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塘中生輪藻是發現於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南雄縣大塘區楊梅坑—逆龍坑的古新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塘中生輪藻
- 外文名:Mesochara datangensis Huang, 1988
- 形成時代:古新世
- 產地: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南雄縣大塘區楊梅坑—逆龍坑
大塘中生輪藻是發現於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南雄縣大塘區楊梅坑—逆龍坑的古新世時期化石。
大塘中生輪藻是發現於廣東省韶關市南雄市南雄縣大塘區楊梅坑—逆龍坑的古新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藏卵器柱卵形、長卵形,最大寬度位於中部,頂部圓,底部圓或尖圓。螺旋細胞凹,側視螺旋環數8~9。整個頂部細胞無明顯變化,末端聚集成一...
大型中生輪藻(新種)是發現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區的晚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中等偏大。寬橢圓形~寬紡錘形。頂底寬收縮頂心微突出,底部寬圓,最大寬度在中部。長550~630μm,寬440~530μm,側視8~10環,螺旋細胞凹,間脊窄,少數略鈍粗。旋至頂周無變化至頂心正常聚合。底孔中等,...
有柄中生輪藻是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浩特盆地東部的早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特小,卵形,卵圓形至近球形,具五個左旋螺旋細胞,長230~361微米,寬164~295微米,頂部短錐形或圓形,底部突然收縮成短柄狀。螺旋細胞下凹,有時細胞溝和細胞間脊幾乎等寬,一般前者較寬。螺旋細胞至頂部寬度無變化。側視螺環...
伸長中生輪藻 伸長中生輪藻是發現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大店子的早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卵形,頂部圓,下部近1/3處收縮而呈柄狀突出,最大寬度位於中部。螺旋細胞凹,細胞溝較寬,間脊較粗,側視環數8,螺旋細胞在頂部無明顯變化,末端聚為一點。底孔小。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下溝中生輪藻是發現於青海省海南州貴德縣的早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多為上寬下窄的卵形,長440~490微米,寬360~420微米,側視10~1l環,與王水(1965)描述自酒泉盆地下溝白堊紀上惠回堡群下部和中部的標本基本一致;有少數與之共生、底部延伸形成明顯或不明顯柄狀突起的標本,將其視作變異個體歸入本種。保...
旋卷中生輪藻(相似種)是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浩特盆地東部鑽井剖面的早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卵錐形,頂部圓或寬圓,底部窄圓或近錐形,最大寬度位於上部,長237~277μm,寬181~237μm,長/寬比值為1.17~1.31。螺旋細胞凹,間脊窄,側視環數8~9,赤道處環寬31~36μm;細胞在頂周無明顯...
具柄中生輪藻 具柄中生輪藻是發現於甘肅省蘭州市河口的早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很小,長180~330微米,寬200~280微米,側視9~11環,以卵形、卵球形為主,底部具柄。螺旋細胞凹,胞溝中有時可見次生脊;當次生脊起伏強烈時,其波峰可呈棘棘狀。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旋卷中生輪藻是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踏踏水剖面的早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卵錐形,頂部圓或寬圓,底部窄圓或近錐形,最大寬位於上部,長348微米,寬293微米,長/寬值1.19,側視環數9,赤道處環寬41微米,細胞在頂周無明顯變化,亦未在頂心明顯增寬,正常聚集為一短折線或一點,底孔...
可愛中生輪藻是發現於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口鎮享堂村的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以卵形為主,長310~410微米,寬270~310微米;側視8~10環,其基本特徵與梅德勒(m?dler,1952)描述自德同西北部上侏歲統kimmeridgian階的mesocharaammoena(m?dler)相符。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
對稱中生輪藻是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浩特盆地東部的早白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卵形至橢球形,長450~550微米,寬375~450微米,頂部寬圓或有點突出,底部窄,螺旋細胞凹,間脊低窄,側視8~9環,在頂部無顯著變化,末端連線成一點,底孔小,側壁薄。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旋子中生輪藻較小種(新亞種)是發現於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巴州溝的晚白堊世(K2)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藏卵器很小,卵球形,頂部寬鈍,底部收縮並下延突出,最大寬度在中部偏上。長225微米左右,寬210微米左右,側視7~8環。螺旋細胞凹,胞間脊細,旋至頂周無明顯變化,至頂心正常聚集。底孔較大,...
旋子中生輪藻 旋子中生輪藻是產於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大店子的早白堊世(K₁)的化石。特性描述 藏卵器卵形,長333μ,寬237μ,側視環數7,赤道處環寬36μ,底孔外口直徑21μ。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