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寧波)

《大地(寧波)》1935年11月創刊於寧波,月刊,時事刊物,由寧波作家協會編輯並發行。該刊的主編為鋤經,主要撰稿人有江洵、光增等。該刊的館址、停刊時間和原因均不詳。館藏1935年11月第1期至1936年第8期,共4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地(寧波)
  • 類別:時事刊物
  • 創刊時間:1935年
  • 出版周期:月刊
辦刊宗旨,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該刊以“聯絡感情、研究學術、提高文化水準”為宗旨。

欄目方向

該刊是寧波作家協會的紀念專號,創刊號上還附有寧波作者協會成立大會紀念攝影圖片。該刊的欄目主要有短評、論著、文藝、會訊、時事論壇,其中,“短評”和“時事論壇”欄目的文章大多是政治時事,以評論中日關係以及發展趨勢居多,大有提醒國民警惕日本侵略、激發愛國情懷之意,代表性作品有光增的《調整中日關係》、李潔的《歡迎胡漢民回國》等;“論著”欄目多研究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和事物,代表性文章如沉汗的《戲劇與大眾》、曾也魯《自殺問題的研究》等;“文藝”一欄多為休閒性作品,有劇本、小說、戲曲、民歌、故事、遊記等,代表作有《作者們底歌:作者協會會刊大地底前奏曲 》、《游岳王墓 》等;“會訊”一欄則刊載與寧波作家協會相關的訊息,代表作如《本會從顧與前瞻:從動議-籌備-成立-而到了現在 》。
該刊誕生於中共關係緊張、中日混戰之際,對時局政事、中日形勢等多有提及和評析,極大促進了寧波民主意識的發展,對全國各地的民主政治建設都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此番資料更為今人研究中日關係史提供了參考。此外,該刊的“文藝”欄目包羅萬象,對當時流行的各種休閒娛樂都有較為深入直觀的描述和評析,對普及大眾知識、豐富日常生活、提高文化水準等方面具有促進作用,亦可從中窺見寧波作者協會的生存和發展狀況。

文化傳統

《獻詞》(李從之)
真是何等的慚愧而榮幸,我的名字居然列入“寧波作家協會”會員名錄中了,“作者”這個稱呼是多么尊貴而不易恭維的,正如那“學者”比較“碩士”“博士”的頭銜更來得尊貴似的。不學無術粗通“之”“無”的我,怎當得了這個頭銜,實在是不敢承當,因此,內心又怎得不慚愧!不過,能趁著這個機會,附驥於諸作者,從事文藝宣傳工作,原屬我自己願望的,同時認識了諸多益友,互相切磋砥礪,所以,又竊竊自以為榮幸的一椿事!慚愧!榮幸!加入了這“寧波作家協會”,尤其是濫竽了這協會的理事職務。
協會形式表徵之一的“大地”創刊將出版,主編者鋤經兄囑把協會成立日我的講詞寫出來,似此命題作文,限期繳卷,在下無以言辭,況且又是會員應負的一點兒責任。
記得協會成立的那天,我以會員而兼縣政府代表兩重資格臨時所說的一些話,事後回憶,覺得膚淺平凡,無非是老生常談的幾句,拿來貢獻諸同仁並以自勉的,實在無發表價值之可言。不過,我的話來自肺腑,出諸至誠,尚不見厭於當時在座諸君,現在仍本初衷,用筆追述之……換句話說,就是本著我們共同的中心思想,合著震撼的吶喊,共為有力的推動,使那消沉的民族意識,轉易為愛國的思潮。嗣後大家寫作,不論一字一筆,都要有所為而為,不復作“聊”之呻吟。內心怎樣想,嘴巴就怎樣說,筆下就怎樣寫,行動就怎樣做。那我們的組織才不空虛,內容才能充實,真真做到“知行合一”的話。
以上所述“始終如一”、“人我合一”、“表里合一”、“知行合一”的四一條件,我現在仍以至誠就是拿表里合一的態度,再貢獻給本會諸同仁,並奉以切實自勉。我們要拿始終如一的決心,去有始有終的來培養這四一精神,而永久我們的組織,還有用人我如一的操守,不分爾我,相互督促,來發展我們的事業,更要用知行合一的態度,去徹底了解,去努力實行這四一條件,而充實我們的組織,完成我們最後的重大使命。
民國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下午在鄞縣圖書館樓上我們協會成立會場內如此說,此刻在斗室中寢榻前燈光下如此寫,將於十一月十二日在我們“大地”創刊內如此發表,而後與各地讀者諸君如此相見。時間空間的變遷,不但多多少少,但我的心理狀態,卻依然那樣起伏,仍舊是:慚愧!榮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