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治國牡丹瓷

大唐李治國牡丹瓷

大唐李治國牡丹瓷是一種非常有名的瓷器,它將國花牡丹的華貴、大度與靚麗,有高嶺土的白、柔、細,將二者完美結合起來,生動立體的再現了牡丹花的原貌,以瓷為載體,捧出了國色天香的花王牡丹,成為中國瓷文化中的精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唐李治國牡丹瓷
作品內容,創作背景,作品賞析,

作品內容

大唐李治國牡丹瓷的製作:
製作環節主要包括:搓條、編盤、速燒成型、拉花、製作花蕊、捏花成型、花盤結合。
正式製作前,需要兩項準備:設計模具和調配瓷土、釉泥。模具是為了滿足編制托盤的需要。現在,已經設計出的模具類型有30多種。將一塊調配好的瓷土放入機器,一會工夫,瓷土就被壓製成寬窄不一的條狀。
“我們是按照模具的紋路來編制托盤的,制一個盤子需要3個小時。盤子成型後放入窯爐素燒7個小時,再自然晾乾。”大唐李治國牡丹瓷一位經驗豐富的托盤編制工說。
接下來就是花、葉捏塑環節。一個盤子裡一般有一朵大牡丹、兩朵小牡丹。由里到外先捏花蕊,再捏花瓣。大花一般有40片段預告瓣,共5層,捏制需要兩個小時。做牡丹葉子時,技師們先將真牡丹葉浸濕,隨後放在瓷土上按拓紋路,再捏製造型,最後將真葉片分離。
做花、葉時,一般沒有范圖參照,工藝師結合實際經驗和豐富的想像,將花瓣、花蕊、莖、葉等進行不同形式的搭配,豐富牡丹造型。隨後將花、葉進行組裝,同時上釉,以提高亮度和光滑度。花、盤組裝好後,要放在窯爐里繼續燒制。著色後,花盤還要放入窯爐進行高溫煅燒和烘烤,以保持色澤持久。
在加工廠房裡,每個工藝師面前都擺著小刀、鋼鑿、鋸條。這些工具雖然簡單,但是一朵朵牡丹的‘盛開’可離不開它們‘幫忙’。牡丹瓷的製作,除需要一定技巧外,對創作者的耐心、細心、創造力也是一種考驗。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唐李治國牡丹瓷就曾做為禮物送給國際獅子會韓國領導人。

創作背景

大唐李治國牡丹瓷14寸手繪釉上彩洛陽紅製作主題思想是為彰顯中國洛陽牡丹花會上的極致富麗華貴之姿而採用質地柔潔白潤的上好瓷器,純手工雕刻、上色、組粘而成的手工藝。其造型富麗華貴,惟妙惟肖,好似每片段預告瓣、每片葉子都賦予生命,極富感染力。

作品賞析

“洛陽紅”俗稱焦骨牡丹,是唯一以洛陽地名命名的牡丹品種,花紅、葉綠、株大、味香,被尊為牡丹中的“王中王”。相傳武則天冬日游上苑,傳旨令百花盛開,百花領旨相繼開放,獨牡丹不遵。武則天大怒,遂命縱火燒之,並將燒焦之牡丹棄於洛陽邙山溝壑中。那些被燒焦的牡丹得洛陽邙山水土滋潤,居然重生。人們欣賞此花傲骨,稱其為花中君子,直呼“洛陽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