,卻導致了局部的房地產泡沫,這使央行認識到在增加貨幣供應量的同時,還必須通過其他手段,控制資金無節制地流向房地產市場。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經濟開始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貨幣乘數和基礎貨幣都在增加,使得貨幣供應量的增速達到近幾年新高,使得央行開始重新擔心通貨膨脹的隱憂。如果在當前貨幣增速的情況下,未來幾個月沒有通貨膨脹的跡象,央行就不會採取貨幣緊縮的措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儘可能保持下去。
此外,讓央行更加頭疼的,還有一個“人民幣匯率”問題。關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正在海外廣泛形成,但央行無法長期阻止升值的大趨勢,可以做到的是儘量延緩升值的時間以及緩和升值的幅度。當海外對人民幣升值預期越來越強烈的同時,中國政府有能力在近幾年內控制人民幣不升值、或者升值幅度大大低於預期,這種情況下,人民幣的吸引力反而會更大,吸引的國際資金會更多,導致的國內貨幣供應量增加會更大。因此,觀察國內貨幣供應量情況時,要密切觀察中國政府的態度以及海外的綜合反應,作為股票投資者,純粹從貨幣供應的角度看,最佳的情況是上面所描述的情況(人民幣實際升值的幅度總是小於預期的幅度),而且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越長,因升值預期無法滿足而導致的貨幣供應量增量就會越多,對於國內股市的上漲就越有利。
過去幾個月,央行已經動用了約四千億的債券和票據來加緊回收基礎貨幣,但貨幣供應的增速似乎還在增加。這是央行於2003年10月採取提高儲備金率的主要原因。但是,中國經濟正迅速融入整個世界經濟體中,央行不可能同時控制住國內貨幣政策、人民幣匯率和資本流動這三個重要指標,如果央行中短期內非要保持人民幣不升值,敏感和逐利的國際資本將會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這將使得中國國內的貨幣供應量增加得更快。2003年上半年就發生了這樣的奇怪現象:公開市場操作中,央行的主要精力似乎都放在回籠貨幣上,但實際的結果卻是貨幣供應量的增速在不斷提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量外資(包括很多投機的外資)進入中國。
根據報導,最近一段時期,央行每天購入的外匯相當於6億元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但其結果是導致了外匯儲備進一步快速增加,反而為人民幣升值提供了更多的理由。這是很難解決的悖論。由此可見,央行很是無可奈何:中國境內的貨幣供應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央行能夠控制的,央行能做的就是採取抵消的措施,對過快的貨幣增長起部分對沖的作用,即使採取提高儲備金率的措施,央行也無法阻擋貨幣供應的持續增長。
總結前文,表面上看,中國央行控制著貨幣供應量,但實際的情況是,在現行的體制下(人民幣不能自由流通和外匯強制結匯),央行的控制能力並不是很強。滔滔的洪水從上游而來,其中最大的一個源頭來自國外(包括貿易贏餘形成的順差、外國直接投資、因人民幣升值預期和中國經濟長遠前景而進入國內的投機資金等,主要體現在外匯儲備的增加上),是央行最難控制的水量,而下游的三個大湖中,最大的一個湖(消費品市場)蓄水量增加緩慢,另外一個湖(房地產市場)正處在調整之中。如果認識到這點,可以得到以下判斷: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中國的貨幣政策會趨於寬鬆,貨幣供應量將會繼續高速增長。有了如此的巨觀保障(貨幣供應量大幅度增長、通貨繼續緊縮或微幅上漲、房地產價格受到遏制)。中國股票市場的牛市是非常可期。
人民幣升值預期 2003年國際社會掀起了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浪潮。為應對國際投機“熱錢”涌人中國,央行採取了預防性緊縮貨幣政策,一方面增加央行票據的發行,另一方面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1個百分點,這兩大政策已對股市和債市產生影響。儘管目前人民幣匯率仍然非常穩定,但人民幣升值預期已對中國產生了很大影響,央行與投機人民幣升值的國際投機者之間的博弈已影響著貨幣政策決策者。
2003年以來,央行在逐步實行預防性的緊縮貨幣政策時採取了兩大措施:一是加大央行票據的發行量;二是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2003年8月24日,央行決定從9月21日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即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6%調高至7%,上調1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大體將凍結商業銀行1500億元的超額準備金。央行的緊縮銀行的政策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近期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走勢。但從長期來看,目前央行預防性緊縮貨幣政策有可能是階段性措施,未來中國可能出現大牛市的絕佳投資機會。
從央行貨幣政策的未來演變和境外投機資金的流動趨勢來看,股市長期看漲。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境外“熱錢”將繼續流人中國境內,儘管近期美國和日本官方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有所減弱,但美、日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內在原因還未消失,美國政府的“弱勢美元”政策一時不會改變,人民幣盯住美元的匯率政策所導致的人民幣升值壓力依然存在;而在潛在的高額雙重收益的誘惑下,外資“熱錢”將繼續流人中國境內;中國的貿易順差和大量外資流人將使中國外匯儲備繼續快速增長,一方面增加央行的貨幣發行量,另一方面增加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這些原因將使國際投機資金繼續流人。
2003年8月24日央行在解釋為什麼要提高存款準備金時指出.“隨著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人民幣外匯占款也將相應持續快速增長:從今後一段時間的形勢看,預計金融市場上的流動性還可能繼續增加。一是由於外匯流人仍將增加,人民幣外匯占款吐出的基礎貨幣也會相應增加。今年以來,國際上一些對人民幣匯率不恰當的評論和不合理的升值預期,誘使一部分短期資本流入中國,而這一趨勢在今後一段時間還可能繼續存在……”
但在中國就業壓力很大的社會背景下,央行無法長期緊縮貨幣供應量。儘管2003年經濟成長速度很大,甚至出現經濟過熱的跡象,但就業壓力之大卻是近年來少有,出現經濟高速增長與就業機會減少的反常現象。
這一貨幣緊縮和就業機會減少的現象多少透露出,在投機性外資衝擊下央行目前的貨幣政策和中國的外匯管理政策面臨壓力。中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也將越來越難長期承受目前央行預防性的緊縮貨幣政策所造成的不利影響。股票市場的持續下跌和低迷使企業發行股票融資越來越困難,近期申購新股收益率越來越低,如果這種趨勢再延續下去,不要說增發和配股困難,就是新股發行也有可能發不出去,股票市場融資功能在下降。
債券市場的下跌使近期債券的收益率大幅度提高,這將提高國債和企業債券的融資成本,增加國家財政負擔和企業的資金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