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智教育十日談》是陶繼新與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孫雙金就“情智語文”“情智教育”所做的對話。孫雙金的情智教育,意在突破當下語文教育以及整個基礎教育所存在的“重智輕情”的頑疾,引領教師們關注學生精神世界的建構,使學生可以領略到語文的魅力、教育的價值。他的主張與實踐在語文界甚至更大的教育範圍內,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值得教育者關注與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夏書系·對話名家:情智教育十日談
- 作者:陶繼新 孫雙金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23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751492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孫雙金,不僅是聲名響徹全國的國小語文特級教師,還是聞名遐邇的校長。他的情智教育,在中國國小語文界甚至更大的教育範圍內,都有著很大的影響。也許大多數人一時很難達到孫雙金的情智境界,可是,卻可以向他學習,向他靠近,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乃至自己的生命境界。
這本書,無疑是向孫雙金學習的一個很好的指導文本。走近它,也就與情智教育結了緣,也就有了情智之美。
圖書目錄
序一何為名師
——以孫雙金老師為樣本
序二情智的要義與品格
——孫雙金老師的精神追索與智慧係數
上篇情智語文
第一日
情智語文的“廬山真面”
一、情智語文因何而誕生
二、情智語文的幾個特點
情智語文的具體實施
一、情智教師,情智並行
二、披文人情,鑽研文本
三、精設教案,二度創作
第二日
情智語文的教學策略
一、創設畫面,製造場景
二、緊扣語言,披文人情
三、精彩問題,開啟智慧
四、挑起矛盾,善用衝突
語言習得規律
一、語言模仿
二、語言積累
三、語言運用
第三日
情智語文的“好課觀”
一、書聲琅琅
二、議論紛紛
三、高潮迭起
四、寫寫練練
五、好課像登山
第四日
情智語文的課程觀
一、背誦經典
二、“三塊石頭”
第五日
情智語文的白話文教學
一、白話文的產生及特點
二、白話文教學的誤區
三、白話文的教法
下篇情智教育
第六日
情智教育的提出
一、緣何提出情智教育
二、“半人教育”
三、對情智教育的思考
第七日
情智管理
一、認識情智管理
二、一情智管理策略
第八日
情智校園
一、書香校園
二、暢想校園
三、文化校園
第九日
情智隊伍
一、成長主體
二、成長環境
三、成長策略
四、成長境界
五、以文化人
第十日
情智課程
一、課程概念
二、國家課程校本化
三、校本課程建設
四、教師課程
五、學生課程
跋
作者簡介
陶繼新是山東教育社編審、原總編輯。現任《創新教育》執行主編、中國孔子基金會傳統文化教育分會副會長、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2005年度十大推動讀書人物。他在《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和《人民教育》等幾十家報刊上發表長篇通訊、教育教學論文、編輯業務論文、訪談、評論、散文等700多篇,計550多萬字。
著作有《治校之道》《非常父母》《做一個幸福的老師》《造就卓越學校》《名校解析》等29本。在全國開設講座500多場。
孫雙金是教授級教師,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國小校長。情智教育創始人,教育部師範教育司《教育家成長叢書》首批20位入選者之一,南京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曾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全國首屆十大明星校長” “全國名校長”等稱號。
序言
序言2 情智的要義與品格——孫雙金老師的精神追索與智慧係數
孫雙金,不僅是聲名響徹全國的國小語文特級教師,還是聞名遐邇的校長。他的情智教育,在中國國小語文界甚至更大的教育範圍內,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對於“情智”,單從字面來看不難理解:情感與智慧。但是,要想了知其深厚的內涵,卻並不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我也是最近幾年才關注孫雙金的情智教育的——聽他講課,聽他作報告,與他交流,到他任校長的南京市北京東路國小(以下簡稱北小)參觀採訪,然後才對他的情智教育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而更加深入地走近情智教育,則緣於2013年暑假期間我們整整十天的QQ對話交流。
在國小語文教學乃至整個教育及生命成長過程中,情的作用與意義是極其不容忽視的。讀書時之所以要“披文以入情”,就是因為作者在寫作時是“情動而辭發”的。真正優秀的作品,都有作者的靈魂在場,都有感情之水在其中流淌。文本雖由文字組合而成,可是它有生命,有氣場。如果沒有情,這些文字就像人沒有了血肉一樣,只是骨架一堆而已。聽孫雙金講課,讓人感到文中之情與他的情完全融合為一,以至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我們也隨著他的感情走進文本,感受作者彼時彼地感情脈搏的跳動。
學生從孫雙金那裡,無時無地不感受到情的可貴與美麗。因為他的情是真的,“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也。情真才能打動人,才能讓人信任。即使是小孩子,對教師的情是真是假,也有一雙“火眼金睛”。在孩子那裡,所有的虛假,都會被他們看得一清二楚。當然,所有的真情,也會被他們看得一清二楚。很多人說孫雙金會與孩子交流,只要他一上課,孩子們很快就進入近乎亢奮的狀態。這當然得益於他有技巧與藝術,但本質上則緣於他不但有真情,而且是藉助孩子般的童真走進孩子們的心裡的。老子認為“復歸於嬰兒”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孫雙金則已經達到這一境界。所以,不管在什麼地方上課,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他都能初入課堂就與孩子情感相通,讓課堂有了“好玩”的感覺。因為這情里,除了真,還有童年的美好,還有天然的純淨。語文是美的,孩子是美的,生活也是美的,而課堂教學,也就有了美輪美奐之妙。學生聽孫雙金上課絕對是一種享受,是一段美的歷程。如果學生能連續在他的課堂上學習幾年的話,不但會大大提升語文水平,更會生成一種真善美的心境。
何止教學?在整個教育中,孫雙金的情都是流動不居的。作為校長,他與教師之間沒有任何心理屏障。教師從他那自然的微笑里,體味到一覽無餘的真情實感。在孫雙金看來,教師們從天南地北走到一起,絕對是一個美妙的相聚,而他成了他們的校長,更是一個生命的奇遇。珍惜每一個教師的感情,珍惜每一天的相遇,當是一種生命的享受。所以,他關心教師的生活,也關心教師的精神成長——不是責任使然,天性如此。教師是一個很有人文氣息的群體,他們對於情感有著特殊的敏感。對於孫雙金的這份真情,感受、感恩之後,他們自然又將其化作努力工作的行動。於是,北小,就有了其樂融融而又積極向上的氛圍。
孟子說“仁者愛人”,孫雙金的情智教育之情,從來沒有離開過愛。有了愛的支撐,情才能生成更大的生命能量。愛的博大,可以外化成一種奇特的力量。他愛學優生,也愛待優生;他愛心理健康的學生,也愛相對落後的學生。孔子的“有教無類”,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於是,待優生在他的愛的撫慰下,有了很大的進步;那些問題學生也在他的循循善誘下,成了心理健康的學生。他愛名師,也愛平凡的教師。在他看來,只要盡心盡力了就好,結果有時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任何教師,都是他的兄弟姐妹,都是可愛的。教師們一邊接納這樣的愛,一邊用心工作,去愛他們所教的孩子們,也愛與他們相處的同事們。於是,因愛而相聚在一起的北小的教師們,就有了和諧與幸福。
在孫雙金的生命天平里,智與情一樣,是一個很重的砝碼。孔子說“知者樂”,而快樂則是一種高品質的情。看來,智與情有著一種內在的邏輯聯繫。
聽孫雙金上課,經常會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靈感火花。其實,這就是智慧的呈示。為什麼有的教師備課也很用心,可是,在課堂上就是沒有靈動之氣呢?我想,從表面上看,靈感是突兀而至的,可是,它卻並不隨意降臨到所有教師身上,而是特別青睞孫雙金這樣的“有心”教師。何以如此?這幾年與孫雙金接觸多了,了解也多了,我發現,他的課堂藝術,以及隨即生成的靈感,乃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也。他不僅系統又認真地研究了教材,更閱讀了大量的經典。經典是大師的精神產品,擁有豐富的智慧和無窮的力量。讀得多了,他便慢慢地從大師那裡汲取了營養,化成了自己的智慧,進而將之融化在自己的生命里。在某個教學的場景中,也許沒有任何預設,可是,他卻因心中有了大量的智慧儲備,信手拈來,給人以天衣無縫的感覺。其實,任何的奇妙之中,都蘊含著一種叫作“功夫”的元素。學習名家,不能只觀其課堂教學中的精彩點,還要探究其“詩外功夫”在哪裡。同時,智慧還需要生命的實踐,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要接地氣,不能只是紙上談兵。要知道孔子沒有周遊列國的十四年磨難,是不可能成為大教育家的。孫雙金也不是一開始就成為北小校長的,他曾蟄居一個縣城二十來年,從普通國小語文老師到主任再到校長。他不求聞達於世人,只求教學實踐與學校管理上的突破。他經歷了很多困難,也克服了很多困難,更重要的是,他享受到了破解困難的心靈愉悅。這份經歷與奮爭,是他形成智慧的必要條件。因為只有理論的學習,沒有實踐的磨礪,是不可能凝聚成智慧的。
當走進北小這所名校擔任校長的時候,他已經有了足夠的智慧與能量。所以,他非但沒有捉襟見肘之困,反而有著遊刃有餘之美。
正因如此,他也希望教師與學生都能生成更多的智慧:從課堂教學到課程設定,從教師備課到寫作訓練,從“三塊石頭”到文化建設,從校內活動到社會實踐,如此等等,都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也不只是為了習得知識,還要讓智慧之水源源不斷地流進來,澆灌到師生的心裡。所以,大凡到過北小的人,如果認真地考察一下就會發現,這裡的教師與其他學校的教師不一樣,這裡的學生與其他學校的學生也不一樣。因為智慧內化於心,外化出來就是一道又一道絢麗的風景。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情智教育的情與智,雖然內涵不同,但二者之間又有著內在的聯繫。有的時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並最終水乳交融。特別是在孫雙金課堂教學與教育管理的一些經典片段中,就有這兩個元素的和諧共生。
也許大多數人一時很難達到孫雙金的情智境界,可是,卻可以向他學習,向他靠近,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乃至自己的生命境界。而這本書,無疑是向孫雙金學習的一個很好的指導文本。走近它,也就與情智教育結了緣,也就有了情智之美。儘管達到情智教育的更高境界還需要些時日,可是,“心嚮往之,雖不中,不遠矣”。
孫雙金為本書起了一個很好的名字——“情智教育十日談”。這可能會讓大家想起義大利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十日談》,但這不是有意模仿薄伽丘的書名,而是一種巧合。因為這本書正是我與孫雙金用十天時間,通過QQ對話完成的。我們都沒有現成的文稿,即興而談,率性成文。儘管有的地方還有些粗糲,但亦有著道法自然的從容。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期盼,那就是希望有緣的讀者能夠認可和喜歡它,並從中真正受益,這對於我們而言則是最好的獎賞。不過,因為時間倉促,難免會有不足之處。誠望讀者給我們多提建議與意見,以期再版時予以修正。
陶繼新
2013年8月14日於濟南
名人推薦
忽然想起孫雙金第一次與我相識時的情景,記得他一見面就自我介紹:“我姓孫,小子孫,我叫孫雙金。”孫雙金從事基礎教育,業績非常突出。似乎是天意如此:從事的是培養“小子”的事業,還是“雙金”——把學生和自己都熔鑄成“金子”,這大概也算是名師成長的“普世價值”吧。
——楊九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