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之心:商人·商業·商事》是2012年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道農。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商之心:商人•商業•商事
- 作者:道農
-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2月1日
- 頁數:230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35774378
- 外文名:The Heart of Great Merchants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大商之心:商人·商業·商事》剖析了當前中國12位成功企業家的發展歷程,凸顯了他們的不斷創新、堅持、有責任心和敢於擔當的品質。在書中可以看到:在中國創業,是什麼支撐他們從過去走向未來?——為社會創造財富,或者將自己的財富還於社會!這不是一本傳統的描繪企業家財富路徑的財經讀物,而是一本企業家的心靈獨白。閱讀《大商之心:商人·商業·商事》,你就會明白,他們之所以能成功,原因就在“財富”之外,而他們追逐的終極目標,也與財富無關……
《大商之心:商人·商業·商事》編輯推薦:《大商之心——商人·商業·商事》中的一些人原本可以在平坦的仕途大道上一路風光地走下去,另一些人也很早就可以舒服地躺在最初積累的財富上,無需再為事業而奔波勞苦。但如果真是那樣,今天中國將不會出現最大的果汁民族品牌——匯源,最具影響力的商業地產品牌——萬達,世界知名的PC品牌——聯想,首個鯨吞老牌歐洲汽車公司的中國汽車民族品牌——吉利……他們首先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這個時代……由於沒有先例可循,這些企業家最初也曾在創業中遭遇重重阻困,但出現在本書中的這些企業家沒有成為先驅,而是成為“留下來的精英”……如今,這些企業家都已過天命之年,經歷了事業的起起落落,他們對人生都有一份獨到的感悟;今天,這些依然在路上的企業家對自己的未來依然充滿理想……在中國創業,是什麼支撐他們從過去走向未來?—為社會創造財富,或者將自己的財富還於社會……在《大商之心——商人·商業·商事》中,你將尋找到上述答案。
圖書目錄
柳傳志 大商之心 李翔
“商人本身,叫起來可能就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這種人稱之為商人更合適。但是賦予企業家‘家’的稱呼以後,大家就會感覺到,企業家實際上還有更多的社會責任在裡面。”
談話的開始
妥協與前進——環境與人
濕潤空氣的努力——對大環境的改變
精神資源和方法論
俞敏洪 出離在紅塵 賈林男
“我想追求一種清明空靈、心無掛礙的境界,但從來沒有達到過。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我的生活中總會發生一些事情,讓我無比糾結,而且無法排解。”
人人心中都有等量的苦
一位成功者的自白
不願為“暴民”、“暴官”送命
生死之間,灰飛煙滅
人生最大的功課
李書福 自由愈發遙遠 遲宇宙
“按照常理,企業做那么大他不應該痛苦,這就是不具備讓他幸福的外部條件。所以像我們這些人是最傻的,現在搞企業的中國企業家,我覺得從根本上講是不聰明的,也包括我在內,都是有一種心理障礙的,有一種心理疾病的人。”
一個男人
苦惱和幸福
為了一個美麗的追求
無地超脫
責任與使命
王健林 責任感使我們出類拔萃 遲宇宙
“我覺得中國民營企業家最重要的準則是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誠信心,這個誠信心包括誠信納稅、信守國家法律等等;第二個就是社會責任,其實誠信心也是社會責任的一個方面。”
從將軍夢到生意場
為商之道在“德信”二字
我最想成為一個大慈善家
胡葆森 承諾與使命 賈林男
“只有造就強大的企業,才能造就強大的河南。”當大多數房地產企業都在“向上做,向大做”時,建業卻一直“向下做,向小做”。
父親
1966:“紅小兵”在北京
1976:最後的工農兵大學生
1980:密密麻麻的三個筆記本
1993:“還是老胡做事靠譜”
2008:壓在心底的石頭輕了
一個工農兵學員的自贖
“心軟”的老闆
使命
朱新禮 以夢為馬 王瑞斌
“人乾到這個份兒上,金錢、地位都無所謂了,更重要的是能真為社會做出點實事,體現人生的價值”
前傳:快樂的“村主任”
創業:為理想冒險
成長:資本博弈與鳳凰涅槃
未來:“中國夢”堅持到底
劉東華 連線者 李翔
在當前這個斷裂的社會中,基本上各個群體都處於自說自話的階段。劉東華則在這個分裂的世界中扮演著一個連線點的角色。
分裂世界的“連線點”
企業家的“打滾中心”
有噸位的“肉身”
田溯寧 一個創新主義者的長征 李翔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如果說這是一個中國復興的世紀,我們恰逢其時。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企業家也許可以從我們自己的歷史文化寶庫中汲取思想,沉澱信仰,來建造偉大的網際網路企業,並始終走在時代的前沿。”
寬頻先生
改變中國
雲暢想
李東生 雞的重生 遲宇宙
“我覺得從動物來看的話,我是屬雞的,更像一隻公雞,”他說。他願意接受這樣一種形象,即使不能一唱天下白,至少可以始終保持著鬥志,始終愛和尊重自己;就像他這么多年來一直乾的那樣。
雛雞
鬥雞
母雞
雄雞
重生
王文京 最真實的人生 遲宇宙
對於財富,這個已經算不上年輕的年輕人已經沒有多少感覺。他最細膩的感觸靠近內心。在經歷了種種並不騰挪跌宕的生活情節之後,他學會了如何感謝當下的這個時代,也明白了當下的生活是最真實和最幸福的生活。
夢想家
抉擇
創業史
財富領袖
心靈史
苗鴻冰 生命需要意境 遲宇宙
他將自己定義為“為女人做衣服的男人”。儘管有人說這是他的自嘲,但更多的人相信這是他對自己最忠實的描述。
往事
前塵
意境
價值
夢想
張醒生 新生 遲宇宙
張醒生的故事就像是一隻昆蟲不停蛻皮脫殼的的故事,他每一次自我更新,都能成功地走出過往,贏得一種全新的、與往日截然不同的人生。他如今的人生價值所寄,是出任了大自然保護協會北亞區總幹事長。
人物誌
信天游
可可西里
新生志
聽他說
作者簡介
道農,道農書系是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年度系列出版物,旨在以圖書出版推動企業家精神社會化。
序言
“對未來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企業家。”
——喬治·吉爾德,當代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經濟學家
追尋商業的正能量(代序)
吳鷗
2012年的7月份,我隨一個企業家代表團訪問了英國。奔波於英國的幾個城市,我想找到牛頓的那棵砸中他腦袋的蘋果樹,尋覓由莎士比亞發軔並湧現出一大批詩人、劇作家和小說家的創作土壤,輾轉於鐵血首相邱吉爾抗擊希特勒德國留下的二戰遺產,當然我最想找尋亞當·斯密留給這個曾經的帝國商業精神方面的蛛絲馬跡。
這位資本主義最偉大的辯護者在他另一部聞名於世的巨著《道德情操論》里關於企業家的描述屈指可數,他寫道:
“儘管他們的天性是自私的和貪婪的,雖然他們只圖自己方便,雖然他們僱傭千百人來為自己勞動的唯一目的是滿足自己無聊而又貪得無厭的欲望,但是他們還是同窮人一樣分享他們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從而不知不覺地增進了社會利益。”
一、商人的命運
斯密認為企業家的活動最終還是增進了人類的福祉。但最早為企業家立傳的是司馬遷。他發現了企業家,這比亞當·斯密的發現,要早了一千八百年。
司馬遷的《史記》里記述了范蠡、子貢、弦高、白圭、呂不韋等30多位企業家,張維迎稱司馬遷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市場經濟的倡導者”,但漢代以後的歷史就沒有企業家可供歷史記述了。這是因為大漢以後國家加強了對資源的管控,從此,企業家精神在這個看似強盛統一的帝國就沒落直至消失了。
商人階層在這個國家從來就沒有登上過歷史的舞台。
1932年就來到中國的美國學者費正清在他的《劍橋中國史》中寫道:“在中國這部歷史長劇的發展中,中國商人階層沒有占據顯要位置。它只是一個配角。”另一位著名美國中國問題專家史景遷在《追尋現代中國》一書的敘述中,從1600年到1989年民生多艱、國運多舛的389年間,也是幾乎沒有企業家的影子可供記述。
這是一群從來沒有登上歷史舞台的一群人。
直到了過去的30年間,中國才達到了百餘年來發展最快的一個階段,也是中國企業發展最為壯觀的年代。企業家階層的整體崛起,出現了真正的企業家經濟,這是過去30年現代中國最具深遠影響和鼓舞人心的事件。正是企業家們一往無前、反叛、意志頑強、富於創造力的精神,推動著經濟的增長,創造了中國史無前例的奇蹟。
茅于軾毫不掩飾他對這個階層的讚譽。他在2004年有一次講話說:“前面的140年,我們什麼事也都沒有乾成,最近25年我們確實幹成了一些事。是什麼人在這個事業中間有功勞呢?改革前後,都有工人農民、都有知識分子、都有共產黨,但改革以前沒有企業家,改革以後有企業家,他們為我們的改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他甚至稱企業家才是“改革功臣”。
無論如何,企業家群體在這個國家的出現與長成,讓這個大國展現出無窮的活力。但這種樂觀的情緒很快就被另一些事件所驅散。商業倫理與道德底線開始大面積的失陷,懷疑與憤怒重新籠罩在企業家的周圍,讓這個國家充滿了更多的不安與躁動。20世紀80年代的打擊“投機倒把”曾讓這個階層陷入了公眾嘲諷甚至仇視的對象,但很快這些巨大的困難逼迫他們迅速走上了一條革新的道路。如今面對這些挫折與坎坷,我們需要去重新找回商業的本質和傳統。
二、商業的傳統
正如米爾頓·弗里德曼所言,“商業的本質就是贏利”。無論是現代商業還是傳統商業,都是以賺錢為出發點和歸宿的。但商業作為“以買賣方式使商品流通的活動”,從商業誕生的那天起,商業倫理就相伴而生,要求商業要講誠信、講公平、講道德。
在先秦時代,儒家就有“義以生利”和“以義制利”的思想。《論語》裡面說,子曰:“富與貴,是入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孔子還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我們今天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什麼“道”?合法之道。說到底,也就是仁義之道——仁道。孔子主張“仁義禮智信”,提倡要用“仁道”的方式來獲取財富。因為仁道是商業安身立命的基礎。所以,無論是富貴還是貧賤,無論是倉促之間還是顛沛流離之時,都絕不能違背這個基礎和原則。後來的孟子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三國的關雲長是一名驍銳武將,但我們現在卻奉關公為“財神”而不是其他神?這是因為關公已經成為“信義”的化身,關公把曹操賞給他的金銀綢緞,列表列支,除去給兩位皇嫂置辦衣物用於生活開銷外,自己分文未取,最後掛印封金,離開曹營。此無它解,惟“信義”二字。
到了明清時期更是出現一批實踐儒家倫理價值觀念的商人,從此他們開始被稱為儒商。“義以生利”和“以義制利”的思想,派生出來了“見利思義”、“取之有義”、“先義後利”、“重義輕利”等,逐漸構成了儒家“義利觀”的基本內容。
清末民初的儒商是中國商業史的一個高峰甚至是黃金年代。無論是曾國藩的安慶兵工廠,左宗棠的福建船政局,張之洞的漢陽鐵廠,李鴻章的輪船招商局,盛宣懷的鐵路電報航運郵政事務,還是胡雪岩的江浙蠶絲廠,張謇的南通大生紗廠,榮氏兄弟的無錫紡織廠、麵粉廠,范旭東的天津永利鹼廠,盧作孚的重慶民生船運公司,他們都是近代中國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
雖然他們從來都不願意成為革命的主要力量,但比起其他階層,他們似乎也更有能力關心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他們甚至支持並參與到政治的改革進程當中,無論是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甲午戰爭,戊戌變法,還是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抵制日貨,抗日戰爭,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們當年活躍的身影。
三、大商的心靈
隨後的“三反五反”和“十年浩劫”中斷了中國的商業進程。因此,對於二十餘年前中國的制度環境而言,開創企業本身就是一項驚人之舉。40歲的柳傳志在北京的一間傳達室創辦了聯想,然後開始“土撥鼠式”的苦心經營,擠進世界500強後志在成為一間“偉大的公司”。浙南的李書福剛開始連個照相館都開不起,買了個小相機,騎個破腳踏車走村串巷給人拍照,而後造冰櫃、機車、汽車,直至全資收購沃爾沃擠進世界500強,但他似乎總也不能放慢前進的腳步。
他們還有,朱新禮在不惑之年辭職下海,直至今天還激情四射地懷揣著“大農業”夢想;有著令人艷羨的創業和職業經理人履歷的田溯寧,再度點燃創業激情;商業地產翹楚王健林最想成為的人不是財富領袖,而是中國最大的“慈善家”……
這是一群“大商人”。遠在三四百年前,斯密就強調了企業家在增加自己和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在給社會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是推動社會進步舉足輕重的力量。我個人覺得,“大商人”至少有四個特徵,或者說他們做到了這些:
一是他們的創造力。敢於挑戰傳統的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這是他們的內在源動力,也是最典型的企業家精神。熊彼特把企業家的工作定義為“創造性破壞”,如果不進行創新和變革,就不會再成長,這也是企業家的本職工作。吉爾德則在《重獲企業精神》里鄙視那些沒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那些囤積財富的,尋求政府保護的,陶醉虛榮消費的,隱退孤立的,只給不予的,不願承擔風險的,希望收益不願犧牲的,希望得到讚美的,不謙卑的。
二是他們的責任擔當。比爾·蓋茨說他已經被“捆綁在微軟這條大船的船桅上了”;當65歲的柳傳志在聯想最艱難的時候毅然復出,“聯想就是我的命,需要自己往前站時,義不容辭”;李東生在TCL國際化最困頓的時刻選擇了“鷹的重生”……雄心勃勃的夢想賦予他們偉大的力量、激情、能量、勇氣與堅韌,最重要的是他們的那份責任心。
三是他們的核心價值觀。李東生是個典型的實業狂,他認為“實業乃國之根本,是最重要的基礎,沒有實業,談何興國”;胡葆森把自己的企業簡化為六個字“在河南,做地產”,他“根植中原,造福百姓”的目的是要讓億萬中原人住上好房子;李書福把他的新夢想定義為“每一輛車都像一棵移動的樹一樣”……他們把自己的企業緊緊地建立在核心價值觀之上,從而實現持續領先。
四是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以經世致用見長、以天下為己任的“修齊治平”的中國傳統商業思想,整整影響了中國這一代“大商人”。他們以實業興國為己任,但他們胸懷天下,關心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一向最善於在環境和制度間拿捏平衡的柳傳志,一邊說自己一點也沒有政治雄心,另一邊又在憂心忡忡地關心“濕潤社會空氣”的問題。他們的使命與信念,影響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進步。
四、致謝
對於他們,我想我不再需要重複那些溢美之詞。我希望讀者能從這本書中獲得正能量,來自這些商人、商業、商事的正能量。 今天能夠出版此書,首先應該感謝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創始人——劉東華,他在把俱樂部扶上正軌之後開創了自己的新事業。這位“理想主義者”堅信這個世界需要正和的力量並把這個新平台命名為“正和島”。在這之前,他已經扮演了20年商業與世界的“連線者”的角色。於我而言,劉東華是把我帶進並認識企業家階層的領路人。
其次,沒有寫作者們的努力與幫助,也就不會有這本書。我有幸能結識到當下最好的商業史寫作者們。遲宇宙是位很會講商業故事的老媒體人,他用了人生中最好的年華來思考中國本土最好的企業領袖和他所領導的企業,尤其擅長於把企業家置於一個大的視野背景下敘事,以獨特之風開啟了商業史寫作的新方向。李翔是個以寫作為志的年輕人,他也是目前中國最好的掌握了西方商業新聞敘事技巧的記者,而不是那些鋪天蓋地的僵化的新聞語言,我常驚嘆於他不斷變幻的文字駕馭技巧以及驚人的記憶力。還有王瑞斌和賈林男,他們都是我很好的前同事,也有很多的媒體工作經驗,我從他們身上受益良多。
最後要感謝讀者們。在今天,處於大轉型大變局的中國,已然走到了這裡。何處是正氣商業之光?哪裡是影?光線被遮蔽之處,遮蔽得越多,正氣就越難以生長,正能量就越發揮不出來。這便是為什麼我們不辭辛勞地追尋正氣的商業正能量,為什麼我們不遺餘力地倡導要給這個複雜的社會“加濕”的重要原因。
(作者為中國企業家俱樂部內容產品總監、綠公司雜誌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