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聖殿(大佛閣)

三聖殿(南京市棲霞區三聖殿)

大佛閣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聖殿位於南京市棲霞區棲霞寺舍利塔東,又稱大佛閣、無梁殿,是供無量壽佛,為南齊時弋開鑿,是中國佛教藝術黃金時代的絕世珍品。殿內有三尊巨型佛像,體型巨碩,拔地參天,體現了一種崇高莊嚴之美,正中是無量壽佛像,兩側脅侍為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像,合稱“西方三聖”,故名“三聖殿”。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建築規模,石碑文字,聖殿玄光,

歷史沿革

現在的三聖殿是明萬曆二十八年至三十四年(1600—1606年)對千佛崖石窟佛全龕和佛像全面修繕時重建的”。從盛時泰《棲霞小志》:“而岩龕莊嚴之處猶在”、“然上下洞中,有舊人題名者,多泯沒矣。今洞止有喬司馬題名雲‘李瀚、喬宇同游’”的記載可以看出,嘉靖時期,無梁殿的確未曾修建。
明朝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春日所立《棲霞寺修造記》碑中,出現了“三聖殿”的名稱。在三聖殿穹頂的上方,有一通石額,曰:“三聖殿”,下款數字,只可識得一“朱”字,其餘字無法辨識。這一通石刻,由於位置較高,不便拓印,故《南京棲霞山貞石錄》及《佛光——南京棲霞山千佛崖瞻禮》均無記載。在清代及民國文獻中,也不見記載。

建築規模

三聖殿位於棲霞寺舍利塔東有,又稱三聖殿,供無量壽佛,為南齊時弋開鑿。三聖殿寬11.20米,高15.50米,進深9.70米。殿內佛像坐身高十點八米,連座高十三點三米,觀音、勢至菩薩左右立侍,高十一米。佛像的衣褶風格,頗似大同雲岡石窟之佛。原為舍利塔旁的兩尊接引佛,高三米多,秀美典雅,與洛陽龍門石佛相似,亦為中國佛教藝術黃金時代的絕世珍品。

石碑文字

三聖殿的正中部位鑲嵌了一塊碑,上書“三聖殿”三個大字,字型酣暢渾厚,筆勢雄健灑脫,但一直以來不知道是由誰書寫,史書也從無記載。題有“三聖殿”三個大字的石碑鑲嵌在佛龕上,離地面約6米,遠望三個大字清晰可見,除了“三聖殿”三個大字外,在該拓片的左上角,從上到下排列著三個字,最上方是一個“朱”字,中間一個有些模糊,第三個字隱約可見是個“蕃”字,除此以外,在左下角和右上方還發現了兩枚印章,分別是“狀元及第”和“定覺”的篆書字樣。經考證,碑文是明朝狀元朱之蕃題寫。

聖殿玄光

一千五百年前,三聖殿建造之初,佛像眉心有顆寶石,當時洞前沒有遮擋,光線可以直接照進來,陽光折射在寶石上形成五彩光芒。後來寶石掉了,從此這種景象就看不到了。到了宋代,佛像前方建了一堵牆,為了採光,上面開了三個洞。但因為寶石已經掉了,誰也沒發現這些採光孔和佛像之間會有什麼“秘密”。2009年,棲霞山在佛像眉心處又鑲了一顆水晶球,試圖恢復玄光景觀。但因為光線被牆擋住,開始並沒有。直到11月22日,奇觀出現。自從2009年發現了棲霞山三聖殿奇妙“玄光”,每年11月底,不少感興趣的遊客就會格外關注“玄光”何時出現。
2016年11月24日下午三點一刻左右,三聖殿正中佛像無量壽佛面部的右臉頰上出現一條細長的光斑,並隨著時間的流逝光斑逐漸向上移動,光斑的形狀、大小和亮度也不斷發生著變化,在三點四十分左右,光斑達到佛像眉心部位,並通過眉心部位的水晶球折射出五彩光芒,三點四十五分左右,光斑突然消失,整個過程持續了近半個小時。經過長期研究,從11月20日到1月21日,只要陽光充足,每天都能看到。這段時間太陽高度變化並不大,每天出現的時間都是下午3點10分或15分左右,到3點45分左右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