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是唐代武曌創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 出處:《全唐文》
  • 作者:武曌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歲同臨有截之區,七十二君詎識無邊之義。由是人迷四忍,輪迴於六趣之中;家纏五蓋,沒溺於三途之下。及夫鷲岩西峙,象駕東驅。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視;中天調御,越十地以居尊。包括鐵圍,延促沙劫。其為體也,則不生不滅;其為相也,則無去無來。念處正勤,三十七品為其行;慈悲喜舍,四無量法運其心。方便之力難思,圓對之機多緒。混太空而為量,豈算數之能窮;入纖芥之微區,匪名言之可述。無得而稱者,其唯大覺歟!
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記。金山降旨,大雲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寶雨之文後及。加以積善餘慶,俯集微躬,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殊祥絕瑞,既日至而月書;貝牒靈文,亦時臻而歲洽。逾海越漠,獻賝之禮備焉;架險航深,重譯之詞罄矣。
《大方廣佛華嚴經》者,斯乃諸佛之密藏,如來之性海。視之者莫識其指歸,挹之者罕測其涯際。有學無學,志絕窺覦;二乘三乘,寧希聽受。最勝種智,莊嚴之跡既隆;普賢文殊,願行之因斯滿。一句之內,包法界之無邊;一毫之中,置剎土而非隘。摩竭陀國肇興妙會之緣,普光法堂爰敷寂滅之理。緬惟奧義,譯在晉朝,時逾六代,年將四百。然一部之典,才獲三萬餘言,唯啟半珠,未窺全寶。
朕聞其梵本,先在於闐國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既睹百千之妙頌,乃披十萬之正文。粵以證聖元年,歲次乙未,月旅姑洗,朔惟戊申。以其十四日辛酉,於大遍空寺親受筆削,敬譯斯經。遂得甘露流津,預夢庚申之夕;膏雨灑潤,後覃壬戌之辰。式開實相之門,還符一味之澤。以聖歷二年,歲次己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繕寫畢功。添性海之波瀾,廓法界之疆域。大乘頓教,普被於無窮;方廣真詮,遐該於有識。豈謂後五百歲,忽奉金口之言;娑婆界中,俄啟珠函之秘。所冀闡揚沙界,宣暢塵區,並兩曜而長懸,彌十方而永布。一窺寶偈,慶溢心靈;三復幽宗,喜盈身意。雖則無說無示,理符不二之門;然因言顯言,方闡大千之意。輒申鄙作,爰題序雲。

作者簡介

武曌(624~705),即武則天。唐高宗後、武周皇帝。690~705年在位。并州文水(山西文水)人。《舊唐書》言其“素多智計,兼涉文史”。在位能“尊時憲而抑幸臣,聽忠言而誅酷吏”。初為太宗才人。高宗即位,被立為皇后。參決朝政,與高宗並稱“二聖”。中宗即位,臨朝稱制。後廢中宗立睿宗,仍握大權。690年廢睿宗,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武周。神龍元年中宗復位,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掌政期間,雖多弊政,但保持了唐前期之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