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關帝廟大殿

大同關帝廟大殿

大同關帝廟大殿,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區鼓樓東街,建築面積400多平方米,是元代時期的古建築遺址。

大同關帝廟始建於元代,據《大同府志》記載,明代屢有修建,清康熙、乾隆年間有增修。大同關帝廟大殿是大同市區內唯一一座元代建築,平面呈方形,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琉璃筒板瓦屋面。檐下柱頭斗栱五鋪作單杪單下昂,重栱計心造,柱頭略有卷殺,檐柱側腳明顯。殿內頂部有平藻井,內柱為盤龍彩繪,各間均設木質重檐神龕,檐下密布斗栱。清代在大殿前增建抱廈,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歇山卷棚頂,檐下置七踩三昂斗栱,明間平身科四攢,次間兩攢。大同關帝廟大殿的結構、裝飾手法等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為研究元代建築及關帝文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2013年5月,大同關帝廟大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同關帝廟大殿
  • 地理位置:山西省大同市城區鼓樓東街
  • 所處時代:元代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808-3-106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文物遺存,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大同關帝廟始建於元代,據《大同府志》記載,明代屢有修建,清康熙、乾隆年間有增修。
2008年,復建了山門、過殿、春秋樓、結義閣、東西配殿等。
大同關帝廟大殿
大同關帝廟山門

建築格局

大同關帝廟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3572平方米。2008年,復建了山門、過殿、春秋樓、結義閣、東西配殿等。大同關帝廟大殿平面呈方形,建築面積400多平方米。大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琉璃筒板瓦屋面。檐下柱頭斗栱五鋪作單杪單下昂,重栱計心造,柱頭略有卷殺,檐柱側腳明顯。殿內頂部有平藻井,內柱為盤龍彩繪,各間均設木質重檐神龕,檐下密布斗栱。清代在大殿前增建抱廈,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單檐歇山卷棚頂,檐下置七踩三昂斗栱,明間平身科四攢,次間兩攢。

文物遺存

琉璃脊飾
大同關帝廟大殿為單檐九脊歇山頂,正脊為黃、綠、藍三色琉璃脊飾,兩端鴟吻造型生動,翼角翹揚。
大同關帝廟大殿
文物遺存
壁畫
大同關帝廟大殿壁畫,採用傳統手法由礦物原料繪就。以連環畫形式出現的三國故事與二十四賢孝圖,繪畫筆法精細,人物表情傳神,故事情節動人,展現了人們對忠、義、仁、勇的推崇與尊老愛幼等傳統孝道的傳承。
大同市將市內另一座已毀的關帝廟壁畫揭移到大同關帝廟大殿東壁。這六幅為《單刀赴會》《華容道》《臥牛山》《灞橋贈別》《府庫封金》《桃園結義》,均系清代遺存。西壁為單幅《二龍戲珠》為民國遺存。
2008年,全面修復後,由中國雕塑家吳為山黃文壽等新製作塑像26尊,中國美院師生繪製壁畫700餘平方米。且壁畫上的金邊都是純金箔打造。
槅扇裝飾
大同關帝廟大殿三間神龕兩側的槅扇裝飾均採用三交六椀菱花。這種裝飾手法是宮殿建築門窗槅心花紋裝飾的一種,也是古建築外檐裝修中的高等形式。中間神龕兩側的大紅木雕盤龍金柱,上面的盤龍清晰可見,據專家考證,這樣的金柱僅為大同關帝廟所見。盤龍鱗爪有力,盤曲自如,生動欲飛,是元代大殿柱飾的重要斷代依據。
大同關帝廟大殿
大同關帝廟大殿
碑碣
大同關帝廟大殿的東壁上留存有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對關帝廟重修的碑碣。在東側的遊廊上還有一塊明代時修復關帝廟的功德碑碣。
大同關帝廟大殿
《重修義勇聖賢廟記》大殿東壁
明代遺物
2008年,恢復大廟原貌的施工過程中,在大殿東南側,出土了71件明代遺物,都是鎏金銅製佛像,其中有三尊是關羽造像,分別為坐像,站像,騎馬像,造型古樸。

文物價值

大同關帝廟大殿的結構、裝飾手法等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為研究元代建築及關帝文化提供了實物例證。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大同關帝廟大殿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同關帝廟大殿
大同關帝廟大殿遺址碑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大同關帝廟大殿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區鼓樓東街。
關帝廟

交通信息

自駕:自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大同關帝廟大殿,路程約7.9千米,用時約19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