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中國著名地質學家譚錫疇、李春昱以此地出露的一套灰岩命名的“自流井層”中的一個岩性地層,後稱大安寨段,為下侏羅統自流井組最上部的一個岩性段,厚45米,下部為黃灰、紫灰色泥質、砂屑、介殼灰岩與灰綠色泥質粉砂岩、粉砂質頁岩互層,上部為紫紅色鈣質泥岩,屬淺湖-湖泊淺灘環境形成的沉積地層。
1933年中國著名地質學家譚錫疇、李春昱以此地出露的一套灰岩命名的“自流井層”中的一個岩性地層,後稱大安寨段,為下侏羅統自流井組最上部的一個岩性段,厚45米,下部為黃灰、紫灰色泥質、砂屑、介殼灰岩與灰綠色泥質粉砂岩、粉砂質頁岩互層,上部為紫紅色鈣質泥岩,屬淺湖-湖泊淺灘環境形成的沉積地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