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戰役

大埔戰役是指清朝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太平軍在廣東大埔縣境內發生的戰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埔戰役
  • 發生地點:廣東省大埔縣
太平天國大軍第二次進入梅州,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這時距離上一次是六年之後的事了。
上一年的同治三年(1864年)四月,洪秀全在清軍重重包圍的天京吞金自殺,其子洪天貴福繼位。六月十六日清軍曾國荃攻克太平天國國都天京。此後,幼天王、忠王李秀成、乾王洪仁玕等先後被清軍所殺,太平天國進入最後階段。
六月十六日天京陷落後,太平天國餘部一部由賴文光率領,在長江以北與捻軍會合,成為太平天國的北方軍,其餘在江西福建形成南部軍;九月,南部軍30餘萬分四路進入福建,經清軍剿殺,到同治四年只剩李世賢、汪海洋兩軍;隨後,侍王李世賢在永定大敗,只剩汪海洋一軍了。汪海洋在閩南、閩西接連大敗,他被迫進入閩、粵、贛山區,最後進入嘉應州。
汪海洋軍在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十五日進入嘉應,到同治五年正月二十一日(1866年3月7日)偕王譚體元被俘,太平軍在嘉應長達八月又七天(同治四年閏五月)。在這240多天中,太平天國在政治、軍事、思想、風俗、文學等多個領域裡,對嘉應產生了深刻影響,留下豐富的思想和文化成果。限於篇幅,重點於太平軍在嘉應的軍事活動展開敘述。
1864年,太平天國汪海洋軍在嘉應戰場的形勢是,上半年太平軍以鎮平(今蕉嶺)為中心,軍鋒到達蕉嶺、大埔、平遠、嘉應、興寧、長樂;下半年太平軍以嘉應州城為中心,直至全軍覆滅。
同治三、四年間,太平軍多次到大埔,曾攻占大埔縣城(今茶陽)。
1.太平軍一到大埔。太平軍第一次到大埔是同治三年九月十三日,太平軍攻下大埔縣城。當時,林達泉已回大埔辦團練,協助防守。林達泉,字海岩,大埔人,鹹豐十一年舉人,曾參江蘇巡撫丁日昌幕。他留心國家大事,對古今輿圖、武備及海外各國形勢等都了如指掌。同治三年,太平天國到大埔,達泉練鄉勇、籌防禦,使太平軍在大埔無法立足,太平軍不久退出大埔,林達泉也因此升任知縣。
2.太平軍二到大埔。太平軍第二次到大埔是同治四年(1865年)汪海洋軍。四月,太平軍在閩的軍事形勢十分嚴峻,太平軍集聚閩、粵邊境,伺機進入廣東。清王闓運《湘軍志》卷七《浙江篇》:“四年二月,寇西還永定。江蘇軍將郭松林來會師,圍漳州。鮑超前軍將婁雲慶自瑞金入武平。四月,寇棄漳州,出大埔。”汪海洋率部由福建永定進軍大埔。這時,廣東總兵方耀、鄭紹忠奉廣東布政使李福泰的命令,屯兵於大埔縣城(今茶陽鎮)的校場壩。四月十五日,汪海洋率軍10萬從閩西進兵大埔,入大埔後經岩上、桃源、百侯直趨,與清軍戰於歸陽。四月二十一日,汪海洋兵至大埔的小靖,突然遇到廣東清軍鄭紹忠部。
  鄭紹忠,廣東三水大旗頭村人,初隨表兄陳金缸占山為王,後殺表兄投降清軍,因戰功被清廷賞都司銜。四月二十一日,鄭紹忠率軍數十人巡哨,遇汪海洋前鋒30餘人,混亂中鄭紹忠以旗槍為武器刺向對方,兩軍混戰一場而退。次日,鄭紹忠伏兵於小靖石牌樓側,以待太平軍。拂曉,汪海洋軍果至,鄭紹忠伏兵殺出,但不能取勝。兩軍相持之中,太平軍另派一軍700餘人,繞道銜枚疾走,從山後包抄鄭紹忠的後路。但是訊息走漏,鄭紹忠預先伏兵於半山的險隘處。當太平軍至時,鄭紹忠軍出其不意,以抬槍轟擊,太平軍躲閃不及,紛紛墜下懸岩,一時血肉橫飛,700餘人血沃勁草。清軍乘勢進擊,太平軍大敗,大小將領陣亡以千計。太平軍進攻受挫,只得撤退。鄭紹忠又在大埔著名的險要關隘——羊耳凹虛設旌旗,阻擋太平軍。太平軍在大埔無法進軍,汪海洋等只得撤出大埔,回兵福建。據《清史稿·鄭紹忠傳》,鄭紹忠因嘉應有功升為副將、潮州鎮總兵。至光緒十七年(1891),兩廣總督張之洞提拔他為廣東水師提督。
3.太平軍三到大埔。太平軍三到大埔,是同治四年四月利王朱興隆、來王陸順德軍。四月二十九日,朱興隆、陸順德兩軍分路進入大埔縣境。因前有粵軍方耀堵截,後有左宗棠軍臬司王德榜軍追趕,天將郭維揚、朱陸明等24位太平軍將領率4000人向清軍投降,降將郭維揚等隨即被王德榜殺害。朱興隆、陸順德旋即退出大埔,進入福建。
九月下旬,左宗棠已將其司令部遷到大埔花園墩督戰;粵軍炮船數十艘,扼守在大埔三河壩,以防止太平軍逃往潮州;左宗棠曾一度駐三河,大埔成為清軍對嘉應太平軍作戰穩固的後方和指揮部。汪海洋攻占嘉應州後,左宗棠才將司令部遷往鬆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