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北郊、福山鎮西有座小山,因其形似覆於地面的鐵鍋(釜),古人稱其為“覆釜山”,又稱“釜山”。唐天寶六年(747年)改名為“金鳳山”。梁乾化三年(913年)更名為“福山”。宋時因山上建東嶽聖帝殿而又轉名為“殿山”。此名一直延用,其實殿山即為福山。
殿山之南,五峰逶迤,宛若翠練;之北,江海交匯,煙波浩渺。更有西南祿山(西山)、東北壽山(濤山、亦稱“陶山”)左右拱衛。如此,福、祿、壽三者俱得,實乃風水寶地。聞名於世的福山大慈教寺就曾座落在這風景秀美的青山綠水之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慈寺
- 外文名:Daci Temple
- 地理位置:江蘇省常熟市福山鎮
- 著名景點:江閣觀潮
到今時,其實殿山即為福山。
大慈教寺初建於南朝,梁武帝蕭衍崇信佛教,遍地建寺。梁天監二年(503年)普明法師擇址於殿山之西麓初創“法水禪院”,初具規模。禪院落成之後,普明於寺之東南角遍栽銀杏樹,這些銀杏伴隨著寺院走過了一千餘年的漫長曆程,經受了多次戰亂的劫難,直至明朝末年猶存多株。它們成了古寺興衰的見證者。
梁太清元年(547年),法水禪院改名為“大慈教寺”,而民間一般稱之為“大慈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趙恆賜“大慈教寺”匾額。
南宋嘉定年間,大慈寺僧文遠欲建大寺鐘樓。未過多久,文遠長老圓寂。他有一位愛徒叫如珤(亦作如瑤),曾主持重建白雀寺,如瑤決心繼承師傅的宏願,“了此緒績”。到嘉定九年(1216年),鐘樓果然建成,氣勢恢弘、金碧輝煌,望之如“翬飛半天,遐眺無際”。大鐘橫撞,梵音遠播,群山迴響,聲震行雲。鐘樓的建成,使“寺與樓稱,鐘又稱之”,三者相得益彰。
南宋末年,大慈寺毀,寺內的銀杏樹也隨之枯槁。元朝初,大慈寺重建,在建造僧堂時,唯缺一根正梁。眾僧正急得一籌莫展時,忽見寺東江口海門的波濤中漂浮著一根巨木,時隱時現。大慈寺僧一起到江邊祈求,那巨木似有靈性,隨著潮水漂至寺下。眾僧大喜,合力將巨木撈起,竟是一根又粗又長的棟樑之材。便將它做了大梁。因這大梁從海中乘浪而來,故稱之為“泛海梁”。
“泛海梁”具有傳奇色彩。無獨有偶,在福山的褚太尉廟裡,還有一根“魚骨梁”。據說其廟大殿的正梁竟是一根碩大的魚骨。
大慈寺重建後,寺內的銀杏樹居然漸漸蘇復,慢慢長出新枝嫩葉,且越長越茂,竟至於鬱鬱蔥蔥、蔭翳蔽日。因古樹死而復生,,枯而重茂,故人們稱之為“重榮樹”。據民間傳說,當時重榮樹上有一個鳥巢,大若籮筐。一日,一陣狂風颳過,忽從鳥窩內飄下一套紅衫。此物不知從何而來,緣何進了鳥巢。後人雖多有猜測,但未實見,只能作為傳說而已。
重榮樹由枯而榮,堪為奇蹟。明相國邑人嚴訥曾撰《詠重榮樹》七律詩一首以贊之:
山中老樹舊槎椏, 再茂重將古剎遮。
新桿含風翻貝葉, 繁枝積雨潤袈裟。
菩提妙語三生石, 天女時常四散花。
道是空門空不盡, 客來掃葉為煮茶。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以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為首的農民義軍起兵舉事。至正十五年(1355年),張士誠渡長江據福山,在大慈寺周圍築土城,南、北開戰壕,殿山建銀鑾殿,稱“誠王”。後由福山入蘇,改稱吳王。至正十七年(1357年)正月,明安遠大將軍花雲攻克常熟州,俘吳王兵萬餘。七月,徐達率兵攻占常熟,部將趙得勝擒吳王弟張士德。至正十八年(1358年),士誠率兵再攻常熟,與同知樞密院事廖永忠戰於福山港,吳王大敗,福山大慈寺又一次毀於戰火之中。
明洪武初年,持道、性本二僧相繼增建殿閣。有轉輪殿、臥佛殿、西方殿。西方殿內有六扇“菱花槅”,長約2尺,這本是福山富人曹家床前之木槅,也許是曹氏所施的善緣。又有釋昇平建造的三角亭。三角的亭子頗少見,一般為方亭,或五角、六角諸類。此處建三角亭,抑或隱指儒、釋、道三家。有無名氏題詩一首,或可窺其意:
夜欠一檐雨,春無四面花。
偏適儒釋道,坐品一甌茶。
明永樂二年(1404年),僧智昶增建地藏殿及法堂山門。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 大慈寺又毀於兵燹(xiǎn)。明隆慶中重建。至清順治五年(1648年)殿後“萬佛閣”又毀於火。在以後的120年裡,寺院失修,“榱椽傾頹”,以致“僧徒漂寄”。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春二月,當地的善男信女聯名寫信給三峰寺的雪航葦公,請他回到大慈教寺主持重修正殿。
葦雪航回到大慈寺後,囑咐他的徒弟貼出告示,廣泛宣傳,募籌善款。大家齊心協力,不久,募集資金已齊;又招募大批能工巧匠、土木幫工,於當年九月動工,至乾隆三十三年四月竣工。新建的大殿高四丈六尺,周圍“二十八弓有奇”(一“弓”為5尺,約合14丈)。後又在萬佛閣基建重樓七間,旁建禪堂五間,丈室四間。還有齋堂、香積等房屋。這些建築至乾隆三十四年先後竣工落成,所化“費約三千,工逾萬計”。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又重建轉輪殿。相傳當時大慈寺有免糧地120畝之多。
可以說,到了明清兩代,尤其是明代,經過多次修復、擴建和完善,大慈寺已成為一座規模相當宏偉的建築群落。寺中心的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是正山門、大雄寶殿、泛海梁殿、轉輪殿、臥佛殿、羅漢殿、鹹理殿;東側,依次是鐘樓、禪堂、點將台、萬佛閣、齋堂、東樓和江閣;西側有西方殿、丈室、三角亭等建築,另有荷花池、放生池、九曲橋、水榭等附屬設施。相傳當初全寺有殿堂僧房、亭台樓閣5048間,成為江南屈指可數的名剎。
大慈教寺也是一座美輪美奐的大花園,內有八大景點引人入勝。它們是:
1、叢林郁秀 2、曲徑通幽 3、江閣觀潮 4、禪堂入定 5、東樓鳥韻 6、北院花香 7、雲蒸高壟 8、山映空潭
寺外也有八景,依次是:
1、七峰環翠 2、海門日月 3、軍壘旌旗 4、三島迥露
5、巨舶揚帆 6、洪濤吼浪 7、城壕牧笛 8、江岸漁燈
寺內古蹟也比比皆是,隨處可見。主要有:會修釋典、敕書玉印、重榮古樹、泛海正梁、龍甍梵墩、古鐘斷碑、三潭四月、將台瑞竹、唐貫休羅江圖、宋趙邦清書跡等。
大慈寺的勝景和古蹟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他們或騎馬或坐船從遙遠的地方趕來,觀光遊覽,吟詩作賦,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其中有許多是題詠寺院和僧人的。例:明常熟縣令楊子器題寫的《大慈寺》:
朝來騎馬入禪關, 萬頃滄江指顧間。
芳草青青春雨歇, 長松落落暮雲閒。
仙家誰道無蓬島, 塵海人言有福山。
吩咐老僧休出院, 居然北往又南還。
又如明張大禮題寫的《大慈寺》:
古剎倚江頭,憑高豁壯眸。雲光時散合,山影半沉浮。
不語參空界,隨緣作勝游。老僧指點處,心事幾多休。
也有寫大慈寺僧的。例黃老清題的《福山大慈寺僧詩二首》:
欲知禪關未有詩, 滿山空翠濕人衣。
竹間倚杖到西日, 試問白雲歸未歸。
鷲嶺雲深杖履幽, 竹風松影共悠悠。
何人分得僧家榻, 坐看南山一片秋。
由於當年的殿山就峙立於長江之畔,大慈寺下即是煙波浩渺的大江,故詩人寫泛舟江面的作品也比較多。例元·施彥瑞的《月夜遊福山港詩》:
四野明月亮虛空, 江水無痕夜氣沖。
泛舟浮江檣影里, 夢魂搖曳櫓聲中。
星辰淡落映波水, 鴻雁悲鳴紅蓼風。
數數漁燈依古岸, 釜山重露滴梧桐。
又如明徐有貞的《游大慈寺即事》:
冒雨衝風泛彩舟, 共君載酒七峰游。
海門東望天連水, 江市西來樹隱洲。
喜有錢劉新著作, 能無王謝舊風流。
登樓莫訝題詩句, 留與山僧作話頭。
還有寫“海門日月”的。例明唐順之的《陳中丞邀游福山》:
春早湖山雨半晴, 有客邀我觀滄瀛。
澤國冥冥蒸海氣, 石灘淺淺斗江聲。
日月迴旋一島小, 金銀色相十洲明。
微風向夕送清響, 應是仙人吹玉笙。
“江閣觀潮”是寺內八景之一,詩中寫觀潮的也較多。例明釋法乘寫的《觀潮》:
乘流因訪舊,兼以探江隈。水漲雲根沒,沙平海面開。故山回望杳,遠艇涉波來。何處潮頭髮,濤聲散地雷。
……
當然,這些詩大多是詠物言志的,借吟詠江海日月、山林草木來抒發作者的感情。類似的詩作還很多,這裡不再一一列舉了。
大慈寺在歷史上曾出過許多高僧,像普明、如瑤、善持、持道、性本、昇平、智昶、葦雪航等法師,他們都為弘揚佛法、為古寺的興盛和繁榮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的貢獻。這裡,筆者順便再簡介一位在書畫藝術上有很高造詣的大慈寺高僧祖偁。
祖偁(1310―1379),字無用、日章,號用拙、錦峰。俗姓張,福山人。12歲時在福山大慈寺出家為僧。師從中峰明本法師(1262――1323),後入北禪寺。
據常熟市博物館李燁先生所著《黃公望研究》(《常熟史志》第一期)一文所載,無用師(即祖偁)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被選為高僧,主持南京瓦官寺,為眾說法。年老後返家鄉常熟定居。祖偁工書法,精繪畫。其書法遠學歐陽詢,近學趙孟頫,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筆力蒼勁古樸。繪畫藝術方面遠追夏圭,近習唐棣。他與王蒙交誼很深,曾合作《葛稚川移居圖》。而祖偁的《萬里長江圖》則是傳世之作。其繪畫風格和用筆方法都深受黃公望淺絳山水的影響。可見,祖偁與黃公望的交情亦非比尋常。今時,公認的黃公望真跡《富春山居圖》的後段,也稱作“無用師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是因為畫跋中稱此畫是為無用師所畫。李燁先生認為,當初黃公望畫《富春山居圖》極有可能是準備送給這位常熟同鄉、書畫家祖偁的。由此可知,祖偁大師在當時的畫名有多大了。
福山大慈寺飽受了歷代戰爭的創傷,修而毀,毀而修,它以頑強的生命力走過了1300多年。清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攻占福山,大慈寺又毀於清軍與太平軍的戰火中。同年間,本地人於寺之舊址重建寺屋數間,至民國初都已塌圮。
大慈寺雖已不再,但它的許多遺蹟今時猶存。今殿山西的那一大片農田仍稱之為“大寺”;其南,還留有一條長約500米的“寺前街”,街前有“燒香浜”,此浜是當年香客乘船進出的河道;山之西南有“鶴潭”,是專供帆船、香船停泊的地方。
福山新華村(現為肖橋村)有鹿莊庵,屬大慈寺的下院,為僧滿澄所建,明住持冰輪重修。現存古銀杏一株,地名未變。
大慈寺還有許多珍貴文物深埋於地下,並時有出土。解放後,在“農業學大寨”時,殿山大隊社員在大慈寺遺址平整土地,挖出“荷花缸”一隻。
2012年12月,福山村在殿山西麓公路旁植樹,挖泥機在挖坑時挖出青石鼓墩數十枚。每隻鼓墩高約60公分,直徑110公分,重約1噸。這些龐然大物就是當年大慈寺的柱石。它們從遙遠的深山裡開採出來,經過千錘萬鑿,雕琢成形,再用船載進長江至寺下,又靠人力運至大寺工地,化工不計其數。而這些石鼓在整座大寺的建築材料中,僅是九牛一毛,冰山之一角。可想當初建造5048間僧堂殿宇,是一項多么浩繁的工程!
……
一處處遺蹟,一件件文物,都在訴說著大慈寺昔日的輝煌。無怪乎楊縣令(即楊子器)在《大慈寺》一詩中會發出慨嘆:“仙家誰道無蓬島,塵海人言有福山”。可見,當初人們就已將福山比作為“蓬萊仙島”、佛家聖地了。
福山大慈寺是江南古剎中的一顆璀燦明珠,是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今雖消失,但它在歷史上會永遠留下光輝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