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現象的幾大集中表現:進入自主學習階段後,學業上出現“兩極分化”。“有的學生學習目標很明確,開始對專業問題進行研究,也會主動與老師討論”。與之相反,有的學生則表現出了對大學學習的不在狀態,無法向老師提出與專業相關的問題,學習非常被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二現象
- 外文名:The Sophomore Phenomenon
- 表現:學業上出現兩極分化
- 根源:不明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 解決措施:增加針對大二學生的講座
原因,根源,解決措施,大二現象,
原因
1、大一的學生,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們的新鮮感,常常提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比如“為什麼學校里的桌球台這么少”、“找不到去老校區圖書館的路怎么辦”等。但即使瑣碎,仍顯示出學生對老師的信任,也會得到老師耐心的解答。經歷過入學的興奮和老師的精心關照,大二學生在開始自主學習時難免出現不適應。這不僅給大二學生帶來了失落感,也讓他們開始將目光看向學校里的負面信息。
2、有的同學經歷了大一的掛科,到了大二發現可以通過補考,甚至重修進行彌補,因此在學習上就鬆懈下來了。
根源
大學生是否把自己定位為成年人,是否明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是他們在大二,甚至整個大學生活中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 。
解決措施
清查大二學生成績,將掛科的同學篩選出來,綜合考慮他們平時表現,分析原因,及時糾正他們之中出現的負面東西。
學校應適當增加針對大二學生的講座,可以減少大二學生的專業發展上的迷茫。大一時有學分制指導老師為學生指點迷津,大三有關於考研和職業發展的講座,針對大二學生則可開設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講座。此外,學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可以針對大二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活動。
大二現象
川大教授建議關注“大二現象”
同一批學生,到了大二時會出現明顯分化,那些被動的、目的不明確的同學缺課後,最常做的就是上網、打遊戲、睡覺……
教授建議 川大教職工代表大會上,川大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王紅和其他三位教授聯名正式提交了一份關於“大二現象”的報告,建議校方能採取措施,更多關注大二學生。 教授聯名建議 直指“大二現象” 川大文學與新聞學院王紅教授教的課程之一是大二春季學期的《中國文學》,同時她也是大一學生的學分制指導老師。對於“大二現象”,她有強烈感受。“同一批學生,到了大二時會出現明顯分化,伴隨而來還有很多問題。”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王紅,大二是大學生能否順利完成學業的關鍵,但同時,大二也是學生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時間段。 “新鮮感少了,失落感重了,缺課的多了,掛科的無所謂了,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王紅教授的建議還得到了另外三位教授的附議。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劉亞丁就是其中之一。讓劉亞丁感觸頗深的是,他作為學分制指導老師帶過11個學生,大一時,11個學生每次都會到場,問的問題也五花八門。但到了大二,前來與他交流的學生明顯減少,即使是事先通知,也不會再出現全員到齊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