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書系·名師怎樣觀察課堂

大夏書系·名師怎樣觀察課堂

《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國小數學卷)》匯集了幾十位數學老師課堂的經典講座,閃爍著名師智慧的火花,宛若沙灘上的貝殼串起了每一節課堂上的教學亮點,價得我們去咀嚼、品味。全書展示名師充滿愛意、詩意和創意的魅力課堂,展現名師高超嫻熟的課堂藝術和獨具魅力的教學智慧。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夏書系·名師怎樣觀察課堂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199頁
  • 開本:16
  • 品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余文森 林高明
  • 出版日期:2009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1766163, 7561766165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名師怎樣觀察課堂(國小數學卷)》:大夏書系·課堂觀察

媒體推薦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認為一節成功的數學課應該具備“新”、“趣”、活”、“實”、“美”的特點。
——錢守旺
一堂好課,應該是數學教師傘部數學素養在某個特定課堂情境中的自然揮灑。正如我所堅持的,好課應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
——張齊華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少一些台前的風光,多幾分台下的平等參與;少一些明確表態,多幾分真誠傾聽;少一些激昂陳詞,多幾分熱情鼓勵。
——華應龍
我們要用數學教學本身的藝術魅力去感染學生:只有教數學的人首先被數學的魅力深深打動,學數學的人才會被數學吸引。
——吳正憲

圖書目錄

好課標準
好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
數學課堂教學的“三字”、 “十二條”
什麼是新課程背景下的一節好課
把握教學要素.優效數學活動——我的數學教學觀
課堂——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
問診課堂
當前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誤區剖析
從教材到學材的構想
讓錯誤價值最大化
對教材遭受“冷”遇的“熱”思考
數學課堂教學應處理好的幾個關係
教學時尚與教學個性化
從蘇步青的題詞談起
數學之道
數學是什麼
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數學”
數學教學是一門創造性的藝術
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環境中積極主動、全面發展
如何詮釋和演繹人本數學
回歸本原:數學教學的真正追尋
追尋充滿智慧的數學教學
數字美,算式美,圖形美
數學,還是那個數學
用文化潤澤教學課堂
讓數學課堂教學成為動態生成的過程
以反思的方式改變我的教育生活
觀課品課
重提數學教學心理學
批判與建設——國小數學課堂觀察與思考
案例研究之研究
應去除什麼樣的“熱鬧”——冷觀數學課堂
充分與深刻——數學課堂對話的導航燈
如何讓學生體驗數學學習
例談國小數學教學中教材的處理藝術
智慧和人格在數學活動中生成——從教學“三角形邊的關係”談起
讓學生在“觸摸”中學習知識

文摘

好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
毋庸置疑,一堂好課涉及方方面面:學生觀、教學觀、教材觀、教學技巧、教育智慧、學科素養……每一個要素都可能對一堂課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然而,這些要素畢竟有主有次。倘若非得從這些要素中提煉出最重要的一條,就目前筆者的切身體會而言,我更願意給出這樣的見解,那就是:一堂好課,應該是數學教師全部數學素養在某個特定課堂情境中的自然揮灑。正如我所堅持的,好課應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
有人總是留戀、感嘆於優秀教師揮灑自如的課堂風範和教學藝術,對它深深折服,並試圖將其“原樣”複製,讓這份精湛和美感同樣綻放於自己的課堂中。然而,無數類似的努力往往都以失敗而告終。究其原因,撇開優秀教師精湛的教學技巧、技術、智慧難以簡單“克隆”之外,更深層的問題是,大家忘了這樣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一堂成功的課,往往不是教師教學技藝與技巧的簡單疊加與拼湊,而是其多年來學識、功底、經驗、技巧、智慧、個性乃至人生閱歷等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一種自然勃發與流淌。在某種意義上說,優秀的課堂其實並不完全具備“可分析性”、“可解剖性”。因為它本身是一個不可拆分的整體,是執教者眾多優秀品質通過無形的整合後,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諸如“這一環節為何要如此設計”、“面對這一教學現場,他為何要如此引導”,等等,你很難理性地作出解讀。事實上,有時,即便是執教者本人,也未必能就這些問題給出明確的答案。因為很多時候,課堂中的諸多細節和火花,對他而言,實在是再自然不過的了。換言之,那是從他們內心深處自然流淌出來的,無須言說,更無以言說。
有人說:“一個好演員,一舉手一投足,全都是戲。”又有人說:“一個優秀的歌者,每個細胞都散發著音樂的魅力。”我想,這大抵和我們表達的是同樣的意思。因為一堂好課中的教師,又何嘗不是如此?
那么,認識到這一點,對年輕教師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呢?換言之,從這些優秀教師身上,我們是否無以借鑑了呢?
不,我認為,我們無須如此悲觀!
好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既然如此,那么,與其站在這股清泉的最下游,坐以賞其美妙的泉姿與樂音,倒不如溯其流而上,去其源頭活水處,領略其最初的姿態與原動力。只有在那裡,我們才能撇開一切外在的干擾因素,觸摸到最真實、最本色的風景。
我們常聽人告誡:想向人學習,切莫僅習其一招一式。要學其形,更要得其神。那么,一堂好課,其內在的神究竟在哪兒?在筆者看來,無它,唯教師的精深學養而已。
練武之人,最高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是有深厚的內力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氣魄。教師的內力在哪兒?不是華麗的語言或精妙的教學技巧,而是教師本身精湛的學科涵養,以及將其自然轉化為教學影響力的智慧。不妨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教學片段,內容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並發現無論哪種三角形,它的內角和都是——
生:180度。
師:那么,會不會在同一個三角形中出現兩個直角呢?
生:不會。你想啊,直角是90度,兩個直角就是180度,如果三角形真有兩個直角的話,那么它的內角和顯然就超過180度了。
師:聽起來很有道理,要不要我們畫一個試試?
生:行!
生:沒問題。
(見學生個個摩拳擦掌,教師信手拿起三角板,畫出了一個含有兩個直角的圖形)
生:(嘀咕)這哪是一個三角形啊!
生:再怎么畫,上面的兩條邊也不可能合攏啊。
生:要算,那也只能算是一個開口的三角形。
(生笑)
師:真不能合攏。要不要咱們延長試試?
(師認真地建議)
生:不用試了。這兩條邊互相平行,怎么可能相交?
生:你就是畫到天邊,它們也不會合到一起的,誰讓他們互相平行呢?
(生笑)
(到此可以結束討論了,可教師偏不)
師:那倒未必。我覺得不需要畫到天邊,它們早就相交了!
生:怎么可能呢?
(生一臉疑惑地望著教師)
師:假設我們的黑板就是地面。那么,這條邊(指著左邊的那條邊)一直往北畫,最後會畫到哪兒?
(一番爭議後,答案落在了“北極點”上)
師:那另一條邊呢?
生:咦,好像也是北極點!
生:奇怪,真的相交了!
師:怎么樣?還沒到天邊,就相交了吧!
(教室里一下炸開了鍋)
生:這是怎么回事啊?
生:難道三角形的內角和還可能不是180度?
生:不對呀!這樣一來,三角形不成彎的了嗎?
師:說得好!的確,我們一直探討的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它是有前提的。也就是說,這個三角形必須是在一個絕對的平面內。但是,如果不在一個平面內,就像這位同學所提到的,如果我們探討的是像地球一樣的球面,那么,這時的三角形的內角和——
生:(遲疑地)大於180度。
師:別奇怪,三角形的內角和不光有大於180度的,還有——
生:小於180度的?
師:對!其實啊,我們國小階段探討的平面幾何方面的知識,都是在“歐氏幾何”的範圍內,而在“非歐幾何”的研究範圍內,三角形的內角和就不是180度。當然,更多相關的知識,同學們到了中學和大學,會慢慢學到的。
儘管教師只是點到為止,但課堂上這輕輕一“甩”,留給學生的何止是驚訝、興奮、憧憬?坦率地說,關於非歐幾何的知識,我也曾關注過。關於“高觀點下的國小數學教學”的相關文章,我也有所涉及。但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這位教師竟然在不經意問,讓“非歐幾何”這一對於小學生來說十分抽象的內容,如此直觀、形象地走進了國小課堂,走進了孩子們的數學世界。
儘管我們可以找到無數個理由和這位教師去磋商,比如“和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去探討非歐幾何是否為過”,比如“才建立起的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的結論,會不會被三角形的內角和可能大於或小於180度這一新的結論所干擾、影響”,等等,然而,看到下課後孩子們依然圍繞在老師身旁,和他饒有興致地交流著對非歐幾何的“看法”,望著孩子們滿臉的興奮與遐想,我知道,一切顧慮都是不必要的,也是幼稚的。
課堂是什麼?它不應該只是數學知識的授受之所,也不僅僅是數學方法與經驗的交流之地。好的課堂應該是一扇窗戶,打開這扇窗戶,孩子們就可以洞察這門學科的很多奧秘,對這門學科滿懷憧憬與嚮往。如果從這樣的角度來理解,教師這隨意一“甩”,豈非神來之筆?
下課後,我決定和執教老師好好聊聊這一片段,尤其是備課時,他究竟為何會有此出人意料的設計,其意圖在哪兒,又有怎樣的顧慮等。然而,“訪談”的結果再次出乎我的意料——
純粹讓學生根據三角形內角和抽象地判定這一問題,並不利於對學生幾何直覺與空間想像力的培養。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解,我才臨時決定通過畫一畫,藉助幾何直觀,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到三角形不可能有兩個直角。至於怎么想到要和學生去探討非歐幾何方面的問題,說實話,我備課時並沒有想到。或許是學生“就是畫到天邊,它們也不會合到一起的”這句話激發了我的靈感吧。那一刻,我想反正都已到這兒了,何不索性跟他們聊聊非歐幾何呢?沒想到的是,學生居然挺感興趣,課後還纏著要我再給他們講一講。呵呵……
原來如此!在慨嘆他神來之筆的同時,我不得不再一次重申自己的觀點:好課,絕不是教師“為了如此而如此”的雕琢,而是一種源自心靈深處的思想和內涵的自由流淌。這種流淌看似隨意’,實則源自教師堅實的教學內力與專業素養。而這些,才是好課真正的源頭活水!
數學課堂教學的“三字"、“十二條”
數學課堂教學應遵循的原則和具體操作方法可歸納為“三字十二條”,具體如下:
“三字”
1.趣
上課要上得有趣,才能使學生精神飽滿,興趣盎然,全神貫注,積極參與。主動參與是學生的自主行為,如果他們沒有興趣,“無動於衷”,就不可能主動,參與也就變成一句空話。
2.實
上課要讓學生實實在在學好基礎知識,練好基本功。加強雙基是我國傳統教育的精華,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3.活
課堂氣氛要活,學生思維要活躍。學生思維活躍的程度是衡量學生是否主動參與的標誌。
“趣”、“實”、“活”相互聯繫,相輔相成。只有課堂有趣,才能做到實在,才能激活思維;學生獲得知識,取得成功後,又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上課能做到“趣”、“實”、“活”,是一個很高境界,要處理好各種關係,掌握分寸,控制火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