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悅讀·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城南舊事

大悅讀·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城南舊事

《大悅讀·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城南舊事》是作者林海音於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小說以樸實、純真的筆調,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經歷的童年往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尤其是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及其周圍人們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大悅讀•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城南舊事
  •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 頁數:168頁
  • 開本:16
  • 品牌:吉林大學出版社
  • 作者:林海音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182438, 756018243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大悅讀·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城南舊事》是教育部《語文新課程標準》推薦篇目,特色是:課標篇目全部收錄,專家名師全程助讀,閱讀寫作全面提升,真題模擬全能演練。

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於日本大阪,原籍台灣苗粟縣頭份鎮,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經商,出生後不久回到台灣,但旋即又舉家遷往北平居住,就讀北京城南廠甸國小、春明女子中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擔任“世界日報”實習記者,與筆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結婚,後來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以小說《城南舊事》(1960)聞名,是關於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六則小故事,曾改編成電影。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讀她,仿佛自己也置身於上世紀20年代的北京。仿佛自己就是一個孩子,看北京,看大人,看周遭的幸與不幸。而她帶給我更多的卻是感悟。這恐怕是一本好書的最高境界——不僅讓讀者豐富了視野,還令讀者有所感悟。我懷念起我的童年,懷念起我生活的那個年代、那個小鎮、那時的喜怒哀樂。那些在我童年時留在我記憶的往事,如今不也是我的城南舊事?
——葉聖陶

名人推薦

讀她,仿佛自己也置身於上世紀20年代的北京。仿佛自己就是一個孩子,看北京,看大人,看周遭的幸與不幸。而她帶給我更多的卻是感悟。這恐怕是一本好書的最高境界--不僅讓讀者豐富了視野,還令讀者有所感悟。我懷念起我的童年,懷念起我生活的那個年代、那個小鎮、那時的喜怒哀樂。那些在我童年時留在我記憶的往事,如今不也是我的城南舊事?
--葉聖陶

圖書目錄

城南舊事(代序)
惠安館傳奇
我們看海去
蘭姨娘
驢打滾兒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冬陽·童年·駱駝隊(後記)
讀後感

後記

駱駝隊來了,停在我家的門前。
它們排列成一長串,沉默地站著,等候人們的安排。天氣又乾又冷。拉駱駝的摘下了他的氈帽,禿瓢兒上冒著熱氣,是一股白色的煙,融人乾冷的大氣中。
爸爸和他講價錢。雙峰的駝背上,每匹都馱著兩麻袋煤。我在想,麻袋裡面是“南山高末”呢?還是“烏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見順城街煤棧的白牆上,寫著這樣幾個大黑字。但是拉駱駝的說,他們從門頭溝來,他們和駱駝,是一步一步走來的。
另外一個拉駱駝的,在招呼駱駝們吃草料。它們把前腳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來。
爸爸已經和他們講好價錢了。人在卸煤,駱駝在吃草。
我站在駱駝的面前,看它們吃草料咀嚼的樣子:那樣醜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孑L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滿在鬍鬚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老師教給我,要學駱駝,沉得住氣的動物。看它從不著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總會走到的,總會吃飽的。也許它天生是該慢慢的,偶然躲避車子跑兩步,姿勢很難看。
駱駝隊伍過來時,你會知道,打頭兒的那一匹,長脖子底下總會繫著一個鈴鐺,走起來“鐺、鐺、鐺”地響。
“為什麼要一個鈴鐺?”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
爸爸告訴我-駱駝很怕狼,因為狼會咬它們,所以人類給它們戴上了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知道那是有人類在保護著,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
“不是的,爸!它們軟軟的腳掌走在軟軟的沙漠上,沒有一點點聲音,你不是說,它們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聲不響地咀嚼著從胃裡倒出來的食物嗎?一定是拉駱駝的人們,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戴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說:
“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過完了,春天就要來,太陽特別的暖和,暖得讓人想把棉襖脫下來。可不是么?駱駝也脫掉它的舊駝絨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塊一大塊地從身上掉下來,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們剪一剪,因為太不整齊了。拉駱駝的人也一樣,他們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脫下來了,搭在駱駝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烏金墨玉”都賣了,鈴鐺在輕鬆的步伐里響得更清脆。
夏天來了,再不見駱駝的影子,我又問媽:
“夏天它們到哪裡去?”
“誰?”
“駱駝呀!”
媽媽回答不上來了,她說:
“總是問,總是問,你這孩子!”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無奈地說:“總是問,總是問,你這孩子!”這一切都讓讀者耳目一新,那駝鈴聲就像童年的美妙音樂,奏出一串串童年的音符,一首首童年的歌聲,優美又優雅。文章用平實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貫穿其間的童心、童真、童趣,讓我們感受到作者蘊藏字裡行間的對童年的深情:一種淡淡的感傷、一種深深的思念。真的,每個人都會長大,如果我們的心靈都有一個故鄉,那么這個心靈故鄉就是童年。

序言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於1918年3月18日生於日本大阪,不久即隨父母返台。當時台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其父林煥文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13歲時父親去世,林海音身為大姐,開始幫助母親承擔照顧家庭的重任。她曾先後就讀於北京城南廠甸國小、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後任《世界日報》記者。不久與報社同事夏承楹結婚。1948年8月,林海音同丈夫帶著三個孩子回到故鄉台灣,任《國語日報》編輯。1953主編《聯合報》副刊,開始文藝創作,併兼任《文星》雜誌編輯和世界新聞學校教員,1967年創辦《純文學雜誌》,後來又經營純文學出版社,聯絡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攜了大量台灣文學青年,出版了眾多文學名作,為推動台灣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7年起,林海音陸續在《自由中國》《聯合報》《文學雜誌》發表了回憶北京童年的小說,這一系列小說後來結集成《城南舊事》,1960年由台中光啟出版社出版。在台灣現代文學史上,林海音的地位舉足輕重。在80歲那年,她獲得了第3屆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贈的“終身成就獎”。
2001年12月1日,深受兩岸民眾喜愛的台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女士,因中風並發肺炎及敗血症不幸病逝,享年83歲。
林海音一生創作豐厚。其中散文集有《窗》(與何凡合作)《兩地》《作客美國》《芸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鹹蛋》,長篇小說《春風》《曉雲》《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於台灣報刊。尤其是小說《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周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20世紀80年代還被搬上過銀幕,獲得了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
林海音一生認真寫作,從容生活,熱情提攜文壇新秀,大方坦誠待人。她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作家而自豪,她的為文、為人當之無愧地受到文學晚輩的尊敬。她的作品可能不會強烈地震撼你的心,卻因飽滿而質樸的情感和關愛凡俗生命的體貼產生了悠遠長久的魅力,緩慢而有力地滲透在兩岸讀者的閱讀生活里。她為兩岸文化交流所作出的積極努力和貢獻,同樣令人讚嘆。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於1960年出版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小說以樸實、純真的筆調,描繪了20世紀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經歷的童年往事,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尤其是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及其周圍人們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經常痴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後來大學生回了老家.再也沒回來。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在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記後,英子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後,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
後來英子一家遷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i寸。
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裡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了別人,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麼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宋媽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後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隨著爸爸的離開,英子真正地體會到了自己的責任,她迅速長大了。
惠安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疴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一起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為何人世這般悽苦?不諳事理的英子百思不得其解,也給讀者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林海音是台灣戰後初期最有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她在小說藝術上,創造了獨特的風格,在台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作便是《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就寫作手法來看,《城南舊事》在藝術表現上主要採用中國文學傳統的自描手法,很少靜止地去描寫人物的複雜心理,而主要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和行動的簡潔勾勒來刻畫人物的性格。
二、就小說結構來看,它是由五個獨立的短篇結合成一部完整的長篇。最早在20世紀50年代出現的時候,每一篇都是在不同刊物上分別單獨發表的,但集合成書時(1960年初版),卻是情節互相連貫、主題前後呼應的長篇。因此它在結構上是很別致的,既是一本短篇小說集也是一部長篇小說。
三、就文類的特殊性來看,它既是小說又是散文。從自敘童年生活的性質筆觸來看,文章具有散文的形式風格,但從故事情節上看,作者自己也不反對將其列為自傳體的小說。
四、就敘事觀點來看,它透過小女孩“英子”的一雙童稚的眼睛看世界,從頭至尾,由英子的第一人稱視覺循序發展,她既是懵懂的孩子——一個好奇的旁觀者,又是敘述主體,經歷著複雜的成人世界,並隨之逐漸成長。從這個角度來說,它也可以看成是一部主角經歷人生磨難的成長小說。
五、就文章主題來看,作者隱藏在故事背後的女性意識難能可貴。小說致力於刻畫中國婦女的勤勞、賢達、溫柔、善良的美德,更注重表現她們心靈的桎梏和命運的悲劇。文中的主角英子雖然只是個孩子,但她是極聰敏的“女”孩,具有一雙屬於女性敏於同情的眼睛,特別能看見那在性別壓迫中掙扎卻難以翻身的女人的痛苦。從這個方面來看,這部小說的精神,以及要表達的女性主義主題,至今依然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