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下四角樓

大成下四角樓

大成下四角樓,位於廣東省興寧市永和鎮大成村,分布面積約406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闊52.6米,進深47.9米,建築占地面積2460平方米。大成下四角樓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4年),系張氏十八世祖疊升、疊恆、疊雲、疊松四兄弟所建。

大成下四角樓坐北向南,為三堂二橫四角樓轉圍龍屋,屋前有禾坪和半圓形池塘。圍屋有3個堂,9個廳,10個天井,80間房,上中下三堂比較寬闊,其中上下廳設定的木質屏風均雕刻精緻花鳥,中廳屋檐梁架亦有木雕飾件。因其屋形為蟹形,故花頭腦勒腳下左右各建有一個“蟹眼”。整屋天面木、瓦構築,硬山頂,土磚牆,夯土基腳。

2009年8月10日,大成下四角樓被興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興寧市特色古民居”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成下四角樓
  • 地理位置:廣東省興寧市永和鎮大成村
  • 所處時代:清同治年間
  • 占地面積:2460 m
  • 保護級別:興寧市特色古民居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歷史文化,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大成下四角樓始建於清同治年間(1864年),系張氏十八世祖疊升、疊恆、疊雲、疊松四兄弟所建。

建築格局

大成下四角樓坐北向南,為三堂二橫四角樓轉圍龍屋,屋前有禾坪和半圓形池塘,分布面積約406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闊52.6米,進深47.9米,建築占地面積2460平方米。圍屋有3個堂,9個廳,10個天井,80間房,上中下三堂比較寬闊,其中上下廳設定的木質屏風均雕刻精緻花鳥,中廳屋檐梁架亦有木雕飾件。因其屋形為蟹形,故花頭腦勒腳下左右各建有一個“蟹眼”。屋內有清光緒年間立下的石刻屋規碑,屋規強調“唯能積善,自獲福焉”,用以規範族人行為準則,有著積極的道德規範和約束作用,具有研討價值。整屋天面木、瓦構築,硬山頂,土磚牆,夯土基腳。

歷史文化

  • 堂號堂聯
大成下四角樓堂號:百忍堂。堂聯:兩銘世德;百忍家聲。

保護措施

2009年8月10日,大成下四角樓被興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興寧市特色古民居”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大成下四角樓位於廣東省興寧市永和鎮大成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