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

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

地方標準《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 3415/T 21-2021)是2021年12月28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標準,歸口於六安市林業局。

地方標準《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 3415/T 21-2021)規範了大別山區油茶栽培的術語和定義、造林地建設、造林、撫育、病蟲害防治、果實採收和處理等內容和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
  • 標準號:DB 3415/T 21-2021
  • 發布日期:2021年12月28日
  • 實施日期:2021年12月28日
  • 制修訂:制定
  • 中國標準分類號:B 66
  • 國際標準分類號:65.020.20
  • 批准發布部門: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 行業分類:農、林、牧、漁業
  • 性質:推薦性地方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制定背景,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引用檔案,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油茶是中國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樹種,具有較高的食用、藥用和材用價值。六安市具有發展油茶的悠久歷史和優越的地理環境,為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積極融合市政府“江淮果嶺”的發展戰略,六安市把發展油茶列入農業產業化的主抓項目和林業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工程來抓,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使油茶產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截止到2021年,全市油茶種植面積93.81萬畝,居全省第一。六安市大力實施百萬畝油茶產業發展行動計畫,高產油茶基地面積逐年增加,專門成立六安市木本油料協會,市級設立林業改革發展資金,每年投入油茶產業發展資金近千萬元。全市年產油茶籽2.72萬噸、茶油5201噸,打造出“啟航”“野嶺”“華銀”等茶油知名品牌,舒城縣油茶作為全省唯一項目成功入選第3批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因此制定了地方標準《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 3415/T 21-2021)。

編制進程

地方標準《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 3415/T 21-2021)是根據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下達2021年度第一批六安市地方標準制修訂計畫的通知》(六市監發〔2021〕368號)通知立項。
標準立項後,六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成立了標準起草工作組。成立協調組,統一協調各專家組,同時行動。召開工作會議,研究標準主要內容和技術指標,制定標準起草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主要參加人員及協作單位人員的分工。起草工作組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在收集、學習、調查、實踐的基礎上,起草並完成初稿,於2021年10月初完成了標準徵求意見稿。
2021年12月28日,地方標準《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 3415/T 21-2021)由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1年12月28日,地方標準《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 3415/T 21-2021)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 3415/T 21-2021)按照《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檔案的結構和起草規則》(GB/T 1.1-2020)的規定起草。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六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皖西學院、六安市林業工作總站、六安市豐樂源油茶開發有限公司、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六安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中心。
主要起草人:孫雲開、王清明、胡娟娟、方琴、徐旋、王璐璐、周潔、朱克軍、詹昌炳、王小婕、劉皋、李冬媛、許春芳。

標準目次

前言
1 範圍
1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造林地建設
1
5 造林
3
6 撫育管理
3
7 病蟲害防治
4
8 果實採收和處理
4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 3415/T 21-2021)規範了大別山區油茶栽培的術語和定義、造林地建設、造林、撫育、病蟲害防治、果實採收和處理等內容和技術。該標準適用於大別山區油茶的栽培。

引用檔案

GB/T 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GB/T 26907 油茶苗木質量分級
LY/T 1328-2006油茶栽培技術規程
LY/T 1678 食用林產品產地環境通用要求
LY/T 1607 造林作業設計規程
LY/T 2034 油茶果采後處理技術規程
LY/T 2750-2016 油茶施肥技術規程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大別山區油茶栽培技術規程》(DB 3415/T 21-2021)對提出科學合理的高質量技術規程,實現標準化、程式化以及對油茶產業發展具有指導意義,有利於提升六安市油茶質量和整個產業的發展水平,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同步增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