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夢李白·其二》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品出處:《唐詩三百首》
-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侷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注釋譯文
注釋
遊子:李白
情親:情誼深厚
苦道:反覆誠懇地訴說
楫:船槳、船
斯人:指李白
憔悴:困苦萎靡的樣子
譯文
悠悠雲朵終日飛來飄去,遠方遊子為何久久不至。一連幾夜我頻頻夢見你,情親意切可見對我厚誼。每次夢裡你都匆匆辭去,還總說相會可真不容易。你說江湖風波多么險惡,擔心船隻失事葬身水裡。出門時你總是搔著白首,好象是辜負了平生壯志。京都的官僚們冠蓋相續,唯你不能顯達形容憔悴。誰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牽連受罪。千秋萬代定有你的聲名,那是寂寞身亡後的安慰。
創作背景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杜初會於洛陽,即成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還。在擔憂中作此。
作品鑑賞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於洛陽,即成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還。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後,積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後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表現對老友吉凶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悲慘遭遇的同情。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這些佳句,體現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誼。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中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號稱“詩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乃父杜閒。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其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