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縣勞動人事志》是《大冶縣勞動人事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冶縣勞動人事志
- 作者:《大冶縣勞動人事志》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中國人事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2年12月
- ISBN:7-80076-314-5
- 編纂人員:陳琳、衛茂途、劉大林、劉久英、劉金明、汪軍元、余勝洪、熊才義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大冶縣勞動與人事工作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動就業,勞動力管理,幹部管理,勞動工資,職工培訓,勞動安全衛生等。
作品目錄
- 封面
- 大冶縣勞動人事志
- 著作權頁
- 圖片
- 民革中央主席、全國總工會副主席、國家勞動部副部長李沛瑤1992年7月為《大冶縣勞動人事志》題詞:“認真研究勞動人事工作歷史,積極推進勞動人事制度改革。
- 圖為國家勞動部保險福利司司長韓良誠1992年4月為《大冶縣勞動人事志》題詞。
- 圖為湖北省勞動廳廳長朱楚生1992年4月為《大冶縣勞動人事志》題詞。
- 圖為黃石市勞動人事局局長鬍光舜1992年5月為《大冶縣勞動人事志》題詞。
- 圖為中共大冶縣委書記周水舟1992年7月為《大冶縣勞動人事志》題詞。
- 圖為大冶縣縣長吳興龍1992年6月為《大冶縣勞動人事志》題詞。
- 圖為大冶縣常務副縣長張嗣義1992年6月為《大冶縣勞動人事志》題詞。
- 大冶縣勞動人事工作網路圖
- 大冶縣城關一瞥
- 1992年5月大冶縣勞動人事局、勞動就業管理局、社會勞動保險局機關工作人員合影。
- 黃石市勞動人事局、大冶縣人民政府有關勞動人事工作檔案影印。
- 1990年9月省勞動廳廳長朱楚生(圖中)一行同市、縣有關領導在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留影。(局辦供稿)
- 1990年9月中共大冶縣委書記余昌志(右4)縣長吳興龍(左4)陪同省勞動廳廳長朱楚生(右3)、市勞動人事局局長鬍光舜(右1)參觀大冶縣青龍山公園。(局辦供稿)
- 大冶縣勞動人事部門的歷任領導合影。(1992年5月10日攝)
- 1 大冶縣勞動人事局、勞動就業管理局辦公大樓。
- 2 1990年7月國家勞動部、省勞動廳有關領導來冶檢查指導工作。(局辦供稿)
- 3 為推進大冶縣國營企業勞動制度改革的發晨,1992年8月縣勞動人事局舉辦培訓班。
- 1 1991年大冶縣勞動人事工作會議會場縣委副書記陳緒玉(主席台右3)出席了會議,常務副縣長張嗣義在作重要講話。
- 2 大冶縣就業訓練中心課堂。
- 3 1992年7月大冶縣民辦教師轉公辦教師考試試場。
- 1.1992年8月中外合資北京園山大酒店來冶招聘工作人員。
- 2.1992年大冶縣試行勞動爭議仲裁庭制度。
- 3.1991年7月,大冶縣勞動人事局龍舟隊代表大冶縣參加湖北省首屆“楚天農行儲蓄杯”龍舟大賽獲團體亞軍。(縣體委供稿)
- 4.大冶縣勞動人事部門近年來獲得的部分獎旗。
- 1.1992年8月大冶縣勞動人事局向民眾公布技校招生考試成績和初錄人員名單,接受民眾監督。
- 2.1992年9月大冶縣召開慶祝國務院兩個條例發布十周年暨縣礦山安全監察室成立大會。
- 3.1992年6月,經縣政府批准成立大冶縣技工學校,結束了大冶縣無正規技工學校的歷史。
- 1.大冶縣勞動人事工作“八五”計畫研討會會場
- 2.市勞動人事局局長鬍光舜聽取大冶縣勞動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情況匯報。
- 3.1990年市勞動人事局局長鬍光舜為自謀職業青年江繼鳴題寫“自謀職業光榮”匾額,鼓勵待業青年走自謀職業之路。
- 1.大冶縣離退休職工活動中心。
- 2.大冶縣勞動人事局工作人員到企業檢驗鍋爐。
- 3.縣社會勞動保險局及時發放參加統籌的離退休職工的離退休費
- 1.1991年贛皖閩鄂四省老年“長壽杯”門球協作賽在大冶舉行。(吳作全攝)
- 2.1992年5月大冶縣社會勞動保險局為豐富離退休職工文化生活舉辦“晚霞杯”象棋賽。
- 3.大冶縣離退休職工活動中心健身廳一角。
- 大冶鋼鐵廠自行研製的“粉煤旋風燃燒加熱爐”榮獲第37屆尤里卡世界發明博覽會金獎。
- 1.大冶縣石頭嘴銅鐵礦露天采場。
- 2.大冶縣東風煤礦井下採區。
- 3.大冶縣第一家“三資”企業——大冶美豐繡品服裝有限公司。
- 4.大冶縣最大水泥生產企業——黃石市水泥廠。
- 1.大冶縣紅衛銅鐵礦井下採區。
- 2.國家二級企業湖北拖車厂部優產品——“駱駝”牌農用拖車。
- 3.大冶火力發電廠總控室(吳作全攝)
- 4.大沙鐵路大冶路段。
- 1.國家二級企業大冶船舶輔機廠出口產品。
- 2.大冶縣最大輕工企業——大冶玻璃廠廠區一角。該廠生產的640ml“山花”牌啤酒瓶為省優產品。(吳作全攝)
- 3.大冶縣化肥廠生產的優質化肥。(吳作全攝)
- 1.省級先進企業——大冶縣自來水公司一角。(吳作全 攝)
- 2.黃石市第二棉紡織廠紡紗車間。(吳作全 攝)
- 3.湖北省皇宮酒廠生產的“中國勁酒”榮獲92'中國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金獎深受外商青睞,遠銷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皇宮酒廠供稿)
- 4.大冶縣勞服企業——大冶縣汽修廠修理車間一角。
- 1.輕工部定點生產家用漆包線專業廠——黃石市家用電器漆包線廠廠區一角。
- 2.省級先進企業大冶糧食機械廠生產的部優產品——系列糧食打包機、包裝組合機。
- 3.大冶縣勞服企業——大冶縣興達商場門市一角。
- 4.大冶縣勞服企業——大冶縣第二服裝廠生產車間一角。
- 5.大冶縣金牛鎮鎮辦企業——大冶縣刀具廠生產的部優產品“金牛”牌系列菜刀。
- 6.黃石市第二制鎖廠是大冶縣保全鎮鎮辦企業,該廠生產的“鬥神”牌828型門鎖為部優產品。
- 1.為部分金屬礦產資源標本。
- 2.為部分非金屬礦產資源標本。
- 3.大冶縣黃金儲量占湖北省黃金總儲量一半以上,是國家重要黃金基地之一。
- 1.大冶縣是華夏青銅文化發源地之一。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3200年採掘歷史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 2.圖為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出土的西周時期採礦工具,其中最大的銅斧現陳列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 3.圖為重現大冶銅綠山古代青銅冶煉勞動場景的群塑。 (陳列於黃石市博物館)。
- 聳立於大冶青龍山公園蒼松翠柏之中的革命烈士紀念碑。
- 圖為1930年彭德懷元帥在大冶組建紅三軍團的舊址。
- 圖為1929年何長工、程子華等在大冶發動“模範的大冶兵暴”(周恩來語)的舊址。
- “龍角朝暾”為大冶八景之一。龍角山原名龍耳山。唐天寶年間,唐玄宗敕改為龍角山。古雲“日出先見其巔,將雨則有雲起。”山有岳飛洞,仙人橋等勝跡。
- 1.天台山遠眺。天台山為大冶名勝“三台”之一。宋高宗紹興年間建天台寺,有“源公祖場”道場。
- 2.宮台山遠眺。宮台山為大冶名勝“三台”之一。山有唐建古寺,世傳唐高祖御賜香爐供此。明大文學家袁宏道有詩云:“好在宮台里,兩崖陡絕起。”
- 3.雲台山遠眺。雲台山為大冶名勝“三台”之一。山峰拔地而起,峭壁千尋,層巒疊翠。有岩山廟、戲子洞等古蹟。
- 1 “鹿頭夕照”為大冶八景之一。鹿頭山形似熊耳虎頭,自縣城望之如鹿。昔人賦云:“有山壁立,特地衙參,餐彼秀色,啖此夕嵐
- 2 “圩洞飛雲”為大冶古八景之一。
- 3 “銅海飛煙”為大冶八景之一。銅綠山銅礦自殷小乙開採至今,采冶不衰,銅煙裊裊。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1.“雷嶺石林”為大冶八景之一。雷山怪石嶙峋、妙趣橫生,有石人、石鼓、石城、石屋、石松、石浪、石獅、石馬諸勝。明代大文學家袁0宏道有詩讚日:“更好大雷山、山高水亦環;峰峰雪點綴,曲曲水蒼寒;卻似曾經眼,王維畫中看。”
- 2.“沼山疊翠”為大冶八景之一。北宋元祐年間,僧人如高在山上建寺。
- 1.“金湖湛月”為大冶八景之一。俗傳古代大冶湖有淘金井,每歲除夕井底可見皎月,故稱“金湖湛月”
- 2.“東方攬勝”為大冶古八景之一。東方山現已闢為黃石市風景旅遊區。東方山門上“三楚第一山”五字為清朝大學士余國柱手跡。
- 3.“西塞懷古”為大冶古八景之一。
- 1.“雉山煙雨”為大冶古八景之一。
- 2.“鳳嶺松風”為大冶古八景之一。
- 3.“虬涇鐘靈”為大冶八景之一。金牛鎮虬川蜿蜒曲折,夏盈冬涸。昔有虬川橋,飾以長廓,墨晨月夕,遊人如堵。
- “太和雲霧”為大冶八景之一。太和山主峰海拔840米,為大冶群山之冠,其旁有龍角,蛤蟆伏,望月諸山,風雲變化,各顯其奇。
- 大冶縣勞動人事志編纂委員會
- 序
- 前言
- 凡例
- 大冶縣概況
- 大事記
- 目錄
- 第一章概述
- 第一節勞動工作
- 一、勞動就業
- 二、工資福利
- 三、勞動安全
- 第二節人事工作
- 第二章建制沿革
- 第一節機構設定及發展過程
- 一、勞動機構設定
- 二、人事機構設定
- 三、機構設定現狀
- 第二節職能和業務範圍
- 一、勞動工作的業務範圍
- 二、人事工作的業務範圍
- 第三章勞動就業
- 第一節招工制度
- 一、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
- 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 第二節招工來源
- 一、招收城鎮待業人員
- 二、自然減員補充
- 三、其他減員補充
- 四、安置復員退伍軍人
- 五、從農民中招工
- 六、安置返城的上山下鄉知識青年
- 七、臨時工轉為正式職工
- 八、落實政策、收回恢復工作的職工
- 九、國營四場職工自然增長
- 第三節全民所有制單位招工
- 第四節集體所有制單位招工
- 第五節個體勞動者(自謀職業)
- 第六節勞動就業管理
- 一、機構設定
- 二、職責範圍
- 三、組織發展集體經濟
- 四、扶持發展基層勞動服務公司
- 五、安置與管理待業青年
- 六、就業培訓
- 七、就業安置
- 八、待業保險金的征繳
- 九、評選先進
- 第四章勞動力管理
- 第一節用工制度
- 第二節計畫管理與定員定額
- 一、勞動計畫管理
- 二、定員和勞動定額
- 第三節工人調配
- 一、調配原則
- 二、調配程式和手續
- 三、調配形式
- 第四節勞動生產率
- 第五節勞動紀律
- 第六節計畫外用工
- 第七節社會閒散勞動力管理
- 第八節勞動爭議仲裁
- 一、機構設定
- 二、職責範圍
- 三、業務開展情況
- 四、勞動爭議處理案例
- 第五章幹部管理
- 第一節人事機構
- 一、古代
- 二、近代
- 三、縣人民政府
- 第二節人事制度
- 一、錄用幹部規定
- 二、從在職職工中吸收幹部
- 三、以工代乾人員轉為正式幹部
- 四、從社會上吸收錄用幹部
- 第三節幹部調配
- 一、調配原則及規定
- 二、調配範圍
- 三、調配手續
- 四、調配方法
- 五、調配工作注意事項
- 六、調配業務開展情況
- 第四節大中專畢業生分配
- 一、高等院校畢業生分配
- 二、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分配
- 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概況
- 第五節軍隊轉業幹部安置
- 一、安置機構
- 二、安置工作
- 第六節任免獎懲
- 一、幹部任免
- 二、幹部獎懲
- 第七節落實政策工作
- 一、平反冤假錯案
- 二、落實隱消幹部政策
- 第八節幹部制度改革
- 一、改革幹部任用制度
- 二、人才交流
- 三、機關工作崗位責任制
- 第六章勞動工資
- 第一節清朝末期和民國時期的工資形式
- 一、清朝的俸祿制
- 二、民國時期的薪俸制
- 第二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工資變化
- 一、供給制
- 二、薪金制
- 三、工資制度改革
- 四、調整工資
- 五、計件工資
- 六、獎勵工資
- 七、浮動工資
- 八、其他工資
- 九、職工生活水平
- 第七章職工培訓
- 第一節職業、技術培訓
- 一、職業學校培訓
- 二、技工教育
- 第二節在職培訓
- 一、清朝末期和民國時期
-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 第三節幹部和工人文化結構
- 第四節附錄
- 一、建國前人口受教育程度情況
- 二、建國後各種教育狀況
- 第八章勞動安全衛生
- 第一節安全管理
- 一、管理組織
- 二、管理制度
- 三、安全檢查
- 第二節“安全月”活動
- 一、組織領導
- 二、宣傳教育活動
- 三、活動成果
- 四、安全諺語
- 第三節工傷事故處理
- 一、事故傷害程度分類
- 二、事故類別
- 三、事故報告程式和處理規定
- 第四節勞動保護
- 一、勞動條件
- 二、工業衛生
- 三、職業病種類和預防
- 第五節勞動時間和休假制度
- 一、勞動時間
- 二、休假制度
- 第六節女工保護
- 第七節保健食品
- 一、享受範圍
- 二、等級和標準
- 第八節防護用品
- 一、種類
- 二、發放原則和範圍
- 三、發放審批程式
- 四、勞動防護用品定點生產和經營
- 第九章保險福利
- 第一節機構、人員編制及工作職責
- 第二節養老保險概況
- 一、統籌範圍
- 二、統籌項目
- 三、統籌基金的提取
- 四、統籌基金的收繳與發放
- 第三節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
- 一、健全財務制度,嚴格財經紀律
- 二、加強財務基礎建設,完善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之間的銜接配套工作
- 三、養老保險基金實行“專戶儲存”、“專款專用”
- 第四節勞動保險待遇
- 一、離休、退休、退職待遇
- 二、醫療待遇
- 三、病假待遇
- 四、職業病待遇
- 五、傷殘待遇
- 六、生育待遇
- 七、死亡待遇
- 八、優撫保險待遇
- 九、暫列編外人員待遇
- 第五節福利待遇
- 一、福利費
- 二、探親假待遇
- 第六節離退休職工服務管理
- 一、機構與人員編制
- 二、興建大冶縣離退休幹部職工活動中心
- 三、興辦老年用品商店
-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
- 五、關心離退休職工、落實工資福利待遇
- 六、召開離退休職工先進個人表彰會
- 第十章鍋爐壓力容器
- 第一節管理
- 一、管理機構
- 二、使用管理
- 三、登記和發證
- 四、安全檢查
- 第二節檢驗
- 第三節水質處理
- 一、水質處理概況
- 二、水質處理方法
- 第四節技術培訓
- 第五節技術革新
- 第六節鍋爐壓力容器事故
- 第十一章人物
- 第一節人物傳
- 黃金龍
- 敖天印
- 李華廷
- 柯玉山
- 柯逢時
- 胡會昌
- 蕭步瀛
- 曹亞伯
- 朱國楨
- 詹鳳儀
- 魯鐘岱
- 黃中薌
- 劉復
- 曹玉階
- 何海潛
- 蕭世偉
- 柯竺僧
- 黃平安
- 田任秩
- 曹壯父
- 侯步升
- 陳健
- 程俊
- 吳致民
- 曹振亞
- 徐策
- 曹大駿
- 石繼民
- 朱本來
- 曹祥鳳
- 彭濟時
- 喬信明
- 吳子才
- 胡特庸
- 馬龍
- 黃赤波
- 余立金
- 雷漢偉
- 曹祥仁
- 饒惠譚
- 郭亮
- 唐運安
- 第二節人物錄
- 鄭衍全
- 張開越
- 祝作瑞
- 陳德亮
- 黃大華
- 紀朗夫
- 周孚
- 劉維國
- 董昆瀛
- 紀漢章
- 劉超甫
- 何介夫
- 王龍章
- 賀庸仆
- 羅星臣
- 趙曉秋
- 張習黨
- 詹霞東
- 詹旭東
- 賈修齡
- 熊高才
- 吳鉅成
- 陳吉甫
- 皮震
- 明哲
- 萬雲山
- 柯國勛
- 張瑞蘭
- 田雨耕
- 胡曉晴
- 賈伯濤
- 馮雪濤
- 曹稀
- 黃美欽
- 劉裕經
- 許玉亭
- 盛寶璣
- 尹鳳山
- 柯國華
- 馬先勝
- 劉培初
- 曹樹英
- 王子谷
- 朱少甫
- 盧光福
- 金澤生
- 劉漢業
- 蕭花
- 皮斌
- 羅榮
- 曹晚成
- 王全富
- 陳世濟
- 盛祥友
- 第三節人物名錄表
- 一、烈士名錄
- 二、歷代縣級負責人名錄表
- 三、其他人士表
- 卷末 專記
- 第一節精簡職工
- 一、1957年精簡職工
- 二、1962年精簡職工
- 三、1963年精簡職工
- 第二節青年志願墾荒隊
- 第三節城鎮居民下鄉
- 第四節支援邊疆建設
- 一、組織領導和宣傳動員
- 二、審查批准與組織編隊
- 第五節支援老革命根據地建設
- 第六節附錄
- 一、大冶縣建縣時間及屬地變化
- 二、有關統計資料
- 三、大冶縣主要企業簡介
- 第七節重要檔案輯錄
- 一、大冶縣工資基金管理實施細則
- 二、大冶縣城鎮待業人員自謀職業暫行規定
- 三、大冶縣國營企業離退休基金統籌暫行辦法
- 四、大冶縣國營企業勞動制度綜合配套改革試行辦法
- 五、大冶縣國營企業勞動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實施方案
- 第八節大冶縣勞動人事局有關工作
- 一、職責範圍
- 二、工作人員守則
- 三、大冶縣勞動人事局及大冶縣勞動就業管理局、大冶縣社會勞動保險局1987年至1991年在冊職工表
- 第九節志余
- 一、編纂始末
- 二、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