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地形對我國江淮流域強對流啟動影響的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王其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別山地形對我國江淮流域強對流啟動影響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其偉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定量降水預報一直是數值天氣預報中的挑戰性課題,其難點之一是對對流啟動的預報。對流啟動研究已成為近年來國內外大氣科學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其中,複雜山地影響下的對流啟動更為複雜,尤其是複雜山地對強對流啟動確切時間、地點的影響機制還不清楚。 本項目以大別山地形對我國江淮流域強對流啟動的影響為研究內容,將結合觀測資料診斷、資料同化、高解析度數值模擬和動力學分析開展研究,分析大別山地形影響下我國江淮流域強對流的啟動區域分布和典型生成環境,揭示大別山地形影響我國江淮流域強對流啟動的詳細過程和關鍵因子,並建立大別山地形影響該地區強對流啟動的概念模型,為提高我國江淮流域強對流啟動的預報能力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支撐。
結題摘要
定量降水預報一直是數值天氣預報中的挑戰性課題,其難點之一是對流啟動的預報。對流啟動研究已成為近年來國內外大氣科學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其中,複雜山地影響下的對流啟動更為複雜,尤其是複雜山地對強對流啟動確切時間、地點的影響機制還不清楚。 項目以大別山地形對我國江淮流域強對流啟動的影響為研究內容,主要開展了以下研究: (1)分析了大別山地形影響下我國江淮流域強對流的啟動區域分布和典型生成環境。利用衛星雲圖並參考雷達拼圖找出大別山附近地區對流活動觸發和增強情況,結合地面和500hPa天氣圖研究其產生環流背景,統計分析了2012年夏季大別山地區對流啟動的時間、空間分布以及天氣系統環境特徵。 (2)揭示了弱東風環境下複雜地形低層輻合沿大別山東伸山脊觸發對流的一種概念模型。弱東風環境下,2010年6月24日近中午沿大別山東伸山脊的對流觸發源於三種底層輻合過程的強迫作用,即位於主要山峰上方的熱力驅動的輻合,位於主要山峰背風側的動力驅動的輻合,以及東伸山脊與兩側山谷交接處上坡風的輻合。三種輻合的疊加形成一條沿山脊的低層輻合線,其上間隔有強輻合強迫導致對流優先觸發。 (3)揭示了低層繞流與下坡風輻合在大別山東側觸發對流的一種概念模型。2010年8月11日,在大別山地區地形的強迫抬升和午後高溫高濕的條件下,受地形動力和熱力的雙重影響,易觸發對流系統。在迎風坡,地形強迫暖濕氣流輻合上升,觸發一些孤立的強度偏弱的對流系統,這些對流系統在向下游移動的過程中無強烈發展;而在背風坡,下坡風和繞山氣流相互作用,在大別山背風側兩邊形成明顯輻合,可觸發新的對流系統,並使新對流系統與上游移入的對流系統合併增強並迅速發展。 項目研究加深了對大別山地形影響強對流啟動的認識,為提高大別山地區對流啟動的預報能力提供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